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就好像闻到了故乡米粉的味道。
真让人怀恋啊,那圆圆的、白白的米粉,浇上牛肉或者排骨的“浇头”,这味道在这样的地方实在让人渴望不已!但这味道却似像是从异空间飘来,在现实里这样的地方根本就找不到它实在存在的痕迹。
我也曾试图在周边找过这味道的来源,努力找了几遍,并进各家店尝过味道之后,却并没有发现实际的店铺能有真正有这样味道的吃食。经历了几番“索味”之后,我也干脆放弃了寻找。若闻到就只在空气里感受这无端端飘来的享受,这样也挺好。

故乡的米粉怎么就出名的,其实我并不太知道,大概是那个出名的主持人经常念叨的原因,但我却是在它还未出名之时就喜欢吃了的。
说起来这个东西在老家农村并不太能经常吃到,老家里的吃食一般都是靠自给的粮食,早上也是吃米饭的。这米粉却是要靠有别人每天拖了新鲜做好的买来才有的。那时候我若要吃,一般是要去到城里或者到住在挨近城里的伯父家才吃得上的。
记得有一次放假去伯父家玩,有天早上在他家就是吃粉,我那时还是很小的年纪,但那味道实在太好,我一个人就足足吃了三大碗,而那碗的大小是同大人一样大的,那时大概跟我的头差不多大。
每次从异地回去,下车第一时间便总还是要吃这一碗粉。“浇头”还得必须是牛肉,若觉得不错,还得配一个卤蛋,总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真的回到了故乡。及至离开,若是从市里动身走,我也是一定要再吃一碗才走的,那是要留给自己离开去到别处最后的留恋,也是一种出发别离的仪式感。
今年因为环境的原因,差点以为在出来之前便吃不上这碗粉了。那时各个店铺得令都只能关着门,结果在走的那几天情况有好转,在车站旁边竟然看到有几家店子开着了,意外又意外的惊喜,在一些安排妥当后,临行之前我便去其中一个店子里吃了一碗,还是那样的味道,还是那样的感觉,也算是今年成行前的最后一次圆满。

等离开了故乡,到了工作的城市,只没多久我便又开始想那一口味道了。
以前在这座城市里,我也遇到过几家叫着故乡名字的粉店,我见到自然是开心且不会放过的,那自然要尝一尝。但尝过几次之后却都有些失望,那店名虽然还是叫着我故乡的名字,那粉也有老板说是从我故乡直接运过来的,但是那味道却怎么也没有故乡的那般了。我知道一个城市是有它的同化能力的,大概这味道便是被这座城市给同化了,这不禁让人觉得有些忧伤。
不过今年有幸,却新认识了一个故乡的姑娘,她隔我不远,在隔壁临近的城市,同她聊起故乡的粉时,却听她说起她住的地方门口就有一家粉店,就是我们那里的人开的,味道也很好。这在这样不堪的日子里是个难得的好消息,我不禁又振奋了起来。
没多久,我心里便盘旋着怎样也得再去尝一尝这说得很像是屋里味道的粉了。后面便找了个休息日,开了一百多公里的车,又扰了她一个睡懒觉的清晨,便在那里吃了一碗。
一尝味道的确是像的,虽没能完全一样,但也算是在这异地的最大的满足了。这家老板据说在这里开了十多年了,中间虽然因为铺租及其他的原因换了好几个地方,但他一直也都还是经营着这个行当,也能算是个“老字号”了,大概便是这个原因,使它的味道基本还能保留着原始故乡的味道。真是幸哉!

但这样的粉店,我却只有机会吃一次,我在那之后没多久,便到了现在这个地方来。
现在所处的这座城市,在味道上我自己觉得是没有太多能让我留下太多记忆的。一色的中西结合的餐厅,多的便是粤式烧腊,偶尔有专门做粉的店子,但那味道却又是很不对胃口,有点像是去到了西方改良后的版本,淡而无味。
但走在那路上,我不知怎么就闻到了那样熟悉的味道了,那样让人怀恋,那样让人情不自禁。让我不断走着的匆匆脚步,都忍不住放慢了下来,若味觉无法享受,那就让嗅觉慢慢享受好了,这也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