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舍人到大夫,可以说,蔺相如的成名并非偶然。临危受命,要的是他的自信与勇气;完璧归赵,要的是他的谋略与胆识。如果说完璧归赵是机遇,那么机遇理应青睐有准备的人。 受王召见,相如不卑不亢,不妄自菲薄,只为诚抒己见,可见其所恃之大。
在"和氏璧"问题上崭露头角,在渑池会上辉煌,蔺相如成功地完成了由"麻雀"到"凤凰"的转变,而正是他的一步登天,引起了廉君的不满,"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吾见相如必辱之。"一系列的狂言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相如只是"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这引起了相如门客的不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君同列,廉颇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相如固止之,曰:"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如此宽大的胸襟,如此的待人尺度,成就了赵国的辉煌。若不是蔺相如宽容地对待廉颇,与他成为刎颈之交,若不是蔺相如大度地处事,怎能够成就赵国的辉煌?正是蔺相如把握住了待人、处事的尺度,才把握好了自己的人生。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太史公评道。作为士,相如有自己的原则,恪守着内在的准则。作为使者,他亦明白在任何时候,什么是最重要的。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国家的尊严、利益,已经在一瞬间凝聚在璧与人上,是可谓宁为玉碎,不为苟存而辱使命。这才是国士之风。
但是蔺相如是缪贤推荐给赵王的,没有缪贤,蔺相如恐怕就无缘会见赵王,出使秦国,恐怕也谈不上为维护赵国的尊严而崭露头角,显露才华。诚然,相如不辱君命,廷叱秦王,愿以“头璧俱碎”,敢于“跪请击缶”,完璧归赵,华丽而归,其功可谓大矣。但是此功同缪贤的推荐分不开,可以说“完璧归赵”有蔺相如的一半也有缪贤的一半。特别是在当时的社会,真正“脱颖而出”的能有几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缪贤,哪会有蔺相如?徐元直推荐诸葛亮,一直传为佳话。俗话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的可贵就在于一个“识”字。缪贤确实“别具慧眼”,能“识”相如之才,并能“替人才开路”,把蔺相如这个人才推荐给赵王,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如果功劳簿上的名次有先后之分,那么,其实在我看来,缪贤之功大于蔺相如。
俗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我心中,宽容、英勇、不卑不亢的蔺相如足以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