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说------《与黄诚甫书》读后感
本周学习正心班最后一篇文章《与黄诚甫书》。这篇文章是阳明先生与好友、学生离别时谈论的一段话,内容精炼简短,却一而贯之的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在致良知学院,读到的第一篇文章《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教条第一项就是立志,先生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亲人、友人,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对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对亲人:“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对友人:“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通过先生的立志之说,足见立志之于人生的重要。故对于立志应做到以下三点:
志贵早。立志宜早不宜迟。家乡有一种习俗,在孩子刚满周岁时,在屋里空地上摆上许多生活物品,让刚满周岁去抓,抓到什么就预示着孩子将来会从事相关的工作。这种简单朴素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对孩子立志、教育的一种方式。
进入学校,老师和学生都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关于前途理想的教育。每接一批新学生,上第一课,我都会让学生用一张纸,或多或少的写下自己的理想,要么全班交流,要么有我长久保存。平时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理想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学生做的好了会提出鼓励:你离理想目标越来越近了,加油,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学生做的不好了,通过与学生交流人生的理想,提出忠告,进行约束。经过多年的教育发现:凡是自律性强的学生,他们的目标愈加清晰,愈加坚定。
志贵专。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志向不在多,而贵在专一。志向犹如人生的方向,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坚守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必会有所成就。纵观历史长河,凡大成者都是少时立志,为着梦想奋力前行,最终建树立业。
阳明先生少时立下了格物之志,虽然七岁格竹未成,却因此落下了病根,但却为阳明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先生在知行合一上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践行,虽经坎坷,却初心未改,龙场悟道,让阳明心学生根发芽,开出绚丽花朵。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当中,我们会面临诸多的诱惑,理想有时也会随着学识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看到教书育人的老师辛苦的付出,我们会立志成为一名教师;看到就是救死扶伤的医生的大爱付出,我们有的时候又想成为一名医生;看到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付出,我们又不禁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这些变化很容易不会影响我们的成长,因为这些都在激励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立下长志,为人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志贵远。“志当存高远。” (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要以古圣先贤为榜样,节制情欲,去除俗念,不为琐事所困扰;要能屈能伸,抛弃杂念,雅纳他人意见,做到心胸开阔。若无远大志向、坚定意志,最终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庸庸碌碌,无所成就。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立志于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为这一宏愿,即使自己被打成右派,关进牛棚也不忘初心。在被改造中,偶然看到水井中有一颗理想中的稻苗,竟义无反顾的投身投身。他几十年如一日,不为名,不逐利,一生只为一事,在稻田里一干就是几十年,最终研究出杂交水稻,功成名就。这一专利足可以让他一生衣食无忧,但他却将这一研究成果贡献给国家,为全人类无偿的使用。国家奖励他的钱和物他没要,他说我我的工作是在田里,用不到,这些对于我来说没有作用。联合国以高薪聘请他做顾问,他没答应,说我的工作是在田间地头,离开了稻田,我的价值就不存在了。正是这样的朴素的思想,正是这样无私的志向,让他成为获得世人敬仰!
志向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懂得了立志才能有完整的人生,才能不会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