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儿是她的小名,现如今都快七十岁了,年轻人知道她小名的很少,少有的几个知道的也是从父辈们聊天中听来的。
名字承载着父母对儿女的期望,小名也不例外。小改儿是个60后,出生时家里的穷困是有了名的,远了不说,就近说,方圆十里人尽皆知。贫穷的年代,穷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大家都也不富。可小改儿家却是格外得穷,因为她有个多病的娘,有两个姐姐,大姐本是可以家里家外帮个忙,大了还能去生产队上挣点公分,可是有一点智障。
小改儿的出生给家里没带来多少欢乐,家里又多了个饭碗罢了,而且又是个女娃,重男轻女在那个年代也是稀松平常,父母的失望显而易见。识文断字的爹给她起了个俗气又应景的小名叫着:小改儿。后边多了个儿化音,多少能听着父母辛酸里夹杂着的喜爱。这名不稀奇,有叫的,只不过只有硬邦邦的一个字:改。
瘦弱的小改儿啊,家里人都指望着日子能有改变,父母也还盼着能家里添个男娃,也省得抬不起头来,日子过得没底气。
屋漏偏逢连夜雨,缺吃少穿、缺医少药,小改儿的娘没撑过贫病交加,撇下三个女儿去了。三个娃儿一下成了没娘的孩子,这可如何是好。小改儿的爷爷张罗着从邻村给她们姐妹三个寻了个后娘来,小改儿爹不愿意,但父命难为,只好娶进来有哮喘病,而且还带着个精神病妹妹的媳妇来了。但小改儿后娘有一样,人善良老实,没什么脾气,从不打骂姐妹三个,后娘当的得无人说出个不字。
日子依旧艰难地过着,到小改儿五六岁的时候,有人牵线把小改儿送走,五里路外的东山坡有家没孩子的人家,把小改儿领走了,手里拿着个熟鸡蛋。俩姐姐不愿意,不舍得把亲妹妹送给人家,而且这样的事以经验看,虽然离得不是很远,见到会很难。这都是事前的约定,既然送出去了就不能随便见面,其实就是不见面。
小改儿到别人家里去了,生活得怎样,听说比以前好多了,那家养父母对她挺好的。因为收养了小改儿,生孩子的事放下了,反而过了没两年就生了孩子,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更不会让小改儿跟原来的家人有什么联系。这心情也能理解,小改儿的亲爹想她来就会说:这小孩有福,人家比咱家强,去享福了。小改儿的俩姐姐却常常想她,可是小改儿太小了,只听养母说是她小时候病了,家里穷看不起病,胳膊肿得老高,快不行了送给了养母家。模模糊糊的记忆让小改儿对养母的话将信将疑,但养母一家对她好是没得说。
后来小改儿的二姐大了,找机会见到了小改儿,姐妹相见泪眼婆娑,这时候小改儿也结婚了,嫁到离亲爹家更近的村庄,小改儿二姐才有机会见着她。
事情都过去了,小改儿纵有多少怨言,但亲情难以割舍,在她二姐的劝说下,她有点想去看看亲爹,可心里的坎儿真难迈啊。就带着礼物先看望了她的亲婶子,诉说对家和家人的思念与对她亲爹的怨。是啊,都五六岁了,又不是养不活。任凭怎么说,小改儿也接受不了把她送出去这件事儿。
小改儿不知在多少个睡不着觉的夜里想这些事,还好养母一家一直对她非常好,俩弟弟对她和孩子很是照顾,两家常来常往。小改儿也经常去婶子家,但几百米距离外的亲爹家任她怎么努力还是难以走近。没几年后娘也去世了,小改儿还是踯躅不前,又过了几年时间,小改儿终于走进了亲爹家的门。
那是因为亲爹病了,病得不轻,二姐喊上她去看爹,多年不见,亲爹哭了,小改儿以为自己怎么也掉不下一滴眼泪来,因为早已泪干,但迈进家门的那一刻,已是泪水涟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