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成事 | “浮于”即“大于”

成事 | “浮于”即“大于”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7-26 21:13 被阅读0次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中,有一则“三个浮于”的嘉言,即:“实浮于名,劳浮于赏,才浮于事。”这其中的“浮于”即“大于”。“三个浮于”的基本意思是:实际功劳要比自己的名气大,实际付出的劳苦要比奖赏大,自己的才能要大于责任所要求的才能。

在今天普遍“浮躁”的社会心理下,读读曾国藩的“三个浮于”,该是一种别样的趣味和意味,这当是肯定的。曾国藩的“三个浮于”,是其与自己的兄弟论及“报国之道”时而言说的,完整的文句是:“吾兄弟报国之道,总求实浮于名,劳浮于赏,才浮于事。从此三句切实做去,或者免于大戾。”“戾”即灾难、罪过之意。在曾国藩的思维方式与思想内容中,总是坚持既要做事成事,又要避免灾难或过错的辩证统一性的。这样的思维与思想,是周到而全面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并养成为自己的习惯。

曾国藩与自己的兄弟所论及的这个“报国之道”,我以为不仅“报国”如此,就是平常的做人做事亦应如此,也就是说具有普遍性价值:功大于名,总是比名不符实要强许多吧?即便名实相符,也不如功大名来得胜人;实际付出的劳苦大于奖赏,似乎是“吃亏”了,若以“吃亏是福”而论呢?奖赏大于劳苦,不是让人愧疚吗?自己的才能大于责任所要求的才能,不是能够更好的承担责任吗?如此“三个浮于”即“大于”,在“免于大戾”——避免大灾难和大过错上的功效,往往是非大智者所不能思虑到的,曾公在逻辑上的高明正在于此。

细细品味曾公这则嘉言,不重功名,不重奖赏,唯重真才实学的拥有,最重真干实干地成事、成大事,是为其核心要旨所在。真正大成人生与事业的规律不就是如此吗?

相关文章

  • 成事 | “浮于”即“大于”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中,有一则“三个浮于”的嘉言,即:“实浮于名,劳浮于赏,才浮于事。”这其中的“浮于”...

  • 2个思想冲击

    2个思想冲击: 1、郭继承:发心才是成事的秘密 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一直不成事,为什么做事浮于表面,为什么没有激情 2...

  • 《成事 即找准自己位置》

    【不二微岩】《成事即找准自己位置》 成事,成熟,成功, 三十而立的人, 总要占一个。 但如果你已经成事, 证明你已...

  • 信念促成事,所思即所得!

    成长领域专家维申.拉克雅礼在他的著作《生而不凡》中例举了一个案例。 1994年,医学博士鲁斯·摩斯利做了一项实现,...

  • 证明题:$2^n-1$ 是质数,则 $n$ 也是质数

    假设若 不是质数,即 可以写成两个大于 的正整数的乘积,即 则 可写作 由 次方差公式 则有 即 其中 ...

  • 浮于表面

    夸张的表演 表达的简单 深度的意义 含义的错觉 电视里的人 说着普通的故事 他或许只是想告诉我们 该怎样去爱 你的...

  • 浮于表象

    生活中,对于认识的看法,你有多少是看到了内里呢? 小区里最近停了一辆宾利,车牌号和车位号完全对应。但我住进来五六年...

  • 浮于表面

    //浮于表面// 当风擦过 鸟儿的翅尖 树儿的梢边 你说 风是否知道 鸟儿倔强的缄口不言 树儿不灭的直立心愿 你肯...

  • 浮于黑夜

    总要找一片海承载 承载一个人的帆 一个人的漂泊 一个人的远航 没有什么比夜更适合 适合辗转的思索 在幻梦里想起一个...

  • 浮于表面

    浮于表面 保持好这么一个习惯吧,难过的时候就去写点什么,即使什么故事也写不出来,即使都是像这样虚无空荡的思想。单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事 | “浮于”即“大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wu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