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16日】天气预报有飓风。风没来,阵雨却来了。雨时不时地下着,沙沙洒洒,一阵接着一阵,周而复始,直至中午,始歇。
午后转晴。我拿上雨伞,出去走走。走过龙英街,沿着建设路往西,折向西边街,进入古榕森森而立的一个小广场,坐在石上静静的遐想。
俄倾,有十几个穿着黑色紧身衣的少女,一个个身材高挑,稚嫩活泼,一脸的甜笑,从东侧的一座楼宇走出来,在小广场上款款而行,出了西门,才分散开去,各走各路。
我抬头一望,见那座楼宇第4层的阳台外墙上,挂有一块“音乐舞蹈培训班”的牌子,十分醒目。
小广场的南侧,有一戏台,布幕垂于两侧圆柱。台上的躺椅上,有一老汉,守着那些五颜六色的道具和锣鼓笙箫。
此刻的戏台和戏场,都过于冷清。待到夜幕降临,鼓乐喧天,或许就有些热闹了。
此地自有其习俗。每逢诞期、社日前后,那些上了年纪的街坊,总会挨家挨户筹钱做社、演戏,请雷剧团来演出,谁都可以来观看。
往昔娱乐少,很是热闹,戏场周边都有做生意的。如今家家户户有了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娱乐的方式方法多多,戏场相对冷清了。就是鲁迅先生当年所期待观看的那种社戏,在这个社会进步,突飞猛进的时代,那种期待观看社戏的人,恐怕也少了。
走向西门,我以为这一片仍是原先的菜地,不料举目一望,全成了宅基地,建起了一栋栋住宅楼,低者三五层,高者十层八层。而且规划得整整有条,楼房与楼房之间的通道,都铺成了水泥路,中间为两车道。两侧的人行道隔三差五种上了风景树,可与城内的街道相媲美。
从这一片住宅新区走出去,便是西溪桥头了。往昔,这条路自湛江直通广西南宁、钦州、北海,来往的车辆特别多。自从渝湛高速通车后,这条公路来往的车辆相对少了。
西溪桥西侧是一个长长的斜坡,以往出过不少交通事故。1990年左右,安徽省阜阳一家建筑公司一行数人自驾车去北海参观考察,联系施工业务,回程中就是在这个斜坡出了交通事故的。
他们身在异乡,三无识一,竟然聪明到识找同行,有两位轻伤者找到我们单位,请我们出面帮忙。一听说此事,我们出车出人,将他们送到县人民医院治疗,出面与交警部门协商解决有关问题,我们单位饭堂还负责给他们做饭送到医院,保证他们的生活。
那时候,因为我负责工会的日常工作,自然就成了他们的“联络官”,天天往医院跑,去探望他们,凡能解决的问题都帮他们解决。
他们返安徽阜阳后,曾给我们写过感谢信。我当时曾将此事写进日记。将近30年过去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们中有一个姓潘的副总,是一位工程师。
夜仍下雨。读柯翠芬的《随意小札》。日常生活和联想,她竟写得那么细腻,生动有趣,读过后,还想回头品味一番。
读书,写作,我下的都是笨功夫。以此磨练笔墨,磨练我的耐心。烦恼的事情总是难免的,但我不去想它。能在这纸上书写我的发现,抒写我的思绪,就是我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