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记下一些比较好的句子。(如果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有音乐的渲染就最好了)
入俗而脱俗,才是一个人的魅力所在。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
芸笑之以目,点之以首。
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
而欢娱易过,转睫弥月。
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侯,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
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
喜同戍人得赦。
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人面俱绿。
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
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梳织于柳堤蓼渚间。
门外有池约亩许,花光影树,错杂篱边。
舟窗尽落,清风徐来,纨扇罗衫,剖瓜解暑。少焉霞映桥红,烟笼柳岸,银蟾欲上,渔火满江矣。
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
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
是日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夏日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况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
及登舟,江风如箭,四肢发战。
至靖,暮烟四合矣。
至更许,但见黄沙漠漠,明星闪闪。
芸乃执余手而更欲有言,仅断续叠言“来世”二字。忽发喘口噤,两目瞪视,千呼万唤已不能言。痛泪两行,涔涔流溢。继而喘渐微,泪渐干,一灵缥缈,竟尔长逝!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大丈夫贵乎自立,我既一身归,仍将一身去耳!
院中有银杏一株。大三抱,荫覆满阁,夜静风声如吼。
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
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
烟雨楼在镜湖之中,四岸皆绿杨,惜无多竹。有平台可远眺,渔舟星列,漠漠平波,似宜月夜。
门隙窥之,短篱曲径,绿竹猗猗,寂不闻人语声,叩之亦无应者。
乃偕往,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籁俱静。
未几,月落霜寒,兴阑归卧。
四山抱列如城,缺西南一角,遥见一水浸天,风帆隐隐,即太湖也。倚窗俯视,风动竹梢,如翻麦浪。
忆香对太湖长啸一声,则群山齐应。
山之左有古柏四树,名之曰“清、奇、古、怪”。清者,一株挺直,茂如翠盖;奇者,卧地三曲,形同“之”字;古者,秃顶扁阔,半朽如掌;怪者,体似螺旋,枝干皆然。
时值花盛,咳吐俱香。
夏月柳阴浓处,菡萏香来,载酒泛舟,极有幽趣。
兴怀感悟
久仰这本书的大名了,前几天乘地铁的时候还看见的这本书的宣传报。昨天本想找张炜的一些散文看看,因为图书是分类放置的,我当时找书的时候就有预感会邂逅这本书,没想到借完散文后就在对面的书架上看见了,虽是意料之中却也让我小小欢喜。
因为这本书比较薄,看完简介后觉得内容比较少,决定先一睹为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40383/2b5d520e9bb5f00b.jpg)
第一章为闺房记乐,字句之间深情款款而又趣味盎然,整章读完仍意犹未尽。第二章是闲情记趣,看开头一段“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才忽然忆起初中时学过这一章的部分片段,记得当初觉得文言文很难接近,心里甚是排斥,如今再读,只觉文字优美灵动,尤其在记趣这一快,字墨跌宕有势,飘逸如有梅花绽放其间。第三章乃坎坷记愁,实不忍卒读,漂浮辗转,骨肉相隔,潦倒困窘,生死相离,呜呼悲哉。读到作者与妻子留下儿女外出谋生,最后妻子死于病痛也未见其子一面,不免怅然欲泣,悲欢离合,总关真情。第四章当浪游记快,为游历山水之忆,文字沾染山水的神态,俊俏挺拔,遒劲有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40383/577ab578386e74d9.jpg)
就文章情感而言,闺房记乐给人极大的欣慰与希望,让人透过文字看见爱情的真实与欢乐,但坎坷记愁则将人的情绪落入谷底,不过困苦中两人的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固有一种深厚的力量,给人慰藉。生离死别那段描写,感染力极强,读来悲恸不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40383/0cb257bab9e298cf.jpg)
抛却文字间的感情,单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我觉得古文太美了,精炼决绝,仿佛那字能在眼前铺出一幅画来,给人清幽风雅,无限向往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