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宁波)人。与张可久、曹明善等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散曲现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
红绣鞋 春情
暗朱箔雨寒风峭,
试罗衣玉减香销。
落花时节怨良宵。
银台灯影淡,
绣枕泪痕交。
团圆春梦少。
【注】朱箔:红色的竹帘子;峭:尖厉、严厉;玉减:莹洁润泽的身体消瘦了。

春暖花开的时候,也正是离人相思的时候,春天所引发的春情,更萦绕离人,无法消除。这支小令通过一系列具有特征的事件,尤其是那风雨交加的暮春夜晚的尽情渲染,把离人的相念,写得活灵活现,悱恻缠绵。
金字经 秋宵宴坐
秋夜凉如水,
天河白似银。
风露清清湿簟纹。
论,
半生名利奔。
窥吟鬓,
江清月近人。
【注】秋夜凉如水:化用唐代杜牧《秋夕》"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意;簟:竹席;吟鬓:诗人的鬓发;江清月近人:引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在秋夜宴席中所写的小令。头二句描绘秋夜美景,以工整的对句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境界。"风露"句,写露水浸湿了竹席,点出夜已很深。面对秋夜清凉寂静的环境氛围,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论,半生名利奔"是小令的主旨所在,它包含着作者对前半生追求功名的自嘲、为名利辛苦奔波的感叹。末尾"江清月近人"句,活用孟浩然《宿建德江》诗原句,神奇工巧,如同己出,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摆脱名利束缚后恬淡惬意的心情。
上小楼 隐居
荆棘满途,
蓬莱闲住。
诸葛茅庐,
陶令松菊,
张翰莼鲈。
不顺俗,
不妄图,
清高风度。
任年年落花飞絮。
【注】蓬莱:蓬蒿草莱,指隐居之处;诸葛:诸葛亮;陶令:陶渊明;药鲈:莼菜和鲈鱼。

只"荆棘满途"四字,便括尽世路之艰险,选择隐居也就不足为怪了。三国时诸葛亮曾隐居南阳茅庐;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晋张翰在外做官,见秋风起,思念故乡荪菜、莼羹、鲈鱼鱼会,遂辞官归吴。此处以三位历史名人之归隐自譬,其清高绝俗之态跃然纸上。既已归隐,时间就不再有什么意义,任四季更迭,都与他无关,真是自由自在到了极致。这正与首句所隐含的人生不自由形成了强烈对比。隐居生活的美妙端在于此。
普天乐 花园改道院
锦江滨,
红尘外。
王孙去后,
仙子归来。
寒梅不改香,
舞榭今何在?
富贵浮云流光快,
得清闲便是蓬莱。
门迎野客,
茶香石鼎,
鹤守茅斋。
【注】王孙:显贵的公子;仙子:此指隐居者;舞榭:歌舞场所;流光:时光如流,故称流光;蓬莱:指蓬莱仙境。

本来是富贵人家的花园,现在却改做了道院。王孙已去,舞榭不存,这正应了"富贵浮云流光快"之意。昔日的达官贵人、笙箫歌舞代之以今日的野客、茶香和仙鹤,热闹浮华之地一变而为清静场所,可见富贵盛衰之无常。既然如此,还是清闲自在的好,少了富贵之乐,却也免去了衰败之苦。此篇处处采用对比手法,充满哲理意味,读后让人回味不尽。
清江引 积雨
春来那曾晴半日,
人散芳菲地。
苔生翡翠衣,
花滴胭脂泪。
偏嫌锦鸠枝上啼。
【注】锦鸠:即鹑鸪。古有鸠鸣呼雨之说。

春日阴雨霏霏,野外游人不见了。作者怜惜春景,阴雨天仍出游。青苔暗暗滋生着宛如翡翠之衣;花瓣带着雨珠好像滴着胭脂泪,它们是在为无人欣赏而悲哀?
此两句写景准确传神,又应积雨题旨。"锦鸠枝上啼",意味着天又将下雨。"偏嫌'两字显示对积雨的怨意。雨扫了人们的游兴,好端端的春色竟被错过了,多可惜呵!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于春天的热爱之情。
清江引 钱塘怀古
吴山越山山下水,
总是凄凉意。
江流今古愁,
山雨兴亡泪。
沙鸥笑人闲未得。
【注】吴山越山:钱塘江南北两岸古时分属吴、越两国,故习称南岸的山为吴山,北岸的山为越山。

满目清景,本该赏心悦目,却偏偏生出无限伤感来。是呵,悠悠千载,江山未改,朝代屡更,抚古思今,怎能不心潮激荡!泪眼朦胧中只感受浩浩钱塘江奔流的都是千年万年的愁,而山中飘洒的雨丝就是那悲悯兴亡无常的泪水。此时,作者的心情已十分沉重。末句笔锋轻轻一转,写沙鸥笑人,是自嘲,也是自我宽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