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酷说《老子》(16)▏唯物主义错了,其实我们只能生活在虚拟

作者: 紫侠狼 | 来源:发表于2017-10-23 13:19 被阅读1206次

    题引:

    海德格尔看来: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现在”,我们 一直并且只能生活在“过去”“将来”。

    因为人类的一切外在刺激从感官传递到大脑,再到大脑意识到这些刺激,是需要时间的。

    只要我们一天无法超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就永远不可能与周围的事物活在“同一时间”。

    这就好像是玩一款网络游戏,由于网速受限,画面卡顿。

    我们两秒之前发出的动作指令,游戏中的人物两秒之后才会做出反应。

    所以,本质上我们就相当于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本命,复归于本命就叫常道。)

    ㊣知常曰明。

    (认识了常道就叫做聪明。)

    ㊣不知常妄作凶。

    (不认识常道就会有轻妄举止,引发灾凶。)

    ㊣知常容,容乃公。

    (认识常道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

    ㊣公乃全,全乃天。

    (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以上就是通用的原文与翻译)


    【第一句】

    ㊣致虚极,守静笃。

    1、

    在明朝,道家学派有一本书叫《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一般简称为《性命圭旨》。

    关于书的作者已经无法考察,或许作者本人并不愿意有人打扰自己“致虚守静”的修行,所以故意没有留下名字。

    书里面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妙:

    “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

    先讲第一句:

    致虚极,心中无物为虚。

    2、

    这个观点正好印证了庄子提出的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唯道集虚”。

    当你心中无物,处于“虚”的状态时。

    就好像是一块吸引着“道”的磁铁,“道”会自动聚集而来。

    第二个概念是“虚室生白”。

    当一个房屋空无所有,处于“虚”的状态时。

    就好像是一个孕育着“道”的子宫,自然会分娩出“光明”。

    看来,道家所谓的“虚”,就约等于是佛家的“空”。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问:

    “单凭庄子的八个字就将道家的“虚”和佛家的“空”画上了等号,证明的过程是否有点太轻率了呢?”

    问得好,所以我准备从佛经中直接取证,拿出一个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

    3、

    在佛家的小乘经典《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记载了许多“天魔扰佛”的神话故事。

    由于释迦牟尼成佛以后,魔王波旬依然心有不甘。

    于是使出浑身解数,用尽各种手段,去扰乱佛陀的修行。

    就好像是电视剧里面的代表黑暗势力的反派人物,一直不停地陷害“正义化身”释迦牟尼。

    有一天夜里,佛陀正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禅坐。

    魔王波旬见有机可乘,变身为一条黑色的巨龙。

    佛经的描写十分传神:

    “身如大船,头如大帆;

    眼如铜炉,舌如曳电。”

    变成黑龙干什么呢?

    飞到佛陀的头顶,环着佛陀的周身饶了七圈。

    露出狰狞恐怖的面相,发出疾风雷霆般的鼻息声,想以此来破坏佛陀的禅定心态。

    但是佛陀泰然自若,依然像须弥山一样,安坐不动。

    为了让魔王波旬死心,佛陀当下说了一首偈子,前四句是:

    牟尼心虚寂,犹如空舍宅。

    于中而旋转,佛身亦如是。

    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华严经》所说的:

    “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

    佛陀说自己的“心”就像是空空的房舍,是一片“虚寂”的状态。

    即使飓风袭来或者地震发生,也只能毁坏房屋的墙壁,而无法伤及到房屋里的“空”。

    所以佛陀接着说:

    破裂于虚空,倾覆于大地。

    一切众生类,悉来作恐怖。

    刀矛枪利箭,悉来害佛身。

    如是诸暴害,不能伤一毛。

    因为对于佛陀来说:

    身体是行星,心是恒星。

    身体之于心,就好像地球一直围绕着太阳旋转不停。

    地球永远无法触及到太阳,因为会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融化成空气。

    那么身体的三毒六欲八苦等等一切外来物,自然也永远无法刺激影响到“心”的本性。

    4、

    佛陀说完偈子的时候,魔王波旬一看自讨没趣,于是灰溜溜地夹着尾巴撤离了。

    从这一首偈子可以看出,佛家的“空”毫无疑问就是道家的“虚”。

    致虚极,就相当于是“空虚到极致”的意思。

    那么,“空虚到极致”的状态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这个我们需要从佛经中找答案。

    5、

    释迦牟尼曾经向弟子舍利弗提出了佛法中有名的“十八空义”的概念。

    (没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略过)

    (一)内空、(二)外空;

    (三)内外空、(四)空空;

    (五)大空、(六)第一义空;

    (七)有为空,(八)无为空

    (九)毕竟空,(十)无始空;

    (十一)散空,(十二)性空;

    (十三)自相空,(十四)诸法空;

    (十五)不可得空,(十六)无法空;

    (十七)有法空,(十八)无法有法空。

    ——《大般若经·卷四》

    舍利弗悟性超绝,一听便懂。

    所以佛陀并没有具体地去解释这“十八空义”究竟是空掉了什么。

    但是我们凡夫俗子读起来,简直像是笨驴拉车遇到了盘山路,只好停在这“十八座空山”下,望路兴叹。

    幸好在佛陀(前565~前486)圆寂了大概七百年后,我们总算是等到了龙树菩萨的支援

    因为龙树菩萨写出了一部著名的论藏经典,就是《大智度论》,其中第三十一卷对“十八空”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但是,我却意外地发现十八空里面有一种空,就像是原子弹一样威力无穷,可以毁灭其他的“十七空”。

    没错,它就是第四种空,名字叫:

    空空。

    6、

    什么是空空呢?

    空破一切法,唯有空在;

    空破一切法已,空亦应舍;

    以是故,须是空空。

    龙树菩萨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空就好像是药,药能治病。

    病好之后,药即无用。

    如果继续服药,只会再次生病。

    所以:

    以空舍空,是名空空。

    以空破十七空,故名为空空。

    所谓空空,就是连空的本性也空掉最终空无所空。

    用《清静经》的一句话描述就是: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视其形,形无其形。”

    所以《华严经》说:

    “性空即是佛。”

    宋代的理学家邵康节曰:

    “圣人与太虚同体。”

    没错,“空虚到极致”就是“空空”,就是“性空”,就是“太虚”,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的状态。

    7、

    因而佛陀在世期间,有人问:

    您的大弟子舍利弗为什么是智慧第一呢?

    佛陀回答说:“舍利弗心内如鼓,空空如也。”

    如果让老子来回答的话,就是:

    舍利弗心内如鼓,虚极而已。


    8、

    其次,再讲第二句:

    守静笃念头不起为静。

    笃,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曰:

    “马行顿迟,顿如顿首,以头触地也。”

    就好像一匹马在悠闲的低头吃草,缓缓而行,旁若无人。

    所以,代表笃定。

    静笃就是指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淡定心态。

    由此看来,其实道家所谓“静”,约等于佛家的“禅”。

    9、

    因为“禅”的梵文是:dhyana。

    发音读作“禅”,意译过来就是“静虑”。

    其实“释迦牟尼”“牟尼”两个字同样有寂默(止静烦恼)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菩萨一般要修六种法门,也就是佛家所谓的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智慧。

    其实严格来说,第五度“禅定”的翻译并不十分准确,起码容易使人忽略禅定的动态过程。

    所以后来的玄奘法师(唐三藏)翻译《大般若经》以及《瑜伽师地论》的时候,就将“禅定”改译为“静虑”,意思顿然鲜活如生。

    10、

    就是止:

    意思是集中自己分散了的注意力,好比用凸透镜聚焦太阳光。

    就是观:

    意思是直觉观照,通过意识的凸透镜聚焦,照见自性。

    所以禅定又叫静虑,又叫止观。

    11、

    所谓的静虑,或者说止观,如果用道家《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里的一句话形容就是:

    “外想不入,内想不出;

    莫起一念,万事俱忘。”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禅定,为什么要守静笃呢?

    《圣经·箴言》的答案是:

    “ 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

    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

    心中躁动,是肉体的衰亡。

    可见,耶稣也认为生命应该“守静笃”。

    而儒家的代表人物程颢同样有一句诗是

    “万物静观皆自得。”

    巧合的是,远在阿拉伯的伊斯兰教自古都有“坐静”的传统,并且将“坐静”法定为一种“受叮咛的圣行”。

    坐静就是为了断开世俗,回归内心,使得自己更加接近真主安拉。

    12、

    由此看来,不论古今中外每一种宗教都不谋而合地在追求着“禅静”。

    那么“禅静”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竟然能够迷倒世界上那么多智慧超凡、精神脱俗的教主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妨从一个科学实验说起。

    13、

    上个世纪,日本有两名教授一个叫笠松明,一个叫肥田富雄。

    他们两人为了弄清楚禅定者脑电波的特殊性,曾经研究并记录了45位禅者坐禅30分钟的脑电波变化。

    结果发现,他们在安坐后一两分钟,α脑波就开始出现;

    而且随着禅定的加深,渐渐变强、变慢。

    最热烈的人,还会出现θ脑波。

    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大脑可以产生始四种脑波

    第一种是α波,是清醒放松时的脑波。

    第二种是β波,紧张焦虑时的脑波。

    也就是我们平常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时的脑波。

    第三种是θ波,“半梦半醒”朦胧时的脑波。

    这种波有点像醉酒状态,创造力、灵感突发。

    这是为什么王羲之只有在酒后才能写出千古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原因所在。

    所以佛家称其为“入定态”,科学家们则称其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

    第四种是δ波,深度睡眠时的脑波。

    14、

    现在我们就可以明白了,禅定者的大脑基本上处于α波θ波的状态中,远远优于常人。

    而心理学中的催眠术恰恰就是利用脑波中α波或θ波的特色与功能来达到催眠的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人被催眠后可以焕发出自己的潜能,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被聚焦于一点,可以做到平常无法想象的事情。

    也即是说,禅定很可能就是一种主动催眠的状态。

    那么禅定者脑电波真的如此神奇吗?

    其实美国还有一位科学家奥斯汀(Austin)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的实验对象是中国曹洞宗的僧人

    实验结果表明:

    曹洞禅僧坐禅的时候脑部α波所占据的比重达到了50%。

    而普通人坐禅的时候,脑部α波所占据的比重只有20%。

    值得一提的是,毫无经验的大学生在坐禅时,脑部几乎没有产生α波。

    而且,实验还有一个更加有意思的现象:

    如果在禅定的时候,给予连续的重复声音刺激(啪嗒声)。

    脑部的α波的就会短暂消失,这被称为“α波阻断”

    如果以啪嗒声继续刺激,大脑渐渐地便会习惯,从而不再能导致“α波阻断”,这种现象被称为“习惯化”

    普通禅坐者就是如此。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曹洞宗的僧人在禅定时,即使每一次声音刺激都能导致他的“α波阻断”

    他们脑部的α波的阻断反应却一直不会产生“习惯化”的现象

    这就意味着,禅僧在禅定的时候:

    随时对世界都保持着新鲜感,仿佛是婴儿的状态。

    他们的的感受性不仅没有减低,甚至是提高了。

    最后,奥斯汀的在实验报告里说:

    “在禅坐冥思时,对外界每一个刺激,感觉比平常更敏锐。

    但心灵一点也不受外在或内在刺激的影响,他感觉到什么就作出反应,接受每一个刺激的本来面目,而且任它流过脑际。

    此时,心灵状态就像走在街上,注意人潮中的每一个人。走过就走过,从来没有回看一眼的想法。”

    ——《禅与脑》

    没错,这正是佛家所谓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态。

    也正是道家所谓的“圣人应物而无累于物”的状态。

    所以,“禅定”“守静笃”就像是指南针一样。

    指引着所有的智慧者们不约而同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从而找到并返回他们每个人心中的故乡。

    这就叫返璞归真。



    【第二句】【第三句】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1、

    万物兴起,一切蓬勃有序。

    但最终莫不复归于它的根本状态:

    死寂。

    有情众生复归于,无情众物复归于寂。

    比如一棵大树,从一颗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叶落归根,枯朽归尘。

    根据现代物理学家们的预言,我们的宇宙已经活了138.2亿岁,它的年龄上限是220亿岁。

    也就是说,再过大约82亿年宇宙就会停止膨胀,然后归于一片冰冷死寂的状态。

    2、

    没错,这个规律就是被大哲学家罗素视为有史以来最可怕热力学第二定律。

    也叫熵增定律,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宇宙万物都是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不可挽回地朝着混乱与荒废发展。

    比如:

    一个桌子几年后必定会变成一堆废木;

    一个人几十年后必定会变成一堆白骨;

    一座房子几百年后必定会变成一堆废墟;

    一个星球几十亿年后必定会变成一堆陨石。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尊崇者一个基本规律:

    就是从有序走向无序。

    3、

    因为有序的状态,都是被外力或者人力做了手术后,整形而成的。

    而凡是整形出来的东西,都是不可能长久的。

    无序,才是万物之根。

    无序的状态,才是万物本来面目。

    所以万事万物都会从有序的状态,复归到无序的状态。

    故老子曰: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4、

    其实我们的思想念头也是从有序走向无序,

    比如你心中生出一个念头:

    我要考上北京大学。

    那么当你收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你的这个念头就会归于平复。

    但是最初你出生的那一天,并没有考取北京大学的念头。

    这个念头其实是你在上学的过程中,渐渐地酝酿出来的。

    所以你的思想模式可以总结为:

    无念——有念——归于无念。

    也就是说,你的思想最终会叶落归根。

    5、

    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如是观。

    比如你上了北京大学以后,又产生了一个念头:

    我要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当你通过考试时,这个念头又归于平复。

    然后再继续找工作、升职、结婚、买房买车等等。

    人生的一切追求,莫不是像这样循环往复。

    6、

    人心本来如静止的湖面,由于种种妄想,生出条条波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所谓归根,就是恢复到“止水”的境界。

    所以庄子说: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意思是:

    唯有静止的水面,才能让水中本来静止的事物,变的静止。

    如果心湖波动,水中的一切静物也都会跟着妄动。

    这种状态,就叫复命。

    一切事物和念头都回归自己的本来命运,也就是无波、无序、无念的命运。


    【第四句】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1、

    《旧约·创世纪》里,上帝对亚当说过一句有名的话: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这句话完全可以看成是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欧洲版本。

    上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上帝造人使用的材料正是泥土。

    其实“泥土造人”不仅仅是基督教的专利,全世界的许多民族都有同样的传说。

    比如中国神话中的女蜗就是用泥土造人;

    纽西兰神话中的天神滴奇,用红土和自己的血造人;

    希腊神话中,天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然后派普罗米修斯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2、

    这意味着宗教有一种殊途同归的认识:

    人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为什么呢?

    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由于在古代没有科学技术,也没有显微镜。

    人类的眼睛所能观察到的最小粒子,就是泥土。

    所以许多民族先知们想象力的极限,只能触碰到泥土造人的边缘,而不像我们现代人可以说分子或者原子。

    3、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

    宇宙中所有的一切——人体、动物、植物、石头、花朵、月亮、星系等等都是由92种不同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

    比如像氧原子、碳原子、铁原子等等。

    而这自然界中的92种原子又都是由电子、质子、中子和光子等几种更加简单的“粒子”像胶水一样粘合在一起的。

    所以从本质上说:

    一切众生,都是有同一种东西构成的。

    按照统计学计算:

    一年后,你身体中98%的原子将被替换成新原子;

    七年后你就会脱胎换骨,从内到外变成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4、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中碳原子是最稳定的。

    按照物理学的计算,一千年之前死亡的动物和植物,腐烂分解后。

    经过大气以及地壳循环,大约每一毫克就有一个碳原子依然存活在现在的所有的动物身上,包括人类。

    有的专家初步估计,地球有史以来曾经生活过的人类高达1150亿人。

    而一个七十公斤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7×10的27次方个原子。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内部“居住”着数不清的百千万亿个原子公民。

    而这些原子公民们,有的可能曾寄宿在大诗人李白的身上,也有的可能曾在秦始皇的眼睛里做过旅客,还有的可能是从释迦牟尼或者耶稣的肝脏中移民过来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曾是其他人身体的一部分。

    世界上的所有动物、植物、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互相交换着自身内部的原子。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天地同根,万物同命。

    沧海可以变成桑田,高山可以变成低谷;

    人死后可以变成泥土,植物枯亡后也可以转化成动物。

    也就是说,天地万物都是无常的,都会复归于无序。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唯有变化本身是不变的。

    所以老子说:

    复命曰常。


    【第五句】【第六句】

    ㊣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1、

    宋代有一位得道高僧,法号叫青源惟信

    他的名字你可能闻所未闻,但是他有三句禅语你一定如雷贯耳。

    因为他曾提出过的著名的参禅三境界: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青源惟信禅师语录》

    清源惟信禅师的这段语录,千百年来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但是关于它的解释,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这三种境界究竟是隐藏者什么秘密呢?

    2、

    瑞士有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叫皮亚杰(1896—1980),他在上个世纪凭借《儿童心理学》一书蛮声国际。

    他通过对自己的两个孩子婴儿时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一个现象:

    婴儿一般是在八个月十九个月之间才会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什么是客体永久性呢?

    比如一个喂奶的母亲,走出婴儿的视线。

    婴儿就会啼哭,因为婴儿误以为妈妈会永远消失。

    如果你将婴儿的布娃娃或者变形金刚掩藏起来,情况同样如此。

    这个实验的意义在于:

    八个月以前婴儿并不知道妈妈这个“客体”是一直存在的,不知道妈妈在视线中消失不等于在世界中消失。

    也就是说,八个月以前的婴儿是“不知常”的。

    他们不知道有些客体的人或物,是“恒常”存在的。

    当然,现在的一些心理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有的婴儿两个半月便已经产生了客体永久性观念。

    3、

    皮亚杰客体永久性实验证明,我们所有人都曾在婴儿时期,生活在一个“不知常”的世界里。

    在婴儿时期,我们所看到的事物。

    不论这个事物在我们的视线里出现了多少次,我们永远都会像第一次看到一样。

    不论这个事物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过多少次,我们永远都会像第一次看到它消失一样。

    这是什么状态呢?

    这就是金刚经所谓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态。

    这就是庄子说的“用心若镜,应而不藏”的状态。

    4、

    还记得前面对坐禅定所做的脑电波实验吗?

    曹洞宗的僧人在禅定时,大脑会产生放松安定的α波,但是即使每一次“啪嗒”声刺激都能导致他的“α波阻断”。,

    他们脑部的α波的阻断反应却一直不会产生“习惯化”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这个禅僧在禅定的时候,他的感觉和认知处于“婴儿”状态。

    而这种状态,正是第三种境界: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而婴儿的状态则属于第一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基本上都处在第二境界: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会对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习惯化”现象,就像普通人坐禅,会对“α波阻断”产生习惯化一样。

    5、

    那么我们的心为什么会有“习惯化”的现象呢?

    说得形象一点,是因为我们的心生病了,被一种病毒所感染。

    这个病毒的名字就叫

    执着。

    执着就像是天上的乌云,遮住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

    6、

    比如说:

    一个孩子跟母亲在房间里交谈,门铃响了。

    母亲说:“妈妈去取快递!”

    然后走出房间,这个时候孩子并不会感到焦虑,因为孩子不会担心母亲就此消失。

    也就是说,在孩子的观念里母亲是“恒常”存在的。

    可是问题在于,母亲真的是“恒常”存在的吗?

    许多人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

    当然是实实在在的一直存在着。

    其实不然,我们不妨一步一步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7、

    首先,从生物学上来说。

    世界上的所有动物、植物、人的内部都是一个超级宇宙工厂,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每秒钟就有数以亿计的旧细胞死亡,新细胞诞生。

    所以,母亲一直都处于变化的状态中,并非是恒常不变的。

    8、

    其次,从物理学上的时间来说。

    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即每秒30万公里。

    假设母子二人相距5米,那么光线从母亲反射到孩子的眼睛大约需要0.00000016秒。

    也就是说,孩子看到的母亲是0.00000016秒前的母亲。

    9、

    第三,从物理学上的空间来说。

    本身并非是连续不断的波,而是以“光子”的形式一份一份传播的。

    由于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准确地说,光线的形态就像是垂直下落的瀑布一样,是由一颗一颗连绵不绝的水珠组成的。

    只是水珠水珠之间的间隔比较大,我们的眼睛轻易就能看出来。

    光子光子之间的间隔极其微小,我们的眼睛无法察觉。

    也就是说,母亲的影像并非是以连续不绝的状态反射到孩子眼睛里的。

    而是像电影画面一样,是通过一帧一帧快速地切换静态的照片,将图像在幕布上呈现出来的,而观众们看到的却是动态的、连续不断的电影。

    就如同你快速地翻动漫画书,一张一张照片就会看起来是连续的、动态的一样。

    我们都知道,电影院的画面一般是每秒二十四帧。

    所以电影还有一个别名,叫“二十四帧的艺术”。

    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一个实在的人或物,本质上跟电影院里的画面并没有区别。

    因为分别一个人或者一部电影究竟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这已经超出了我们视觉反应的极限。

    其实不只是视觉反应,人类的听觉反应触觉反应同样有极限。

    那么,这些感官的极限是多少呢?

    10、

    第四,我们从感觉生理学上讲起。

    德国慕尼黑大学有一位感觉生理学教授叫恩斯特·波佩尔(1940~)他在《意识的限度》一书中记录了大量关于人类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实验过程和数据。

    我总结出来如下:

    ①人类最敏锐的感官是听觉,反应时间平均是0.0045秒。

    也就是说,当两个声音刺激之间的间隔为0.0045秒以上的时候,人类才能意识到存在两个声音。

    如果两个声音间隔在0.0045秒以内,人类的听觉就只能感受到一个声音。

    (以下触觉与视觉原理相同)

    ②略微迟钝一点的是触觉,反应时间大约是0.01秒。

    ③最麻木的是视觉,反应时间平均是0.04秒,有的人可以达到0.02秒。

    而电影画面恰好是每秒二十四帧,即每一帧画面的切换间隔时间为0.04秒多一点。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已经足够。

    但是在一些资深电影人的眼里,每秒二十四帧的速率依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流畅。

    所以最近几年影视界开始寻求画面改革,比如在2012年著名的魔幻电影《霍比特人》,就是以每秒四十八帧的速率在电影院放映的。

    画面刷新时间几乎是0.02秒,已经直追人类视觉反应的极限。

    ④关于人类的嗅觉味觉的反应时间,由于实验操作难以实现,所以世界上目前还没有研究结果。

    除此以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

    人类的意识反应,也有极限。

    因为人类的大脑从被动地“意识”到一个信息,到主动地“确认”这个信息。

    同样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而不论是听觉、触觉还是视觉,三者的反应时间都是一样的。

    其平均值是:0.03秒。

    恩斯特·波佩尔将其称之为意识震荡周期。


    11、

    我们依然可以用孩子和母亲做一次形象的表述:

    母亲走出家门时身上的光线,经过0.00000016秒的时间,反射到了孩子的眼睛里,又过了0.02秒,孩子的大脑开始意识到有一个“不明身份”的物体闯入了视线,然后在0.03秒之后,孩子终于意识到这个“不明物体”就是自己的母亲。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除去光线的传播时间。

    孩子也永远只能看到0.02秒之前的母亲,只能意识到0.05秒之前的母亲。

    再进一步说,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看到一个人、一只猫、一辆车或者一所房子的时候,其实永远只是“他们”0.05秒之前的样子。

    就好像我们看到的太阳,永远是8分20秒之前的太阳一样。

    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太阳发生了剧烈的大爆炸,

    那么,其实太阳早在8分20秒之前就爆炸了。

    只是由于距离太远,光线需要经过8分20秒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所以,本质上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太阳的幻象而已。

    当然,听觉触觉同样可以作如此的理解。

    12、

    那么这就意味着,

    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触摸到的,永远只是事物的幻象,而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一直把事物的幻象当成真实的心理,就叫执着心。

    我们不仅执着于锦衣、玉食、豪车、别墅这些所谓是“真实”的,而本质上是“幻象”的东西。

    我们还执着于名誉、义气、面子以及各种感情等等这些“幻象中的幻象”。

    我们正是由于没有看到“真实的幻象”“幻象中幻象”一直都处于消亡淫灭“恒常”状态中,所以才会孜孜不倦地追求和争夺,有些人不惜违背道德,甚至是触犯法律。

    这就叫:

    “不知常,妄作凶”

    这种状态就叫: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因为看到的都是山的幻象,水的幻影,一切人或物的虚妄之形而已。

    所以我们在悟道者的眼里,都是“执幻为实,认妄为真”的愚夫愚妇。

    一句话,都是无明之辈。

    13、

    那么现在,我们再回到孩子和母亲的故事情景中。

    母亲,真的是“恒常”存在的吗?

    当然不是,因为人类的一切外在刺激从感官传递到大脑,再到大脑意识到这些刺激,是需要时间的。

    而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宇宙中对人类最大的限制,正是时间的限制。

    只要我们一天无法超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就永远不可能与周围的事物活在“同一时间”。

    这就好像是玩一款网络游戏,由于网速受限,画面卡顿。

    我们两秒钟前发出的动作指令,游戏中的人物在两秒之后才会做出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一个时间“延迟”的世界里。

    换而言之,我们永远无法生活在“现在”。


    14、

    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就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绝望的写道:

    每一个“现在”,也同样是一个“刚才”“马上”。

    每个“上一个现在”,总是已经成了“不再为马上”。

    也就是时间意义上的“不在为现在”,既成了“过去”。

    每个“新的现在”,总是一个“尚未过去”

    因为也就是时间意义上的“尚未到现在”,“将来”。

    也就是说,在海德格尔看来: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现在”,我们 一直并且只能生活在“过去”“将来”。

    据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因为没有“现在”,而“过去”“将来”又都是虚幻的,不存在的。

    所以,本质上我们就相当于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就好像网络游戏里的虚拟人物一样。

    15、

    谈到这里或许我们就明白了,“母亲”不仅不是恒常存在的,而且从本质上说就像是电影一样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母亲”虽然是不存在的,却存在于孩子的“意识”里,就好像电影只存在于观众的意识里一样。

    说得形象一点就是:

    母亲虽然走出了孩子的视线,但是并没有走出孩子的心。

    这就是《华严经》所谓的:

    “三界唯识,万法唯心”。

    因为无论孩子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母亲的“幻影”其实依然在他的脑海里回放。

    在孩子的心里,母亲从未离开。

    就好像母亲虽然暂时走出了孩子的心房,但是已经“住”在了孩子的心里一样,这就叫“有所住而生其心”。

    也就是所谓的执着。

    世界上所有的执着,比如对金钱、、权力、名誉、美色等等的一切执着,都是这种执着的翻版放大。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反面的例子:

    比如说有一个人骂你“王八蛋”的时候,你为什么会生气呢?

    其实“王八蛋”这三个字早已经消失了,如风吹竹面,雁过长空。

    是你的“执着心”强行把“王八蛋”藏在你心里的,这就叫“应物而藏”。

    如果你的心能冲破“执着”的牢笼,打破名执、利执、我执等等。

    那么你的心就能够跟曹洞宗的僧人一样,随时随地都保持着对世界的新鲜感,每时每刻都刷新着自己的体验感。

    纳兰容若的一句词形容就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

    16、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就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了。

    这时候你已经意识到:

    山水原来并非是外界的山水,而是你心里的山水。

    所以你即使看到了“山水”,也不会再执着于“山水”了。

    因为你知道“山水”无常的,只有人的意识恒常的。

    而人的意识又是虚幻缥缈的,不值得留恋。

    如此你便打破了被各种感官欺骗和蒙蔽的“无明”状态,放出了自己本心的光明。

    所以老子说:知常曰明。


    【第七句】【第八句】【第九句】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

    ①婴儿时期,我们都处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知常”的状态。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生随灭的,所以对一切事物保持新鲜感的同时,也保持着对事物消失的恐惧感。

    ②长大后,我们都处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知常”的状态。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获取和占有的。

    只是此时的“常”只是虚幻的“常”,是由于我们感官刺激的日积月累,产生了执着心,受到了蒙蔽,让我们误以为事物是“恒常”存在的。

    ③悟道后,我们就会处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知无常”的状态。

    因为明白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虚幻的、随生随灭的,唯有“无常”本身是恒常的。

    所以“知无常”本质上就是“知常”,是知“无常”之常。

    2、

    所以一个“知常”的人必定是一个包容的人,因为他不会执着于一些人生虚幻的体验。

    比如佛家所谓的:

    五欲:财、色、名、食、睡(怠惰)。

    六识:声、色、香、味、触、法。

    所以唐代有一则非常有名的处禅宗问答:

    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拾得就是一位“知常”的僧人,所以他能包容这个世界。

    这就叫:知常容。

    3、

    现代科学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宗教经验之种种》一书中通过对世界各地的宗教思想研究,得出一个结论:

    健全的心态,本质上多元主义的。

    那么一个人如何才能拥有“多元化”的心态呢?

    所谓多元化心态就是不执着于一己之见,不拘泥于一种是非,而是同时能在大脑中运行两种相反的观点而不至于死机的状态。

    只是普通人的大脑内存太小,系统太旧,难以同时运行太多的“是非”程序,所以为了大脑系统能正常运行,我们许多人都选择了单一的“是非”程序。从而造成了观念的不相容,小至于引发争吵、大至于引发战争。

    那么如何才能具备多元化的心态呢?

    我的观点是:

    只有当一个人不贪图名声、利益、权力等等这些虚幻之物,他就不会执着于外界的是非、毁誉和荣辱,而是像海纳百川一样包容万事。

    这就是“多元化”的的健全心态。

    所以拥有“多元化”心态的人,做事的态度一定是“天下为公”的,而不是循己求私的。

    一定是以天下人的利益为中心,而不会被自己的私心所左右。

    这就叫:容乃公。

    4、

    什么是公?

    公平、公道就是公。

    也就是说,“公平”代表了做某一件事情时,不是为了“中饱”某一些人的私囊,而是为了合理分配每个人的正当利益,达到雨露均沾的全面效果。

    这就叫:公乃全。

    5、

    全,就是天道。

    而不是被人类的主观意识所感染的“人道”,或者叫“仁道”。

    就像天气的旱涝晴雨一样,不会有所偏好。

    雷不一定专劈坏人,太阳也不一定独照好人。

    这种态度就是:不因人废言、不以偏概全,只唯事不唯人。

    这就叫:全乃道。

    6、

    唯有天道,最符合道。

    世界一切皆无常,唯有“道”永恒不灭。

    唯有以“天道”行事的人,才能永远远离危险。

    这就叫: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六章【完】


    90后酷说《老子》(15)老子为什么不说真相?释迦牟尼为什么欺骗信众?

    90后酷说《老子》(14)▏鬼魂和意识原来就是暗物质?爱因斯坦错在哪里?

    90后酷说《老子》(13)▏曾经的国王,如何一步步沦为乞丐?

    90后酷说《老子》(12)▏吸毒者戒不了海洛因,而我们戒不了欲望。

    90后酷说《老子》(11)▏幸福的真谛在于: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90后酷说《老子》(10)▏催眠实验告诉你,每个人身体里的潜能有多大。

    90后酷说《老子》(9)连老子都想不通的人类心理,一直主宰着人类社会?

    90后酷说《老子》(8)▏千万不要试探人性,每个人都有恶的基因!

    90后酷说《老子》(7)▏为什么“吃肉”“杀人”也能成佛?

    90后酷说《老子》(6)▏老子最先提出“性本能”才是人类最根本的内驱力?

    90后酷说《老子》(5)▏是陈毅为政不仁,还是金庸书生误国?

    90后酷说《老子》(4)▏道:其实就是教我们如何给自己的人生减肥。

    90后酷说《老子》(3) ▏成功的上限,取决于你对人性理解的下限。

    90后酷说《老子》(2)  ▏同样是做好事:孔子为什么骂子贡而赞子路?

    90后酷说《老子》(1)▏道:老子与霍金,哲学与物理为什么殊途同归?


    喜欢我的文章吗?

    其实我的文章也喜欢你!

    那还等什么?

    赶紧关注表白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空有先生:厉害!比一些满口修行的人不知厉害了多少。不知道兄台是否也禅定。
      • 书不读秦汉以下:👍支持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脑洞开得很大!
        几种不同频率脑波的阐述看来你也看过。希望你多接触一些知识,继续深入研究😄
        大脑本身的算法还是很厉害的!
        紫侠狼:嗯嗯,谢谢你的推荐,我以后会继续研究的
      • 行者无忧_a110:心理学上的观察者(自我身心)现在研究有怎样的看法?我的邮箱dabeixin@139.com
        紫侠狼:您给我留邮箱是什么情况,我没有种子啥的: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3965cef06379:会死所以的确是个虚拟的世界,
        但是我们的确真实活在这个虚拟的空间
        又虚又实。虚是唯心,实是唯物。
        只有把唯心唯物互相结合,学以致用了。
        才是最好的。
      • f6050c9b271c:弱弱地问一下,心理学之父不是威廉冯特吗?为什么威廉詹姆斯也是呢?
        紫侠狼:威廉冯特是古典心理学之父,詹姆斯是现代心理学之父。
      • 76d7df67e225:看来,唯心还是唯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76d7df67e225:各有各的道理,我都不知道该信谁了:smile:
        紫侠狼:我也是在这个迷宫中饶了很久:smile:
      • feff9fc8ceb6:领教了,厉害。:pray:
        紫侠狼::pray: 谢谢支持:blush:
      • 溪林飞羽:深有同感
        紫侠狼:谢谢评论,希望多提意见,共同交流:blush:
      • 范_纽文:这观点很颠覆啊
        紫侠狼:哈哈,多谢范兄来访,我一向不按常理出牌。
      • 2de190b0b5a2:特意去搜了下十八空义的意思
        2de190b0b5a2: @紫侠狼 当然🙃
        紫侠狼:搜出来了吗?: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2de190b0b5a2:!!!不行!我要膜拜了!😂

      本文标题:90后酷说《老子》(16)▏唯物主义错了,其实我们只能生活在虚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vp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