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一阵子,有个周末,我窝在宿舍里看了一上午的书。到了中午,舍友们陆续回来了,他们哼哧哼哧脱掉上衣,挨个儿往床上一倒,顺势掏出手机嘟嗒起来。
我合上书,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满足地呻吟——一早上没碰手机,感觉格外的充实。我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为梦想而努力感觉真好啊!”然后老大就从上铺翻过身来,含着没嚼完的半口苹果含含糊糊地讥笑着说:“你不就看个小——说吗,怎么就梦——想了”
我扒拉扒拉后脑勺的头发,尬笑了两声出门吃饭了。
2
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半了,这样的事情也都见怪不怪了。
还记得当时我报志愿的时候,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想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干我喜欢做的事情了。我想,在那里我一定会碰到许多和我一样为文字而痴狂的人。
做文学是梦想没错,可是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是个幻想。
我清楚的记得,大学的第一堂专业课是现代汉语,老师问我们,有谁是真正因为喜欢文学而报考的这个专业——稀稀拉拉举起了几只手——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家长觉得师范的中文系比较万金油罢了。高三的时候,我一直在看《花田半亩》,梁晓声先生在序言里写道文学院是没有一点文学热情的文学院。现在看来是一点没有言过其实。
我报了学校的文学社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忙着挣德育分,忙着认识新朋友,忙着撩妹子,就是没时间坐下来看看书写写字。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发现我丢掉了限时写作800字的能力。
3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表现了周敦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在初二的时候,我为自己能够读懂这样的古文而沾沾自喜,可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节操大多只是说出来给人看的。相反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很容易被环境所影响,这才是现实。
谈未来是不屑的,谈梦想是可耻的,谈人生是老土的,只有兼职赚钱才是正道,只有嘟嗒手机才是正事。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活着,在半夜托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狗一样趴在被窝里,焦虑而又烦躁,久久不能入眠,然后猛地起身,长叹一声——我曾经也有过梦想。天将破晓,才昏昏睡去,待到日上三竿,摇头晃脑的起床,接着碌碌无为的活着,接着焦虑,接着失眠……
4
失眠了大半年,才明白焦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它说明你对现状感到不满。还好,我尚未活成麻木不仁的样子。
上一次刚放寒假,我妈带我去山区的一所中学当了一周助教。
北方的冬天本来就很冷,山上更甚,而且没有暖气。每天晚上10点下晚自习,然后脱掉衣服哆哆嗦嗦的钻进被窝,身子蜷得像只猫,牙齿不住的打颤,根本没有伸出手刷手机的欲望,只想浑浑的睡死过去。早上六点一到,军号就吹响了,睡梦中我以为我又回到了高中的时候,条件反射腾地坐起来穿衣服,生怕迟到了挨打。
我恢复了晨跑,恢复了晨读,每天晚上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一笔一划抄地着诗歌,龙飞凤舞地写着日记。自此以后,我再没有失眠过。
5
并不是说,要你也去山区支教。解脱的原因在于,我通过体验不同于平日的生活,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使之成为习惯。既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为什么不换个环境把那个安于现状碌碌无为的自己拉回来?
公元九世纪香料才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在此之前,欧洲人吃饭是没有香料的。你要体验过香料美味的欧洲人再回到过去吃饭没有香料的日子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那尝起来简直就像狗屎。同样的,呼吸了凌晨六点钟的空气,目睹了清晨七点钟的初阳,享受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清爽,拥有了八个小时充足的睡眠,你还想回到过去浑浑噩噩的生活里去吗?——不,那简直就是狗屎!
6
所以说,朋友,别再懊恼了。堕落也好,沉沦也好,都是人之常情。追悔莫及从来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重新开始。换个环境,换一种生活方式,遇见那个曾经或是将来优秀的自己。
哦,对了。如果下次又有人问我,看小说怎么就是梦想了,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对!看小说就是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