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滇说茶1001夜,简单泡新茶。
大滇将推出一系列关于茶的视频,由小将们原创。作为所有视频的出发点,就是简单泡新茶。欢迎大家关注。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这是一种论点。全天下找水,全天下找不同的茶器来试验,面对全国各地的茶友来说,不太现实。所以,大滇只提供基本的冲泡方法,仅供参考。常见的新茶,普通的茶器,一般的用水,基本的冲泡。泡出基本的滋味。这是大滇一系列视屏的出发点。
一、备茶
对于生茶,在尽可能保持条索完整的前提下撬茶。尽可能解散,不要整块投入盖碗。我们看见有些茶友用手掰一块,直接投入盖碗,这使得后期出汤非常不可控制。前面出汤可能会较慢,茶汤淡,中间某几泡突然很浓。原因在于茶饼中间部分没有分解散开,直到几泡后松散。
备茶,自然要解决投茶量的问题。100克盖碗,以6克为标准,根据盖碗容量和个人口感稍做调整。这个是大滇系列视频的标准。
二、洗茶
普通的随手泡煮开水后,静置一分钟,然后进行洗茶。静置主要是为了调节水温,让细微的水垢沉下去。针对新茶,尤其是春茶,过高的水温,会导致涩感明显。若说控制在多少度,随时用温度计去测量,显然不可行。所以,水烧沸后,在心里默念,从1数到60,即可。我们建立了这样的标准后,由此来评论某一款茶,才有一个共同的基础。
1 洗茶的手法
定点高吊。用定点高吊的方式来洗茶,目的在于控制水温,让水温降低的情况下,又尽可能翻动茶叶。高吊,水柱在空气中的行程增加,冲击力使得盖碗中的茶叶翻腾,灰尘杂质泛起,茶叶也能充分接触水,完成了洗茶的基本目的。完成注水后,立刻沥净茶汤。再次重复这个过程,即洗茶两遍。
三、关键的第一泡
1 降低出水高度
洗茶的时候,我们说是定点高冲。这个高点,建议是4-6厘米。第一泡,需要把出水点降低到3-4厘米。这一点,考虑的仍然是水温。毕竟是正式泡茶了,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采用定点低吊冲泡。
2 冲泡时间
注水时间大约在10秒内完成,然后,加盖,10秒出汤。有些茶友喜欢加大投茶量,比如110cc盖碗投茶10-15克,对于冲泡技巧的要求就很高了,必须在5秒内完成出汤。我们选择比较中庸的方式来做。在这个过程中,请注意保持随手泡里的水温稳定,将其设置于保温状态。
四、第2-5泡
在前面5泡里,主要目的都是防止苦涩过度。我们经常说,一个茶耐泡或者不耐泡;其实,这跟泡茶的方式有关系。如果前5泡浸出物较少,后面必然耐泡。前5泡,我们一直在强调水温,降低水温。降低水温的方法就是,定点,慢速注水,快速出汤。出汤后,盖碗的盖子揭开。理解原理之后,前面5泡的手法基本都一致。
五、第6-10泡
一般的茶,泡15泡绝无问题。当然,如果你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一个方针,决定要泡20泡,那也是可以通过水温来调节的。我们基本上以15泡来判别,前段,中段,尾段。中段里,就是一个适中的问题,适当的温度,适当的浸泡时间。这好像是一个很虚的问题。何为适当?如果你每一泡都把随手泡的水烧开,快速注水,浸泡30秒,这就是不适当了。通过对水温和浸泡时间的掌控,尽量维持茶汤的浓度跟前5泡相当,是这个阶段的目标。所以,可能需要对随手泡里的水重新加热,或者另外煮新水。
六、第11-15泡
到了尾段,很容易出现水味,怎么办?不要一定想着我要冲泡到第15泡。一旦发现有出现水味的迹象,立刻采取行动,刺激茶叶内含物的溶解;显然,这个时候的策略就是高水温了。水烧到滚烫,低点急速注水,增加浸泡时间。如果这样做还感觉水味出,那么就可以结束了。这里,15泡只是虚数,也许,持续到20-30泡也是可能的。
大体上,茶的冲泡过程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水温的控制过程;次要因素是茶叶在盖碗中的运动。初期是低温,中段是中温或者高温,尾段是高温。茶叶在盖碗中的运动,前段尽量静止,而后段,尽量让茶叶翻滚。浸泡时间,前面短,后面长,是一个渐进延长的过程。水温、茶叶的运动、浸泡时间,是泡茶过程中的主控因素,属于实质。而注水的方法,出汤速度等是手段。理解实质,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你手型美观与否、身段如何,参加茶艺表演会有用,实际中并不重要。现实操作中,我们无需把茶艺中的装饰成份看得太重。
这些手段背后的实质,都是水温的控制,以及茶叶的运动。比如定点高吊注水,实际上导致了整个盖碗水温的降低。水从固定点向四周分散,需要时间,时间会降低水温。固定点,使得大部分茶叶保持静止,没有翻动,茶汤浸出物较少,茶汤不至于变得浑浊。翻动茶叶,让茶叶充分浸泡,等同于延长浸泡时间,浓度增加。绕一圈注水,注入的平均水温较高,茶叶的翻动也大,显然适用于泡茶的中后段,需要加强刺激,茶的浸出物才充足。具体用什么样的方式,大家参考泡茶三要素的影响即可。或者控制水温,或者控制茶叶的运动,或者控制浸泡时间。控制三要素是泡茶的基本点,如果再辅以其他,比如好水、好器,自然更佳。茶叶的品质是第一位的,茶艺只是把它正确表现出来。再好的水,再好的器具,再好的手法,对一泡烂茶,都没有办法。昨天喝的一泡锁喉茶就是例子,嗓子一直有冒烟的感觉。传说中,对1992年的下关茶,解决方案是——雪糕。
以上,就是冲泡新茶的一些道理。今天的题目是简单泡新茶,再回到话题之初的一个术语,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水和器的重要性毋庸讳言,但前提依然是明白泡茶的原理。有好水好器,如果连基本泡茶的道理都不明白,那只能说是明珠投暗了。对于水,不同的水适用的茶也不同。基本上,略偏碱性的水会稍好,但不推荐酸性或者碱性较强。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到此结束。谢谢。Ov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