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从未在简书开过会员的朋友,请点击蓝色链接开会员,成为我季度会员或年度会员有惊喜喔:
云间月皎皎首开会员入口:
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2a64e4f3
购买成功后简信我即可,会有不同程度的惊喜,也可先来信咨询。
《六个说谎的大学生》之三
《六个说谎的大学生》这篇日本畅销悬疑小说,在叙述视角和小说主题的展现上有什么关联呢?
这六个大学生的入职考核故事,开篇第一章是以波多野祥吾的视角来写的。虽然后面的章节也转换了其他人物视角来叙述,然而我认为,最重要、最精彩的视角无疑是波多野的视角。
文章一开头就以一个独句段来快速切入主题:最终考核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
这篇小说是以入职考核为核心危机来考验人性的各种复杂本质的作品。作者毫无赘述,直接把六个主要人物放进“最终入职考核”这一竞争的情景危机中。于是在第一章,六个大学生在入职考核的最后一轮,就以讨论小组成员出场的形式,把六个形神各异的角色统统展示在读者眼前。不得不说,简洁、入题快是小说给读者最好的第一印象。
为什么第一章要以波多野祥吾的视角来叙述?通篇读完以后我思考有三个原因:第一是黑手设计陷阱的伪装需要。波多野和嶌的恋情是幕后黑手设计陷阱、寻找背锅人,从而达到伪装自己的重要保护伞。在前面入职筛选的第二轮考核中,波多野祥吾已经认识嶌小姐,并互有好感,为最后一轮的入职考核中两人再次相遇,并滋生暗恋情愫提供了合理的铺垫,以免显得波多野爱上嶌太过突兀。感情戏以及考核竞争中人物心理变化的叙述,都适合以第一人称来进行,才更好地刻画波多野这个关键人物的形象。这样就为后文波多野替幕后黑手背锅的动机,做出了合理的逻辑设计。
第二是跌宕的故事情节需要。故事情节在波多野身上是一波三折、反转最多的一个人物,他就是整篇小说的主角,从他的视角来叙述,这篇以入职竞争为背景的小说,才能像万花筒一样,既能够充分地展现了社会的黑暗、毕业生的幼稚无助、人性的丑恶冷漠之外,又能在波多野几番辗转反侧的煎熬痛苦之后,让读者看到在夹缝中挣扎的人性也能给人温情和勇毅的希望,不至于太过晦暗。在六个毕业生当年入职考核的秘密完全解开之后,这种收放自如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读者跟着一步步揭密的采访,一忽儿觉得太失望,一忽儿又觉得有希望,但最终还是对人性的希望多过失望,温暖多过冷漠。
第三是悬疑和反差的需要。波多野祥吾是一个三观比较端正的人,是六人中是最不可能撒谎的人。从第一章作者对人物的塑造来看波多野有正义感、情窦初开、善良隐忍、从不犯大恶,怎么都不可能是入职考核中玩弄诡计的卑鄙小人。但是在作者的妙笔下,随着一个又一个信封的开启,眼睁睁地让小组成员“不容置疑”地判了最有希望入职的波多野祥吾的罪。于是他只有背着黑锅,在六个小组成员的多轮投票中,因品行卑劣而败下阵来,最终痛失斯彼拉公司的高薪岗位就职机会。这样的人品反差造成了一种认知冲击力,一种前后迥异的强烈对比,给读者带来震撼的阅读体验。
然而这还不算完,在最终的所有采访结束,揭开秘密之后,在波多野已经去世了,在嶌对波多野的暗恋充满感激、愧疚、遗憾等各种难以尽述的美好感情时,在小说最后的结尾,再次出现一个令人意外的反转:嶌发现波多野还在储物柜中藏着一封没有发出的检举信:检举嶌,试图破坏嶌入职斯彼拉公司的就职机会。
读到这里,让人感慨万千,在激烈的竞争危机下,哪里有什么至纯至善的人性,利己主义无处不在,只不过有人任其泛滥,而有人将之束于樊笼而已。但也已经真实得令人足以感动了,最终还是肯定,波多野祥吾是一个战胜了自己内心阴暗面的坚毅勇士——因为他最终还是拴住了内心蠢蠢欲动的恶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