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简书上看到一个朋友谈起“国学”的定义,觉得不是很妥当,便提议修改了一下:“国学,就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核心文化。”这位朋友非常认可,欣然接受我的提议。这些年,“国学”好像一下子成了显学,能讲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谁都在讲“国学”,什么都能包装成“国学”,一般人看来好像就是“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或者“琴棋书画”什么之类的。一位开国学馆的朋友这样区分,“琴棋书画”是属于“国艺”,经典史哲属于“国哲”。我没有什么艺术“细菌”,所以这里讨论的“国学“基本上是“国哲”。
回想起来,可能是从小的影响吧,我老家那边是聚族而居,我是生在一个老宅子里的。改革开放以后,政策稍微放松一下的时候,族人张罗了重修族谱,落成时候族人按辈份依次祭拜,我也去了,和一位耄耋长者一起,那时候我大概六七岁,祭拜时长者把我排在左边,语重心长的说“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看着油墨印刷的繁体竖排的族谱,心中有了一莫名的亲近感。
直到高中毕业,那会儿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电子产品,一是放松心情,偶然翻起了家父的一本《四书集注》,那时候的书里面还少不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但是引文里一句引言提到:“陶渊明在做县令时。曾送给儿子一个长工。并附书言:‘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觉得传统文化不见得都是封建糟粕。
高中念书那会儿从来都是人家口中的作为榜样的“别人家的孩子”,以县里面数一数二的成绩上了大学,我是那种典型的“宅男”,除了上课和打工,就是泡图书馆。我是学理工科的,本来的目标是考“托”考“G”,结果啥也没有考出来,整天去了就是翻各种大部头的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的书籍,当然也不能说有多深入的研究,属于“观其大略”的那种,我也是有比较能抓住要点的那种思路,这样下来累计了一些阅读量,至少知道大体讲什么,要找什么可以去查找。偶尔读读《四书》,和女生们讲“之子于归…”(就是女生嫁人要怎么样怎么样的)什么什么的,人家女生也没有被我吓到。直到毕业,出国留学是没希望了,倒是讨了一个免试直升研究生的名额,又可以继续混三年。那会儿闲来无聊,又翻起来经典,翻到《礼记·哀公问》,觉得不错,信心来了,不是说《论语》不成体系吗?这篇文章中记录下来的孔老夫子劝谏鲁哀公的一套非常成体系,我认为这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系,又和近代西方哲学“自我实现”理论非常契合,又能说明本源的传统思想不是不尊重女性:说是国君娶亲要要像老百姓一样亲自迎接,以示要尊重妻子。再结合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年-1992年,知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以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和集体主义而著称)的“根植于传统”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觉得是如获至宝,计划用此篇和其他几篇组成“新四书”,直到有一天翻到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原来我所喜欢的几篇他都写进去了,拾人牙慧还是算了吧,咱和人家不是差一两个数量级的,他的书影响还是一般般,那我还是不要有什么想头了吧。
直到五年前的时候,我在思考“强(STRONG)”的问题,解释成:
个人奋斗 S - Self
时间观念 T - Time
智者不惑 R - Rational
勇者不惧 O - Optimistic
仁者不忧 N - Noble
团队精神 G - Group
并把“强者共赢”作为公司文化核心的时候,传统文化又重新纳入我的视野,以更深入更宽广的角度,重新理解传统经典和诸子百家,才有了今天的一些想法,打个比方,我理解的“国学”好比是一个老宅子: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在上海的皋兰路老别墅区(思南公馆和孙中山故居附近)租住过老别墅中的一间,这间是由我的一个朋友转租给我的,一个很“小资”的女生,房间内收拾的很好,感觉很惬意。但是由于别墅分割成了了好多住户,出了房间的各个公共走道都是堆得乱七八糟。如果要能收拾一下,把各种违章搭建都拆了,修葺一新,是非常不错的,边上有一套别人弄好的,相当的诱人,我说这一辈子如能弄一套,也就知足了,估计我这辈子没有这个命,这一套至少都得几个亿。我理解的“国学”就好比是这样一套老别墅,需要把那些后世牵强附会私搭乱建的东西统统都扒掉,把朽烂的东西统统拆掉修好,恢复成先秦那会儿生气盎然的样子,就像这别墅刚落成时候一样,国哲类的我只服先秦,这就是我的“国学”。弄好了很有意思的,就看能不能弄出来。具体详见各篇拙文。
原创作品,转载或者摘录须标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