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不散场简书电影电影新视角
《大鱼海棠》的剧情硬伤到底出在哪?

《大鱼海棠》的剧情硬伤到底出在哪?

作者: 子戈 | 来源:发表于2016-07-14 06:41 被阅读5805次

昨天晚上跑去电影院看了《大鱼海棠》。

散场后,开着车闯入黑暗的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劲。

就像是闻一种若隐若现的香,我用尽力气呼吸,可香味却总是在进入鼻腔的中途便戛然而止,让我无所适从。

又像是面对一种我很想去欣赏的好,但却怎么也捕捉不到。

◇◇◇

不管怎么说,在商业上,这显然是一部很成功的动画。晚上十点的场次,又不是周末,全场依然座无虚席。

“12年”,是个不错的营销噱头,但又把期望撑得过高。

毕竟这不是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年代,每个观众都像是电影的老板,我们要的不是加班,而是业绩。

◇◇◇

那么,我心里的那股“别扭感”究竟来自什么呢?

先打个比方吧。看《大鱼海棠》的过程,就像是看了一场画展。每幅画单看上去都不错,但就是连不起来。

一路支撑我看下去的,只是视觉的惊喜,而不是剧情的推进。

这就是别扭感的来源,是“连贯的情绪”与“断裂的逻辑”之间所形成的落差,将我投入到一种进退失据的处境之中。

◇◇◇

提起动画,我们的第一联想往往不是电影,而是绘画。于是对“静态画面之美”的追求,似乎要胜过对“动态情节之美”的需要。

可我还是要说,大荧幕属于电影的范畴。一旦进入了电影,画面就只是手段,而真正成就电影的是剧情和藏在背后的主题。

如果把《大鱼海棠》放到电影的范畴来评价,就会发现它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硬伤。而这个硬伤的本质,就是“模糊不清的故事内核”。

◇◇◇

究竟什么是一个故事的内核。

简单来讲,就是“戏剧的核心冲突”或是“主人公面临的困境”。

比如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聚焦》,其故事的内核便是“媒体的使命与教会权力的冲突”,或者说是“媒体人在揭露真相与屈从权力间的选择”。

面对这样的困局,可能出现四种结果。

其一,主人公选择坚持价值观,并突破了困境,展现了内心的勇敢,比如《聚焦》。

其二,主人公选择坚持价值观,但终被现实所困。可这并不颓废,反而以一种宿命般的结局,肯定了那份天生骄傲的悲壮,比如《海上钢琴师》。

其三,主人公改变了价值观,并成功突破了困境,获得了影响一生的成长,比如《辩护人》。

其四,主人公改变了价值观,却被困境击垮,从而揭示了懦弱的代价,比如《迷雾》。

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各自迷人的力量。

由此,我们反观《大鱼海棠》的故事内核,就会发现它在戏剧冲突的构建上,是非常拧巴的。

◇◇◇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大鱼海棠》的剧情。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在我看来,它是两个故事的杂糅:一个关于“报恩”,另一个关于“爱情”。

这两者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很不一样。

◇◇◇

如果《大鱼海棠》是一个“少女椿报少年鲲救命之恩”的故事,那么其内核应该是“椿对于报恩这一承诺的誓死守护”。

这个故事的高贵之处,应该体现在椿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之上。比如椿为了救鲲而甘愿献出一半寿命,以及椿对鲲不离不弃地陪伴,都是这一内核的外在体现。

可是,在动画的最后,报恩的代价却超出了个人的范畴。当为了成全一个人的报恩,要牺牲掉整个族群的生命时,报恩的正当性就不存在了。

虽然最后椿为了拯救同类而牺牲了自己,可这祸事本就因她而起,如此一来,“拯救”也就成了“赎罪”,贬损了那份应有的悲壮。

因此报恩的故事,在观众的心理上是立不住的。

至少我会觉得椿的行为是一种任性,是一种冲动的坚持。更何况,最后真正承担代价的是一直暗恋椿的男孩“湫”,这就让报恩的故事,更蒙上了一层阴影。

或许,同样拍这个报恩的故事,把主角视角换成“湫”,讲他为所爱之人的献身,反而会更动人。

◇◇◇

接下来再看,如果《大鱼海棠》是一个少女椿与少年鲲的爱情故事,那么故事的内核应该是“看男女主人公如何冲破阶级,勇敢相爱”。

本来嘛,导演对于两个世界的构建,就有这样的暗示。

而且一开始,椿的母亲就告诉她,人类是危险的,教她远离人类。

可是,人类究竟哪里危险呢?这两个族群间无法弥合的伤痕又是什么呢?

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才清楚摆在男女主人公面前的“爱的困境”是什么,也才会被他们不顾一切的相爱打动。

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的困境是“他们背后两大家族的世仇”;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的困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杰克与萝丝,相爱的困境是“社会身份的巨大差异”……总之,我们发现所有伟大的爱情,都来自对某种“世俗偏见”的挑战。

可是,《大鱼海棠》给出的困境,却很生硬。它不来自“人群”,而来自“上天”。

我们无奈地发现,“人类”与“其他人”不能相爱,是一种“天道”,更是一种“天谴”。说白了,是老天爷的任性。

这就把剧情逼上了绝境,逼着男女主人公只得违背天伦,毁灭世界。

可他们的爱,又没有到那个份上,尴尬也就在所难免。

◇◇◇

一个故事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对“主人公核心困境与突破方式”的构建上。

这是故事魅力的体现,也是人物魅力的来源。

我们看《大鱼海棠》时,无法在故事层面上去认同它,根本原因也在这里。

于是,失去故事内核支撑的人物,也就会显得苍白无味。

好的画面,终究是技术可以解决的;而好的故事,要靠创意和智慧。

我无心贬损《大鱼海棠》的诚意,只是它确实没有那么好,当然也没有多糟。它只是中国动画在前进过程中“看上去很美”的一步。

这一步,不好不坏。它愣在原地,等待着,被下一步超越。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故巷笑别n:画得很美,但是剧情真的不咋滴,我看完就很不喜欢女主
  • 蔡利园:无论怎样价值观,一定要突破困境
  • DuL:小编会经常看动画片吗 动画片如果讲逻辑就没有了意义 或许小编年龄体会会比较成熟 不适应现在的动画片 大鱼海棠未必是讲男女主人公
  • d9b8ed5736a1:我太爱你了,和我想的一样,但是我表达不出来
    看完电影之后,我有一种被宣传片欺骗了的感觉,觉得别扭,总感觉看的像剪辑之后的版本,但是又说不出来除了剧情突兀之外到底问题在哪。
  • 柒月海棠:有人说因为片时太长给剪辑了。反正我是没看懂,我五岁的儿子说,他看懂了,他说不要轻易跟人类接触😂😂😂
  • 卿封_:说得好!我觉得这片子逻辑性很差,不是说什么东西扯上了情怀和爱就不能批评了吧?国漫需要支持但是批评了才会成长,这样国漫才能真正成长,要不然就会被别人当sb一样的圈钱。还有说那种什么,这种爱你们没感受过所以看这个电影没有感触之类的,我只想说,那让您感动的东西还真是挺多的。
  • d0abe6e9905a:剧情说不出是玛丽苏还是绿茶婊,很尴尬,再加上阵容很强大的配音,就更尴尬了。大鱼,画面很美,其他的很尴尬,对不起十二年的等待,但也没有那么糟。
  • hy九转回:剧情是硬伤,但是画面真的很美。只能说,要是没有那么大的心去控制不太合常理的三观的话,还是按部就班的歌颂世间的真善美吧…美美的画面加正能量三观,就是一部很成功的商业片了
  • 洪少年:不感觉你在文中提的作品虽是经典,但是,什么东西吃多了不都是会腻吗?支持一下国漫吧!请温柔一些!
    洪少年: @修罗之讽 中国网民
    4b7a384ca0f5:@两边都一样 你们口中的支持是放纵,再说大鱼的剧情本来就是硬伤我们还不能说了咯
  • 飞鱼1234:当为了成全一个人的报恩,要牺牲掉整个族群的生命时,报恩的正当性就不存在了。
  • 文棩:其实电影的主旨很简单,爱了就勇敢去做,不管代价多大,这就是爱的力量。从简单的报恩到偶然的生命相连,从宽恕纵容,到舍命相救!两个懵懂的前面,根本不会意识到简单的报恩会引来如此的灾难,所以谈不上自私,当灾难来临,椿舍命拯救自己的家人,其实本文真正的主角就是湫,不用刻意的镜头,不用特殊的描绘简单的一句,那晚我应该大胆的抱着你,就是整个电影的灵魂,想了就去做,不管是报恩还是爱情,不要让物欲横流的现实冲破了你的初心。其实明白了的人至少眼睛有过湿润,没明白的人也只会是当个漫画来看!只要戳中过泪点,那么她就成功了,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
  • bc69c9a154f2:总得来说他也成功的吧。因为我是在简书上看到好多写他的,然后去电影院看了。那么多电影唯独选择了他来品评,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吧!虽然其实也并未有很感动,但只要看了觉得值得并不枉此行就够了,其他的也不用那么在意
  • 木北川:我看完电影也有种断层的感觉,感觉逻辑性不强,很多情节感觉没来由的就发展了,好像没原因。初看时感觉画风有点像宫崎骏的画风,但是情节很不细腻。笔者说得真好,感觉一下说出了症结所在之处。:clap:
  • ed225ca55105:文中作者一直拿别的作品或者剧情来说 大鱼 不好,难道非要按照世俗中大家都认知的套路(请允许我用用这个词)走,一进影院,前奏一响就知道结局才算是好片子么? 爷爷都说了 你只管做就好了,对与错是他们的
    子戈:@火才_Farkas 您好,感谢评论,回应如下:《大鱼海棠》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片,而商业片的本质就是结局我们都知道啊,看的就是通向结局的过程,看这个过程是否合乎逻辑、玩出新意,这部分是可以完全不按套路来的。所以,我这篇文章实际是在讨论商业片的玩法,文艺片不在这个范畴内。 :blush:
  • 41e3b8832d41:看完电影总感觉怪怪的,我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感觉。但在看了作者的文后,终于找到了答案。
  • 花子木:支持!
  • 时七yang:你若安好,备胎到老,核心
  • 南下的夏天:完全没感到椿和鲲是相爱啊!那就是十几岁时,执意要做一件事,别人怎么说也不会改变的心意。就像很多少女在TFboys的现场声嘶力竭、痛哭流涕,那也不是爱啊。椿就是执着报恩。

    私以为整部电影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灾难是椿与鲲引发的(灵婆的预言只是言词证据,且为孤证,总不能因为孤证而就认为他们引发了灾难啊)!

    我同样可以说电影中反复提到规律,灵婆说脏东西应该洗一洗,两宗言词证据可以证明灾难就是自然规律。

    而族人指责椿,更像封建时代指责一个女子克夫一样,毫无客观依据。

    我们看到,导演反复谈过整部动画来自他的一个梦,所有的作品都或多或少表现作者意志,

    那么导演刻意回避了鲲与灾难的直接联系,是不是另有所指呢?

    个人浅见,不喜勿怪。
    魔鬼的赞歌:@子戈 子戈兄的态度值得我学习。 :+1:
    子戈:感谢评论,也欢迎批评,电影评价本身就是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说的都是自己看到的部分。 :blush:
    及聿:@南下的夏天 我也觉得这个故事与爱情无关。椿的身上有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在家长看来都是叛逆。特别是中国家长,孩子就得按照家长规划的路线走过一生。这一点应该是很多人看不惯这个电影的一方面吧。

本文标题:《大鱼海棠》的剧情硬伤到底出在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je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