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电视剧《甄嬛传》第35集19’00---26’19
摘要:甄嬛为化解敦亲王殴打言官之事献了什么计?
1、前情介绍,敦亲王劳军归来,戎装上朝且姗姗来迟,遭御史张霖弹劾。散朝后敦亲王拦住张霖,将其打晕,言官因此群情激昂,敦亲王却死不认错。皇帝不宜强硬地处置有功的敦亲王,但若处理不好此事,又会影响文武大臣的关系,甚至危及朝廷。皇帝待在养心殿一整天都没出来,想必是苦无良策。甄嬛得知后,想好计策,便来到养心殿见皇帝。皇帝虽然苦恼,但很稳得起,亲热地牵着甄嬛的手走向偏殿,边走边问:“这几日宫里发生的事,你都听说了吧?”甄嬛回答:“是,此时闹得沸沸扬扬,臣妾虽居后宫,但也略知一二。”皇帝问甄嬛是否知道敦亲王打人之事,皇帝这样问没什么不妥,但甄嬛如何回答就很重要了。如果甄嬛答得不妥,会让皇帝觉得甄嬛过于热心朝政,这可是皇帝很忌讳的。甄嬛当然不会犯忌,她答得很好:此事闹得人尽皆知,我自然也听说了,并非我有心探听而得知。如此,便可以避免皇帝的猜疑,没办法,伴君如伴虎,甄嬛必须谨言慎行!
2、他们来到偏殿就座,甄嬛笑语盈盈,温柔体贴地奉上悉心炖好的东阿阿胶,给皇帝补气宁神。皇帝神情并不轻松,也没心思用补品,说:“敦亲王殴打言官一事,你已经知晓了,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是否该依律秉公处理责罚敦亲王?”皇帝这话有两层意思:第一,询问甄嬛对敦亲王打人的处理原则;第二、该不该秉公责罚敦亲王,皇帝很犹豫,似乎没有良策。甄嬛胸有成竹地回答:“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当然要依律秉公处理,但不是责罚敦亲王。”这是甄嬛处理此事的总原则:作为皇帝,秉公处理是必须的,但不要责罚敦亲王。皇帝说:“朕以为你会主张责罚敦亲王的,你且说来听听。”甄嬛的意见有些出乎皇帝的意料。甄嬛微笑道:“皇上不怪臣妾妄议政事吗?”她把丑话说到前头,是要避后宫干政之嫌,真是滴水不漏,也是必须的。皇帝说:“无妨。朕就当是听闲话,绝不怪罪。”得到皇帝的允准,甄嬛这才娓娓道来:“臣妾以为,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抚人心,化解敦亲王与朝臣的矛盾,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且无论哪一方伤了,归根究底伤的都是大清的根本。敦亲王劳军归来颇得注目,若此时处罚敦亲王,恐怕会引起朝中武将的不满,其实皇上大可不必用处罚敦亲王来平息此事。文臣群情激昂,不过是想要一个说法,皇上给他们一个说法就是了。”甄嬛分别从皇帝、敦亲王代表的武将和文臣这三方的立场来分析各方的利益和需求,综合满足其需求,权衡利弊得失,得出一个平息此事的建议:文臣讲理,不比武将爱动武,只要给个说法就行。甄嬛这段话极具战略高度,对各方的需求也是洞若观火,真是睿智!皇帝一直默默听着,至此点头表示赞同。
3、甄嬛见皇帝认可,最后总结道:“最好的便是让敦亲王登门致歉。”这是将建议落实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皇帝问:“让敦亲王登门致歉?”甄嬛轻巧地“嗯”了一声,皇帝说:“他那么心高气傲的,简直还不如杀了他。”皇帝认为行不通,甄嬛却不以为然,娇俏地说:“那也未必了。王爷征战沙场为国杀敌,也算是个英雄。”甄嬛盯着皇帝问:“那英雄最难过哪关?”言下之意,用美人计可使敦亲王登门致歉,这是甄嬛早就想好的对策。甄嬛说得又俏皮又风雅,皇帝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受到了她的启发,这样聪慧可爱、充满情趣的女子,皇帝能不宠爱有加吗?
皇帝受到了甄嬛的启发,他是否明白了甄嬛的意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