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与大众认为正相反,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他的真正作用是让我们避免思考,因为他并不擅长此道。同时,尽管思考是缓慢的、靠不住的,如果成功率较高,人们还是愿意动脑子的。人们喜欢解决问题,但是不喜欢解决不了的问题。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是杰出的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负荷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避免思考。
为了让孩子尽可能获得成功思考后的愉悦,父母和老师需要重新考虑鼓励孩子思考的方式。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思考的三个特性:慢(可对比我们的视觉和运动能力),累,靠不住。
如果我们不擅长思考,我们怎么度过每一天呢?
当我们能侥幸完成任务时,我们就不去思考,反而依赖记忆。我们的记忆系统要比思考系统可靠的多,而且提供信息又快又轻松。
记忆除了存储私人时间和事实外,它还指引我们行动的策略。旅行非常雷人的原因之一,在于所有在家自动驾驶的小动作都需要我们调动全部注意力。我们如此依赖自动驾驶模式,一个启发:大脑不满足于倾向用记忆而不是思考引导行动,它为了偷懒,还能自我改变。如果我们不断的重复同样的任务,它最终会变成习惯,我们的大脑会做出相应的改变来让我们不再动脑筋就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我们其实喜欢思考:因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我们也会寻找可以思考的机会。但是因为思考很难,需要条件合适,这份好奇心才能活下来。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很脆弱
解决问题会带来愉悦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愉悦感来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结果。
人们喜欢的脑力活动有哪些特征呢?九宫格还是代数题?
话题的内容可能足够让我们产生兴趣,但是他们不能持久。那么好奇心在什么情况下会有长久的力量呢?答案即使:问题的困难程度。
那么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解决方案是什么?
除了在题目的难度入手,有没有可能让思考容易点?
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了解思考发生的机制会使我们知道是什么让思考变的困难,还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让孩子的思考变得容易一些,是他们更喜欢学习。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大脑思考模型:简单但是极为重要。
长期记忆中储存着正确的程序对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过程性知识对思考的帮助同样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成功的思考取决于四个方面:环境中的信息、长期记忆中的事实、长期记忆中的步骤,以及工作记忆的空间大小。
对课堂的启示
任何老师都知道,有很多原因会导致一个孩子喜欢或者讨厌上学。从认知学的角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能否持续的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那一种愉悦感。那么我们有哪些方法呢?
1. 确保问题能够解决
2. 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限制:
如果孩子缺少恰当的背景信息,我们提出的问题很可能让他们觉得无聊。同样重要的是工作记忆的空间限制。
3. 解释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问题变得有趣?通常使用的办法是让内容与孩子“相关”。这个办法有时候不一定好用。另一个办法是把它们看作一系列答案。作为家长或老师要避免太急于得到答案二忽略了花些时间拓展问题。问题是引发人们兴趣的关键,被动的得到答案毫无价值。
4. 重新考虑何时提出问题
5. 改变速度
6.坚持写日记:
成功思考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长期记忆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2. 老师应如何教授学生所需的技巧?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老师希望学生掌握的能力:比如分析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需要全面的事实性知识支撑的。
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
思考是以新的方式组合信息。信息可以来自长期记忆或者环境。有一种很有市场的观点,在今天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还有必要牢记那么多事情吗?
过去三十年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无法反驳的结论:缜密的思考需要了解事实,不只是因为需要有一些事情去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恰恰和长期记忆中国的事实性知识密不可分。
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来说必不可少
阅读理解依赖于组合文章中的要点,而不是分开理解每一个要点。写作有跳跃性,这是因为作者认为读者有能力填补省略之处,因而跳过了一些理解逻辑关系的必要信息。
作者和演讲者都会如此,否则会无比啰嗦。省略那些内容,取决于他们的文章给谁看。(与好朋友共同经历带来的愉悦之一是有了只有他们才能听得懂的笑话。)
工作记忆的空间大小并不是由字母的多寡来决定,而是由有意义的片段决定。
将环境中分散的信息片段拼在一起的现象叫做合并(组合)。其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秘密是,合并只有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拥有合适的事实性记忆时才起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如果有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就能够更好的理解独到的东西,其部分原因就在于合并。
背景知识使合并变为可能,进而扩大的工作记忆的空间,使得片段间的联系变得容易,最终使理解变得容易。另外,背景知识还使本来模糊的细节变得清晰。
总结一下: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理解其重要作用的四种方式:1. 提供词汇;2. 填补作者留下逻辑空白的能力;3. 相关的要点能够合并,增加工作记忆空间;4. 为模棱两可的句子提供解释。
是不是一个好的阅读者。是四年级掉队现象的原因之一。
背景知识对于认知能力的必要性
背景知识不仅仅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更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看起来在进行逻辑思考,大其实大多数时间还是在进行记忆检索。事实上,人们利用记忆来解决问题的次数被我们预期的多得多。比如实际上最好的棋手之间的差距更多的取决于他们熟悉的棋谱的多寡。
尽管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经验来解决,即使在思考,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还是很大。
在大多数情况下,专家们在思考他们领域相关的问题时也会利用到背景知识。
事实性知识可以增强记忆
对于知识来说,懂得越多学的更多。彼得效应在认知领域也同样适用。
为什么知道越多,学习越容易。对一个方面了解的越多,就越能更好的理解这方面的新知识。同时我们对于有意义的事情记得更牢。(回忆的关键是线索,用于提取记忆。)
那么知识的金矿如何获得?书籍、报纸和杂志。
读课堂的启示
我们必须让孩子学习背景知识。怎样确保他们学到了呢?
1. 灌输哪些知识?对于阅读来说,孩子必须了解作者假定你知道而省略的信息。对于核心课程,学生必须学会反复出现的概念。
2. 知识体系在先,批判性思考在后。
3. 具有浅显知识比没有知识强。
4. 加强阅读:哪怕是读闲书。
5. 偶然获得知识:
学习事实性知识可以是随时随地的,有时候并不需要记忆,甚至不需要花心思,接触就能学习。
6. 尽早开始:
家庭环境不同;父母使用的语言,是不是孩子好的聆听者,是否带孩子逛博物馆、水族馆、科技馆,书籍是否容易获得,家长是否爱看书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还在在上学前期的知识。
7. 知识要有意义:
知识的目的在于用相关联的事实来解释一个中心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