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基本大多数基层的员工都毫无光彩可言,不管你此前的学历有多高,20几岁的年轻人都必须从头再来。
我们经常会面临一种情况,就是面试的时候HR跟我们说的好好的,结果到了公司就会发现很多事情跟之前承诺的不一样。那么怎么办呢?很多年轻人比较冲动,觉得事实跟自己想象的有差距,就开始想着跳槽或者消极对待。但是如果继续待在自己不满意的公司又会觉得无比煎熬。
但如果你不再牢骚满腹,而把这当成是一个从头学习的机会,那你就会快乐很多,时刻牢记什么才是对你最重要的技能,利用眼前的机会掌握它们。
要让公司为你打工,而不是让公司一直压榨你现有的价值。
一、设定自己的工作目标
为眼前的工作设定一些具体、合理、可实现的目标,进而帮助你实现长远的职业策略。
哈里 钱伯斯曾写过这样一本书叫《获取提升推进事业的有效策略》,书中提到你可以通过设定目标来明确自己对某份工作的期待,你的目标必须能够激励自己,所以这些目标一定不要过于宏大,他们只要能够不断推动你前进就可以了。
在设立目标时,你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你想做什么?
为什么想做这个?
他会对你的个人成长起到什么作用?
你准备什么时候做?
你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成功了?
你如何衡量自己的成功
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你所设定的目标也会不同,但所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应该努力掌握一些可转换的技能,比如公共演讲、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做预算等,这些技能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一定要善用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学会利用公司的资源来帮助你掌握这些技能。
每3到6个月评估一下自己的目标进展。《多伦多星报》专栏作家马克 斯瓦特建议职场新人定期梳理自己的工作,看看哪些做法可取哪些做法不可取。
在梳理过程中,你可以问问自己:
我现在的目标仍然可行吗?
是否出现了任何新的目标?
我的目标优先顺序是否需要调整?
新的优先顺序是否会改变我的工作重点?
我每天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利于我实现目标?
我是否偏离了预定的轨道?
最后,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心态,看看自己收获了多少,不要只关心还有多少目标没有实现。
二、把办公室当成训练场
这是日本韬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里写道:工作是一种修行。
他说:"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
只要有机会就尽可能多的为公司提供服务,但如果你的能力和经验都有限,不妨先从小事做起,一定要把每一位同事都当成自己最重要的客户,确保做每一件事都有始有终。
如果实在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你可以请教别人。记住,你所做的这一切都在表明你完全有能力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三、千万别做无名英雄
我有个很工作很勤奋的同事,每天在办公室里忙个昏天地暗,每次有人来跟他聊天,他都因为工作太忙而匆匆应付几句,他并没有到处宣扬自己做了多少工作,因为他觉得事情都明摆着,直到有一天上司辞职了,部门经理把职位给了一个干活还没有他一半多的女孩子,他鼓起勇气询问原因,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大老板根本不知道他做了什么,老板只知道他每天在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完全没有融入团队。
单单是埋头苦干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要人们注意到你,你就一定要学会让他们看到你所做的事情,关键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而是别人感觉你做了多少。
该怎么表现自己才不会被看成出风头呢?关键是要有热情。如果你在描述一件事情时重点强调自己的热情,别人就会感觉你只是比较兴奋罢了。一个兴奋的人会让人觉得很真诚,别人很难去对一个兴奋的人挑三拣四。
四、一定要学会的冒险课
职场新人应该学会谨慎的冒险,因为一旦成功,你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收获更大的成功,而且会体会到一种巨大的满足感。盖尔西斯在其大作《探路者》一书中建议真正有抱负的年轻人应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敢于承担风险。
哈里 钱伯斯认为,所谓冒险,就是要敢于在适当的时候直面问题采取办法,并对最终的结果切实承担起责任。当你还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时,一个小决定似乎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而且你还要小心别得罪了某位同事。比如,如果你的上司正在处理其他同事的投诉,这时你最好躲得远远的。
每个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都会遇到各种压力,尤其是当风险出现,你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时,更是如此。世界级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 艾利斯认为,要想克服对风险的恐惧感,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而不是需要一个成功的结果。”
一定要记住:你应对危机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你的品性。
日本实业家铃木正三说:"工作坊就是道场。"基于对禅宗智慧的深刻体会,他希望人们能够吸取禅宗的智慧,把劳动看作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需求,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心性,借助劳动来证悟自身的价值,并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