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长假,整个人都过得懒散了,迟迟不愿提笔。特别是好哥们儿的《红海行动--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文末链接)在简书发表后,自己更觉的相形见绌,没什么写的必要了。然而,作为一个前半生跟部队纠缠不清的人,越是想挥手告别,越是想说点什么。所以,晚就晚点吧,迟到的问候,总好过无言的祝福。
提到《红海行动》就不得不说说前久的《战狼2》。都是被高度认可的现代战争电影,但如果让我说,《战狼2》还不够专业,吴京一个人的“华丽坦克漂移+甩炮”,看着激情澎湃,实则哗众取宠。大家应该对《红海行动》中队长杨锐与记者夏楠在坦克上更换位置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坦克操作驾驶员、炮手、通信距离和空间都有很大限制,根本不可能一人独立完成,吴京的左手驾驶、右手打炮不得不令人诧异。
《红海行动》塑造了一个“8 vs 150”的极限作战,虽然略显浮夸,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却实实在在展示出了现代战争的“精兵夺要”的作战理念。狙击手抢占制高点,精准控制战场全局,实时消灭威胁最大的敌人;无线电通信全程全域保障,单兵小组密切协同,完美配合实现以少打多;机枪重火器卡口控点,烟雾弹、散光弹迷茫袭扰,最大限度发挥武器优势;单兵素质综合,多武器随意切换,战车、坦克、无人机均可驾驭,特战班组密切配合,在局部形成完美控局。
这样的作战能力,如果不计代价的实施局部破袭、斩首行动、瘫痪指挥机构等非线性作战任务,不仅成功率非常高,对敌方的牵制和打击也是非常致命的,未必就不能扭转战局。
《红海行动》虽然有艺术形式的拔高,但也是影视作品中少有的对现代战争形态的真实还原,能够得到广泛认同,不止是堪比好莱坞的特效制作,更是源于现实的身临其境。不客气的说,即便是拿来作为战例研究,也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难怪广大军事粉都跳出来热议,不断寻找着其中的破绽,希望它能更加完美,但广大迷粉们终究是局外人,谁最该对这次行动做复盘检讨呢?应该是我们的军人和军队。这不是要放大一个影视作品的作用,而是军队也要从影视作品中看到潜在的不足和可能的变化,以适应未来的战场要求。
No.1 作战指挥问题:当上级失联,一线指挥员能否果断决策?
现代通信技术极大强化了指挥信息系统,甚至能够让最高指挥官直接指挥单兵,这无疑强化了指挥员对部队的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指挥员决策意图。但同时也束缚了一线指战员的思维,他们几乎不需要自主意识,只要服从命令就好,还不用承担决策责任,这在实际作战中未必就一定是好事。
影片中8人小队进入小镇后与舰艇失联,他们掌握了最新的情况--大量人质被困以及脏弹威胁,但是他们的任务仅仅是营救邓梅一个人质,到底该不该突破命令界限?我们很难估量队长杨锐的复杂心理斗争,“要抗,一起抗”其实只是蜻蜓点水的碰触问题,现实中一线指战员恐怕很难做出突破命令的举动,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谁来承担失败的后果?谁有权限做出这么重要的决定?
影片放映之初就有这么一个段子:《红海行动》之所以死伤惨重,是因为没有及时召开党委会周密筹划作战部署,没有搞好战前教育和战斗精神培育......等等。听着好笑,其实很尖锐,真正作战是否有时间级级请示报告、层层研究部署、反反复复折腾?如果没有,那么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常管理模式的一线指挥员,究竟敢不敢、或者说能不能在关键时候果断决策呢!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写过一部短篇科幻--《全频带阻塞干扰》,大意是未来某日,美俄展开了全面战争,美通过明显的通信技术优势压制了战局,俄将亡国之际,通过极端手段使地球陷入全频带阻塞干扰状态,把双方拉回到了无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俄凭借对劣势技术的适应,侥幸赢得了胜利。虽然是科幻小说,但也说明未来作战双方肯定会在通信上角力,如果不能占据优势,那么就要破坏对方优势,通信干扰相对通信实施更为容易和彻底,未来战场失去通信信息保障的时候,一线指战员根据战场态势临机决策的作用不可小觑,或许将影响整个战局。
No.2 未来作战样式:《红海行动》代表了什么样的水平?军队应该如何超越和发展?
《红海行动》能不能代表我军的真实战力?这个不好说。但影视作品源于生活,至少代表了当前军事领域的思维模式,模拟的也是实战可能的作战样式,很多东西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
一是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否与武器的高度发展相匹配
《红海行动》只是一个特战班组,8个人10数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我们已经看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能驾驭,而且操作娴熟,海军硬是把坦克给玩出了新高度。如今的科技发展,已经让武器不断繁荣,武器的特性又给战术带来了多样的变化,战场上多一种技能就多一分胜算,所以最大的瓶颈已经成了使用武器的人。一个军人到底能掌握多少武器,究竟能适应多少种武器和战术的组合变化,有没有驾驭整个战场突发情况的能力......等等,都是军人面临的实际问题,即便不能比肩“蛟龙”的十八般武艺,至少也要复合多能吧。
二是从小规模班组作战到集团作战还有多远的路
战争不只是精兵夺要,更多的还是大规模集团作战。班组协同以少打多,已经可以实现“8 vs 150”这样的极限目标,那么如果是陆海空二炮、步坦炮信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呢,巧妙的战术、严谨的配合将会带来什么呢?应该是整个战斗力质的飞跃。相信我们的军队驾驭“红海行动”这种小规模精兵夺要并不困难,甚至应该更加出色。但能否驾驭诸军兵种联合的大规模协同呢?能不能把每一个局部的“红海行动”模块有机整合,形成完美的集群作战样式呢?这些还要不断探索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忘记,武器装备和其他国家的军备都还在不断升级发展,我们不能只有“红海行动”的格局,必须要提高一个维度看待问题,方可能跟上世界的步伐。
三是如果我方战力倒挂又当如何应对
《红海行动》中,我军在军事素质、武器装备上都明显胜于对手,虽然是以少打多,但也是以精兵对游勇,在局部形成了以强击弱的局面。但如果情况刚好相反呢?如果敌人在装备和人员素质上都优于我方,那又将是怎样的一种作战样式呢?我们是否研究过这样的仗该怎么打?还能不能继承我军曾经以弱胜强的优良传统呢,这个问题或许比恃强凌弱更值得研究。
No.3 代价计算问题:军人需不需要这样不计后果呢?
很多观众一直对死伤好几个战士去营救一个人质耿耿于怀,一会儿计算划不划算,一会儿幻想像吴京那样有惊无险的“纵横战场”。不知道军人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如果有,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要知道没穿上军装前,我们也不过是父母的孩子;战斗打响时,我们也会慌乱紧张;困难和危险面前,我们也难免恐惧害怕,谁又想无端的失去生命呢?”
剧中就有很好的例子:“我参加过那么多训练和演习,没想过遇到这种情况,完全控制不了自己,我没资格当蛟龙”,这就是他们朴实的心声。
或许影迷们觉得灰心丧气,但这恰恰是真实的反应,甚至因为是影视作品,对真实的还原还远远不够。
真实的情况是: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就有不少战士出现了不良心理反应;2014年昆明火车站暴怖事件后,不少参与的警察也都出现了心理问题,更何况是死神“全覆盖”的战场,《红海行动》展现的虽然惨烈,但也不过是其中万一,没有彻底崩溃已经是胆识过人,优秀的战士了。
不要把军人神话,出发前谁也不敢想着自己能活着回来;也不要把军人不当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和牵挂,有些顾虑和害怕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军人就是军人,只要人们需要,无论何时他们都只会留下逆向向前的身影,那怕心在颤抖,但步履依旧坚定。就像营救人质邓梅一样,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不会退缩,也从来不会计较这是否划算,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道计算题,而是必达题。复盘检讨之后,依然只能使命必达。
推荐阅读:《红海行动》——离完美还差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