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余韵

作者: 半文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4-09-17 22:33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秋已过半,中秋佳节业已悄然离去,但中秋的余韵却如淡淡的花香,悄悄弥漫在每个角落,让人回味无穷。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秋虽过,未了的情思,却如那未得圆满的圆月,尚有一丝回甘的醇香。

月圆人团圆,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我们不仅庆祝团圆,也感恩收获。那金黄的苞谷,饱满的豆荚,满园的果香,都是大自然对辛勤劳作的人们最好的馈赠,同时也是对那些丰收岁月最美好的回忆。

中秋的月饼,是节日的象征,也是情感的寄托。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们,早已有了自己的小家,也品尝到了各种口味的月饼,那些精致的图案,甜蜜的馅料,每一口都是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即使佳节已过,那月饼的余香却仍旧在舌尖萦绕,一如老家的乡村土味,让人魂牵梦绕。

“每逢佳节倍思亲”,皎洁的月光,美味的月饼,都在诉说着思念的故事。那些文人骚客关于团圆、思念的诗句,似乎在这个中秋之夜都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同大多数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触景生情的情愫在这个团圆的节日被渲染的无限感伤起来。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中秋节日没有陪陪家中的老父老母团团圆圆了,也不记得记忆中逐渐模糊的老屋和那充满回忆的柿子树,今年是不是又催生出新的故事,只记得,年年的中秋,总有数不尽的遗憾,和对老家的眷恋。

在外的中秋节,总是带着一丝变了味的平淡和无趣。或许是因为衣食无忧的日子使生活趋于平淡,或许是因为漂泊在外难以聚齐本该欢聚一堂的家人,我再也找不回小时候过节时那种殷切期盼的心情,有的只是过节时的淡漠和无趣。

在节日的淡漠中,每一个节日似乎都变得索然无味,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使得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是会发出这种带着一些失落,满是遗憾的哀叹。

节日,本是国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们情感交流的桥梁。然而,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节日的意义正在被逐渐淡化。这里面有社会发展的原因,也有个人情感寄托方式的原因。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电话等新的通信或娱乐方式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以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的淡漠和忽视,都使我们难以找到节日背后的情感价值和文化意义。春节如此,端午如此,好多个传统意义的节日都是如此。中秋,这个团圆和丰收的节日,亦是在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乐趣和温度。

尤记得小时候的中秋节,是那样的令人期待。虽说物质上的匮乏远比不得当前生活上的充盈,但那时的快乐,却是当前的中秋所无法比拟的。

那时的我们,在过节的好些天,对于这样那样节日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我们会在节前的好几天,和家人把一切该做的活计提前做完,提前买好过节用的水果,月饼,满怀期待的盼望着那欢快的一天尽快到来。

中秋节那天,除了能吃到各种各样代表丰收的水果,一年才能尽兴吃一次的甜到心里的月饼,更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烙馍(一种脆脆的家乡特产)和永远让人怀念的满满一桌团圆饭。

一家人围坐到一起,月饼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我们姐弟三个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耳边,就连小院里鸡鸭和小狗也忘了形的在脚下跑来跑去,不时的捡拾掉到地上的食物,那人,那鸡,那狗,那满院的月色,总是让人那么心旷神怡,那份纯真的快乐、简单的幸福,是如今难以复制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下一辈对节日传承的遗忘,我们对于节日的期待在逐渐减弱了,我的孩子也永远体会不到我们那时才有的单纯和快乐。

每个在外的中秋节,迫于生活的无奈,我们只能通过电话、视频与家人简短又冰冷地问候,时空的隔离,使我们无法真正感受到那份团圆的温暖。我们或许会买一盒精美的月饼,但那只是形式上的庆祝,在心底,永远无法触及心灵最深处的那份情感,或许,我们会无限感慨的在朋友圈发一条代表各种心情和境况的动态或祝福,但那只是虚以委蛇而非真实情感的表达。

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和媳妇和其他朋友聊天时,我们亦有同样切身体会。我们知道,这是社会的变化,亦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远离家乡的游子所要面对人情淡漠的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我有时开始反思,开始寻找,试图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回那份失落的节日情感,我和爱人开始重视传统节日,开始尝试学着父母小时候和我们过节的时候所准备的一切,亦步亦趋的学着父母的样子去找回小时候的那份快乐,去体验那份节日带来的快乐和温馨,但往往只是“模仿了父母的脸,却没有模仿到过节的面”。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因为少时离家,由于学习,工作在外定居的原因,无法与中秋节这天与家人团聚,无法和家人待在一起,赏一赏这中秋圆月,品一品中秋的美味佳肴。有的只是对家人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牵挂,以及对过往那些甜蜜美好生活的长长的回忆

在外的中秋节可能会一直这样平淡和无趣,但我们要知道一切在变化,我们应该迎接这种变化,去适应,去改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那份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给我们的孩子一个不一样的节日记忆。

我们要知道过节,不仅仅是庆祝一个个节日,更是庆祝那份不变的情感和温暖的回忆;我们不仅仅是在享受一顿美食,更是享受那份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温馨时光;我们不仅仅是感受一份节日的仪式,更是感受那份深深的文化传承和情感寄托。

我们也可以如上一辈的父母那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那份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记忆,给我们的孩子一个不一样的童年、青年、和中年,让他们尽量能长大后回忆那些和父母的节日,都是满满的幸福和开心,这也是节日之于我们最重要的存在了。

中秋已过,看着那皎洁的月光,身边相携半生的爱人,以及翩翩起飞的大女儿和二公主,我感到,中秋的余韵,像一幅未尽的画,等待我用马良神笔,绘出新的不一样的美好画卷。

现在,就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值此中秋佳节,驻足感受那份甜蜜与美好吧。我们只要知道,中秋节永远都不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我们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美好生活的总结。我们在这个节日,不仅驻足感受幸福生活的美好,更庆祝团圆,感恩收获,珍惜那份深深的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和牵挂。

中秋佳节

相关文章

  • 乡愁

    风清云淡近中秋 岱岭川河映阁楼 玄音余韵何处在 凭栏凝伫起乡愁

  • 余韵

    这篇小说是长篇的,这是第一章,我会继续更新的。 下午的阳光照到一座红砖老式洋楼上。一只黄蜂被太阳照成金黄色,在那黑...

  • 余韵

    踩着阳光走进你,你敛去那一抹余韵,裹挟着那一层面纱,眉目含笑,明净如初识。可曾知,最是人间朱颜不留,独留初心,...

  • 余韵

    轻轻的,默默的 你的指尖掠过我的发髻 掠过我的眉眼 像极了微风软软,也像个 小雨慢慢―― 小雨慢慢时,让我想起 听...

  • 余韵

    一截树枝被夕阳灼断 古亭掩映着黛山 谁在书写慈悲

  • 余韵

    剩下一抹夕阳的光,角度刚巧如此怕……

  • 余韵

    文/一刀斋 《米花之味》是前天看完的,有纪录片般的视感,那些故事那些人,一点饰演的痕迹都没有,自然地仿佛不在镜头里...

  • 余韵

    童话说雨后会有一道彩虹却不曾说过它也会转瞬成空 当习惯伴随血液遍布全身,每一个行为都带着那个独特的印记时,却猛然被...

  • 余韵

    曾大胆想过 倘若世间只有你和我 只不过是思心未了 因你在天涯,而我却在海角, 彼此命运的残线终究不会相交。 ...

  • 余韵

    还沉浸在昨日的情景中 “红衣少女”的风貌 “迷彩”着装的“帅哥男神” 台上的歌声嘹亮 台下老人的高兴 记录着爱心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秋余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bg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