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跨年我们是在火车上过的。夜幕降临,车里人声嘈杂,我们低声轻谈,期待着火车的终点站——武汉。
去武汉游玩,没有一点点的预谋,只因为我揽了一个差事,让在华科读研二的妹妹回来替朋友完成在职研究生的考试,结果查的比较严就没有考成。因为愧疚,所以妹妹回程时,就一同南下,排遣妹妹的路途寂寞,聊以补偿,顺便呢,满足一下我这颗爱玩的心。夜深时,看着火车里的人都睡去,静静的伴随着窗外的夜色,想想这是旧年的最后一天,我就偷偷的拍下了熟睡的妹妹,顺便和朱先生合了张影,这是我们结婚后的第一个跨年夜,彼时的我们刚新婚两个月,所以对未来对生活充满了幸福的期待,记得当时我许下愿年年岁岁平安顺遂的心愿。想想,如今的生活大体还是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去运转了,难道上天是在悄悄的应了自己的愿望?
2015.1.1的日出下火车,在去酒店的途中,看到了日出。城市还没有完全的苏醒,一轮金色的太阳就蓬勃而出,带着朝气,带着希望。早起的弹着吉他的人,是否看到新年的日出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而他的音乐又为城市,增添了一分浪漫的色彩。这便是对武汉的第一印象,沉静,内敛,现代,浪漫。
放下行李之后,才七点多,我们就步行到了吃早餐的地方——蔡林记。
武汉风味早餐妹妹说,蔡林记是武汉的城市名片,基本来的游客,都要到这里吃正宗的武汉小吃。提起武汉小吃,肯定先想到的就是武汉热干面。其实热干面我是不太喜欢吃,老感觉有些重口味,可能我比较喜欢清淡吧。倒是豆皮,让我惊喜。豆皮乍一听名字以为是豆制品,其实不是,里面是大米,外边焦焦的。对于酷爱米饭的我,这很对我的胃口。不过对于爱吃热干面的朱先生,来到武汉,简直到了热干面的天堂,在武汉三天,几乎顿顿热干面。武汉人民对热干面的喜爱也让我开了眼界,走在路上有拎着吃着的,等公交的时候也有边等边吃的,热干面在武汉,就像包子在我们北方一样啊。
吃完简单的早餐,坐公交到目的地——黄鹤楼。
阅马场公园不过我们下车早了一站,到了阅马场公园。在外边看着郁郁葱葱,人来人往,想着时间还早,所以就进去晃了一圈。公园很大,里面很多纪念革命战士的浮雕,还有一个解放纪念碑。这就让我想到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地位。近代重要一个革命根据地,武昌起义的发源点,而这个公园,就好像时刻提醒人们不忘革命者初心,珍惜幸福生活一样。公园里,有很多晨练的老人,放的音乐并不是广场舞常见的流行曲,反而是一些江南小调,悠闲地,软哝的,音乐都似乎在提醒我,武汉,是南方的城市了。
黄鹤楼黄鹤楼和阅马场是挨着的,建议如果时间不紧,可以慢慢步行,沿途有一段小街,特色仿古小店,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和江南的古街有点不同,显得的大气磅礴。不过我们并没有进入黄鹤楼,其实我出去玩,有很多人文的景观并不是特别喜欢,况且外面清清楚楚看到主楼维修中,所以就抬头仰望这天下第一楼片刻,悄然离去了。
武汉长江大桥从黄鹤楼处,可以遥望到长江大桥。看着挺近的距离,我们就接着步行。可走着走着,发现实在低估了这段距离,我们从江这头走到那头坐船处,基本步行了一个小时,想要坐船到晴川阁,真有点不容易啊。本来是冬天,加上江风瑟瑟,可我竟然走的微微冒汗。我们乘船到晴川阁方向,我一直在寻觅崔颢诗中所写鹦鹉洲,毕竟晴川阁离黄鹤楼不远,那鹦鹉洲呢?可惜一向不爱玩的妹妹也没有给我个正答。下了船,看到江边很多挂着风干的咸鱼,我就想住在江边真不错,有鱼有米,来自大自然的馈赠,真让人羡慕啊!
晴川阁去晴川阁的途中,看到了一个威武的城门楼,上边彩旗飘飘,好像到了古代的襄阳重镇,历史感扑面而来。晴川阁,现在好像变成了一个书画展圣地,上面很多拓的字画,可以我不懂的鉴赏。所以我们就是走马观花,胡乱一晃就离开了。
吉庆民俗街虽然妹妹在武汉上了一年学,可基本还是汉痴。我们从晴川阁出来,就打算直奔百度出来的吉庆民俗街,到那里吃吃吃。结果一路上遇到了大公园,走到了汉口,坐了出租车,腿基本跑断,终于找到的地方,竟然冷清的很,更不用说吃的,寥寥无几的饭店,竟然都是关门打烊的。真是欲哭无泪。后来还是在酒店附近胡乱吃点。回去酒店一个个躺尸,半分动弹不得。一看行走记录,一天走了二十几里,真是醉了。这就是武汉行的第一天,累是代名词。
户部巷的各种小吃为了弥补第一天寻找民俗街的失意,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空着肚子直奔户部巷小吃一条街。这个地方强烈推荐。除了满满长长的一条街,各式各样的小吃外,街外边的具有民国特色的建筑,也值得一看。不说吹糖人的老人满脸的沧桑,上下翻转的灵巧的双手,就连一个眼镜店也是上百年的历史就够人惊叹。户部巷里人来人往,热腾腾的香气,金灿灿的,焦酥酥的,绿油油的,各种美食的色相,让人应接不暇,来到这里你只需负责吃吃吃,买买买就行了。就如妹妹说的,也许回去以后武汉这几天干了什么,看了什么很快就会忘记,可是在户部巷里的记忆永远会铭心,因为它们是有颜色,有味道的。
昙华林古街吃饱喝足之后,就前往昙华林了。这里就是文艺青年的圣地啊,记得好像民国时期昙华林就是进步青年的大本营,还有民国的知识分子在这里活跃的很,他们很多的文学作品和画作都离不开昙华林这个地方。可惜现在商业气息很浓重,基本上都是特色的卖东西的小店,也许是适应这个时代的伪文艺的味道。不过撇开这些不说,里面的美术馆,摄影展,还有风格各异的民国建筑都值得一看。特别要推荐的是三汉雕塑馆。里面的三百六十行,带你了解古代的手工制作,所以啊,早在古时,老祖宗就告诉我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只要把自己擅长的做好,做精,自然会有自己的精彩。乐,是武汉二天的的主旋律。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很快就到了武汉行的最后一天,因为想要尽可能的多了解这个城市,所以我们买的是夜里的车票,这样就会有满满的一天时间了。这一天我们基本围绕的都是名校展开。计划先去华科,看看妹妹上学的地方,然后去心心念念的武大,曾经这是我的梦想啊。
风格迥异,别具一格去华科的时候,先去了光谷风情街,整条街都是异域风情,有德意风情街还有罗马式的建筑,可是,我对这些并不懂,只是觉得好像电视里看到的法国大道,或者是意大利的小街。街道上有很多穿着十七世纪的歪果仁的雕像,赶着马车的绅士,跳着舞的公主,还有象征小小的喷泉,一切都是慵懒的中世纪风格。
庄严肃穆的教堂很喜欢的一个教堂,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拍到了相对完整的全貌,里面金碧辉煌,有色彩夸张的壁画,还有纯洁的小天使,看到教堂,我就想到了结婚仪式。都说每一个女孩都想要一个教堂婚礼,当婚礼进行曲的音乐想起,在亲友的注目下,教父说,不管贫穷疾病,你都愿意和他不离不弃,然后自己庄重的许下承诺:I do。我一直认为这是女孩最重要的时刻。可能因为婚礼并不很随心意,所以看到这个教堂,就挽着朱先生的手说,我愿意!可惜,总是慢半拍的他也许并不明白,我此刻这三个字的含义。哈,愿意,每个女孩终有一天寻找到生命中的注定,然后有一场温馨浪漫的婚礼。
东湖恋歌离开光谷,因为时间还早,就去了东湖。以前在简书上看到把西湖,东湖,还有玄武湖进行比较,恰巧这三个湖我都有幸一游,私心觉得西湖媚,东湖静,而玄武湖闹。也许是我去的季节的原因吧,冬季的东湖,就像一个走过青春年少,人到中年的夫人,默默的伫立,不管时光荏苒,只是静观其变。你叫也好,你跳也罢,她只是自顾自的恬淡怡然。那枝干交错盘亘的老树,就像这久经风霜的东湖,能纳百川,有容有德。
盘虬的老树离开东湖,直奔武大。武汉大学,顶着中国最美大学的名号,吸引了大批有着浪漫色彩,有些小小天真的学子吧。总想着我会到武大,看那珞珈山上的青芽,看那随风飘撒的樱花,看那青砖灰瓦的图书馆。终于,我来了,武大。
没有樱花盛开的樱花大道走在武大的校园里,即使没有花红柳绿,没有樱花雨漫天,可我就是觉得很美,执意把校园转变,在面对图书馆的操场上做了许久,带了樱花做成的漂亮书签,在樱花大道上走了一个来回,感受樱花盛开的味道。武汉大学,可能是中国唯一一个校园和景区完美结合的地方吧。据说每年樱花节时,这里往来游人如织,而那独数的武大的文气,武大的秀气,又怎知不是游人追逐的美景呢?
牵着手到白头武汉的三日游就这样匆匆而过,累,乐,叹,每一天充满了不同的味道。而我也愿意用我的拙笔记录下生活中每一次不经意间的远行,希望我们在平凡清淡的生活中,小心用心的感悟幸福,感受美好。也希望每一个嫁给爱情的人,可以这样子牵着手走到自己想去的远方,去看自己想要看到的美景,然后一不小心就可以到白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