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佛、儒、道专题读书
王阳明心学:什么是格物,如何做?

王阳明心学:什么是格物,如何做?

作者: 名著阅读陈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23:43 被阅读8次

    在阳明心学看来,什么叫格物呢?一句话解释:在心上为善去恶。

    要理解这一点,必须把“格物”分开来解释。

    一、名词解释:格和物

    “格”,就是正的意思,动词。

    举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在铜镜面前,你可以扶正帽子和衣服。帽子和衣服歪了,所以才要扶正,所以“正”就是通过扶的动作,让不正的变成正的。

    什么叫“物”?百度一下,你可以看到:物本意指万物,引申指具体的物品。

    这是我们所有人理解的“物”,像桌子、汽车、房屋、手机等具体可见的东西,但阳明心学里的“物”不是这个意思。

    王阳明在他的纲领性著作《大学问》中解释得简明扼要: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我翻译一下:物,就是事,所有意念的发动必定因某件事而起,意念所在的那件事,就叫做物。

    举例,你的意念在恋爱,恋爱就是物;你的意念在读书,读书就是物;在写作,写作就是物。在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就是一物。

    你的意念在哪里,哪里就是物,或者说,你想着什么,什么就是物。

    它跟我们常识中认为的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具体看得见的东西,而且必须有你主观的参与。

    现在,合起来解释一遍,你就会明白。“格”,就是让某个东西由不正归于正,动词,谓语。“物”,意念所在就是物,名词,宾语。

    格物就是当你的意念有不正时,把不正的意念扶正,就好像扶正帽子、领带或者衣服。

    我解释得清楚吗?

    不正的意念,简单地说就是恶念、私欲,按照《论语》的说法,分为两类:一类叫过了,一类叫不及。

    你爱一个人过了头,就变成束缚,爱太少了,就是冷漠不关心。你对某个人羡慕太多,就会变成嫉妒,再多点,变成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过了头,就变成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过了头,就是好色。所有的恶念私欲都是由此而生。

    二、格物的方法

    1、立志

    王阳明坚持认为,所有的工夫和结果都从立志开始,而且立的志只能是一个:立志格去你念头里一切恶念和私欲,不使留下一丝一毫,达到此心光明的境界,也就是《传习录》所说:

    “盖欲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耳。”

    2、反省

    反省,指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中存在的恶念和私欲。

    比如,最著名的曾子反省:“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里需要注意,重点应该放在你内心的念头正不正上,而不是事情上。正的、善的保留,不正的、恶的去掉,这就是最开头我说的在心上为善去恶。

    3、读圣贤书

    读圣贤书(原著)有两个作用,一是直接从圣贤那里获得真谛,而不是二手。二是将自己的得失与圣贤进行印证,与圣贤进行直接对话,而不要找到某位“大师”。

    以上就是关于阳明心学中“格物”的解释和做法,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希望把阳明心学的干货介绍给你,最终还是希望你去读《传习录》原著。毕竟,我也是二手。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和分享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心学:什么是格物,如何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ff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