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法一工具 围城:智能化给你设置了围城,让我们成为傻子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有时候读了一本书不单单是这本书如何出色,而更多的是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
十大金句:
一、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二、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三、旅行最实验得出一个人的品行;旅行时最劳顿麻烦,叫人本性毕现。
四、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系学生,社会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五、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去,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六、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七、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地面,一世的人都望着、说着。
八、一心想要得到,得到了又不珍惜。一心想要放弃,放弃了又觉可惜。
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十、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大家一提到围城这本书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估计很多人想到的是体制内的公务员和体制外的创业者,这个争论了很久。体制内的公务员羡慕体制外创业者那种自由职业而且还有高收入的梦想,体制外的创业者羡慕体制内公务员的稳定。
我这里不重点谈这个,而是谈谈让我们警醒的大数据是如何在打造新的围城让我们想出出不来呢?
现在人们普遍离不开手机,而在手机上做的最多的两件事多数是看今日头条以及看抖音视频。
现在,“今日头条”和“抖音”以及很多其他APP软件正用非常高明的人工智能技术,给我们打造一所属于我们自己喜欢的围城,又或者说是给我们打造一所属于我们井底之蛙的一口井,只能看到头顶的天空一样。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只要你看过某一方面的内容,以后就会不断收到同一类型的内容,而你不感兴趣的,就不会再出现在你面前。于是,你的视野就永远被局限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形成了一所属于你自己的围城与外界进行割裂。
信息乌托邦
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坦斯在《信息乌托邦》中指出:信息传播中,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
抖音和今日头条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人工智能推荐用到极致的公司。2个产品,在制造围城这一件事上,也是最卓有成效的。
以前我们看报纸或书籍,我们会选择喜欢的看的章节,但是对于其他章节我们也会有涉及,这部分涉及的内容有的是新的事物增长眼见的,有的是新的事件需要关注的,有的是新的生活常识需要注意的,但是现在这种选择的权利已经被智能推荐取缔了,给我们选择设置了围城。
就如同前面我发的《今日简史》一样,人工智能的权威社会会比之前以人为主的权威社会要合理得多,你可能没有和这种权威社会对抗的理由,但这种权威也在给你自身量身定做一做围城。
人类会陷入新的权威,甚至是被机器独裁的社会,将来人类有可能变成提线木偶。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配比和推荐很重要,但是如果缺少人类自主的选择,人类失去了自由,真的有点不敢想象会是什么样子?
如何能让大数据服务于人的同时,自又能有相对高的自由度呢?真的有待我们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