我一直觉得学英语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的,不过有很多朋友说学这个很苦恼啊,根本没有任何兴趣。
我之前说过觉得李笑来老师有些话说的可好,就是让我仿佛找到了知音的那种🙈🙈
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她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她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
——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这些人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然而,真的是他们以为的那样么?不客气地说,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唱歌跑调的人通常不太喜欢与朋友一块儿去KTV;牌技差的人被朋友叫去补缺的时候往往非常不情愿;不善与人交往的人通常开会的时候会坐在会场角落……当然,有些人是不自知的:唱歌跑调却居然是麦霸、牌技很差却总是组织牌局又无牌品、非常招人厌烦却又爱出风头。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
我高中的时候偏科很严重,理化生三年下来及格分大概就拿过一两次吧,那个时候对理科的那几门课非常抗拒,但我不认为是我对这几门课没兴趣——事实上我小时候对物理很感兴趣,只是不爱上课导致成绩一直跟不上所以厌恶然后形成的恶性循环罢了。
而化学生物的情况也差不多。
至于英语,我一开始就很有兴趣么?
不不不,我刚上高中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因为觉得那个老师太罗嗦不喜欢他的课,所以英语课就是用来看小说和补觉的,因此当时的成绩很稳定的在60分左右徘徊(就是那种总分150的卷子),我那时有兴趣么?没有的。
后来临近高考的时候大概动员大会开多了,突然就觉得该好好学点东西了,不然我跟垃圾房的那些垃圾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决定从当时觉得最困难也没什么兴趣的英语下手,是的,开头就是这么戏剧化。
后来的事就显得很顺理成章了:我一天差不多学16个小时的英语,什么课都在背单词什么课都在想英语,直到那几本单词书被我背烂了,那些卷子被我翻的脏兮兮的时候,我发现英语其实很有意思啊,也不难啊。
不过是一天花个16个小时在上面然后强迫自己练习而已呗。我撕了大概有6本新东方的那种单词书——我老班出的主意,说是多花钱买几本单词书,背一页撕一页,背不下来就一直买,买到自己心疼,看看能不能记下来那几个破单词。
效果很显著啊,那后来的大大小小的考试我基本都可以提前一个小时交卷走人,成绩维持在125左右,可能不算多好的成绩,但是在那半年之前——我只是个考60分的渣渣。
其实那段时间我看到单词就犯恶心,真是从心理到生理上的双重恶心。撕书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宣泄,你可以试试。
所以你说我是对英语有兴趣?
不不不,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英语最难,把英语搞定了其它的也就没什么了;可惜高三也只癫了那一段吧,因此后来只不过是觉得所有学科中英语算是我拿得出手的了所以愿意继续学习罢了。
再后来上了大学是因为长大了一点吧,有自己的想法了,喜欢跟人聊天,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跟老外随便侃。所以一直断断续续的坚持到了现在——我现在已经可以跟老外开简单的玩笑,也能离开字幕看老友记了,看英语电影偶尔还能get到边上看翻译的人get不到的笑点了。
学习方法
我再引一段李笑来老师的话。
不争的事实是,他们都很成功,至少,他们自己都很成功。方法却并不相同,甚至可能相左。可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至少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都是非常用功的人。是啊,我一直想说的是——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他举了三个例子:俞敏洪、钟道隆和李阳。
俞敏洪大家熟悉一些,作为新东方创始人,最有名的是他的词根词缀记忆法,无数去他那学习的人都因此考上高分走向人生巅峰;钟道隆是以他的逆向英语学习法为大家所知,据说45岁后开始学习英语,一年后就成了高级翻译——就算刨去这些让人觉得夸张的数据,中年开始学习英语然后成为高级翻译甚至出书,这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吧;李阳就更不用说了,当年疯狂英语刮起的风简直可怕,但是不管他当年的那些事迹多么富有争议[他曾让几千学生向他下跪也全女大学生削发拜师明志],无可否认的是他的英语真的值得膜拜。
他们的方法大相径庭,甚至相互矛盾,但是最后他们都成功了。
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的时候,哪怕说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并不是特别过分。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在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是件非常可笑却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事实上学习工具也是这样。
我有段时间一直认为自己正在用的背单词的方法不好,效率低到自己无法忍受,于是开始疯狂找app试用,当时市面上所有稍微有点名气的扇贝单词、百词斩、不背单词、墨墨背单词还有拓词那些我一个个试过去,花了大概三个月的样子,发现自己的词汇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似乎因为一直重复背那几个单词,似乎还下降了许多——因为感觉自己看新闻的时候生词明显多了。
听力也是这样,扇贝听力和欧路的那个每日英语听力其实都是很好的app,只是理念不同罢了,但是我当时就是想不通就是要较真要比较一下哪个好,于是一直在原地踏步。
其实现在想想自己真的是傻的可爱。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我有时候会想要是没有浪费那么多的时间说不定我现在已经是另一个俞敏洪了哈哈哈。
所以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学英语——其实不仅仅是学英语了,学什么都好,从来没有什么捷径好走,就是努力就是坚持,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的时候,哪怕说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并不是特别过分。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方法可以说让你学24个小时就超神的话,大概是学完24个小时你好好的睡个觉——然后发个好梦吧。
网友评论
😬我个人理解,其实所谓的方法就是在学习中运用一些小窍门,不一定像文中的几位的系统的方法才能称得上方法。
方法有时候很重要没错,但是当你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的时候就随便挑一种方法,下个扇贝听力,认认真真打卡。
加油
就是说如果觉得对现在自己效率不满意,多反思多总结,然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
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