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了五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任何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我们就会产生相应的幸福感。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较低层次的幸福感以后,我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
下面就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简单谈一谈什么是幸福。
一、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主要是: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什么时间最适合做什么事)等。
我们在呼吸时有洁净的空气,渴了有水喝,饿了有饭吃,瞌睡了能睡一觉,冷了热了有暖气空调,这就是幸福。
二、安全需要
主要是: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等。
我们有了安全感、有了健康的身心、有了稳定的职业,有了虽不算多但也还过得去的稳定的工资,这也是幸福。
三、社交需要
主要是:友情、亲情、爱情等。
人这一辈子,有3、5个知己,有和睦的家庭,有一个爱你的和你爱的人,这也是幸福。
四、尊重需要
主要有: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工作、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受人尊敬(包括学生、家长、同事、亲朋、领导),有尊严、有价值地工作和生活,这也是幸福。
五、自我实现需要
主要有: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等。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能力,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努力开发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优秀,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这是终极的最大的幸福。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虽然,我们之中有一部分人在从教之初,甚至直到今天,还对自己的职业不感兴趣,那么,我的建议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去选择你喜欢的职业。但是,在你获得心仪的工作之前,一定要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要把钟撞响。如果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试着去适应、去喜欢、直至去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把教师这个职业当做自己的事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不是做一个带病上课,起早贪黑,不顾家人,一心工作的殉道者。而应做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平凡者。享受健康,享受业余生活,享受家庭的美满,享受孩子的欢乐,享受父母的唠叨,享受节假日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一个真正会享受生活的人,拥有感受幸福能力的人,才是一个幸福的人。
创造幸福,追求幸福,感受幸福,收获幸福,我们永远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