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哲学的第一品格https://www.jianshu.com/p/00c7767908c8
死亡就是一种消解与退出|双木居士与其说自己在思考,不如说自己更多地是在不断地回忆,不断地回忆中认识自己。当过去的人生阅历再如何丰富,思考再如何频繁,最终的感觉变得如此空洞,简直是我不能接受的事实。能够刻骨铭心的居然都是不知经过几百来次的重复回忆,还是这些寥寥无几的内容,其余的都是一切空白,难不成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再回忆都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片段和感绪,还是这些存在于可怜的脑海之中。这是我愈来愈察觉到的事实。对啊,人一生能够把捉住多少回忆呢?大脑的机能就是不断地忘却数不胜数的细节,把绝大部分的记忆通通扔进无意识层域之中去,然后才能有更多地位置来应对现实当下以及未来更多的事物。太多的记忆对生命状态是不利的,但是过分的空洞,让人觉得悲哀。原本想在静下来的时候,能够把记忆充分的调动出来,然后可以供自己摘选,思考出更多的知识,但是恰恰不是如此,而是我需要不断地去翻阅隐藏在不知何处的记忆,去费力地寻找,感觉最后还是这些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有写的段落也不再是自己的切身的记忆,感觉也变成旁人的物件,我也像一位读者,去试图理解这些段落表达的涵义与体会。时间与记忆能够让我们远离一种熟悉感和在场感,渐渐地这些一切都成为向外剥离的东西,再如何感慨都无济于事,也许这就是过往或历史对于生命真正意义上死亡的含义。
这就是死亡,并不是说死亡就是不再存在任何的存在物,或者说被物理量子似的被消解成其它存在物。而是说,死亡就是一种在世的疏离感,一种熟悉不过,甚至意味原本以为能够彻底占有的事物,被个人记忆或历史记忆在时空中被逐渐地剥离出来,离开了中心,而这是自然而然地过程,无论人为如何地运作,就是这样被剥离掉了。像成熟的果实被自然地掉落,在不同的阶段被退离出来,那么这样对于自身来说就是死亡,死亡就成为新的对象,被客体化到显象世界中去,成为另需看待的对象了。正是这样的领悟,我对年老的问题,不再觉得有多大的魅力。因为经验不是年老最具有价值的内容,再多地经验也会被消解掉,而是那种领悟性质的内容才是年老者能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也正是这样的领悟,我对死亡的问题,也不再感觉有什么恐惧。死亡就是一种消解与退出,不断地消解过去与外在人际关系,不断地从现身情态的在世之中退出。不得不承认,我直到今日才真正能够把捉些关于死亡的领悟,终于在某种澄明的境域里做到些许的体认,这十多年的思考才在这样的层面变得明然起来,也才觉得思力的努力才有了超验的性质。莫名地感觉一种如获重释的体验,突然感觉这种领悟来的足够的恰合时机,在这样的年龄,终于找一种起始的基点,能够转化进更为深进程的生命阶段。
这不是一种避世的消极,而是哲学性之中真正的内核,也是自己生命重新的起始。消解掉了原来虚无主义与悲观主义,乃至个人主义的在世沉沦的生命态,退出了任何纠结牵扯的在场的生命态。消解掉原本虚妄的执著,退出转身到开阔的生命地带成为一种无限的可能。在这样的层面上,我终于领悟到何为无限的可能性,这并不是意味着现实上的退出,而是精神负累的退出。没想到,在这种层面的死亡消解,是多么地安心与释然,也真没想到在消解之后,退出是如此地无碍与积极。对死亡的把握对于多数人是如此地短暂而易逝,仅仅是在濒临消亡的那极为短暂的阶段,才能领悟到一种消解与退出的体验,那无疑也是最值得的体验。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更为长久的领悟,因为当下与未来才能有了一个最核心的参照。当哪怕一句“退出”,都能普照内心。这不是任何的神秘主义亦或宗教主义,任何的主义都是一种在世的仪式,需要各种附和和背书,需要自圆其说的智识之困。能否领悟以上的段落,就凭你自身的觉悟吧!
死亡就是一种消解与退出|双木居士
https://www.jianshu.com/p/00c7767908c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