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不等于1

作者: 真皮沙发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19:52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我来说周末除了外出以外更多的是煲番码字看小说。烦躁间翻阅朋友圈,发现朋友晒了一双新鞋。心想着我的那些鞋子好像都穿腻了。于是我打开了某宝。各式各样的鞋子让我眼花缭乱,但是看着朋友晒的鞋子自己还是耐下性子看了一番,好不容易入眼了一双,款式、质量、价格都觉得比较满意,立马加入购物车。但无奈却是断码鞋,只有36码和38码,唯独少了37码。只能把36码和38码都列入购物车。

    突然微信弹出一条新信息——那位“差不多”的人。几天前班长在群里弄了一个募捐活动,沉默了N久的小学群,终于恢复了活力。而我和他——两个数值0.5的人貌似就有了等于1的倾向。但0.5+0.5就一定等于1吗?

    自从毕业离开学校后,跟我同龄的人大多数都前往大城市打拼自己的事业,我也不例外。慢慢的开始忽略自己的感情生活,甚至有些人开启了速食爱情模式。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以分手告终,由开始的满腔热血到最终的麻木,把学生时期青春荷尔蒙跳动的美好感觉忘得一干二净。当年龄赶上来,家人亲戚也不干了,七大姑八大姨张罗着给你介绍对象。不停歇的洗脑式劝说再加上收到的喜帖数量增多你也开始动摇了。

    那位同学,家境不错,现在自己也经营着一家公司。身材高大,长得斯斯文文的。总之在亲戚朋友们眼里都是个不错的伴侣。

    “你的条件不错按理说应该有对象才合理啊?”聊天时我曾打趣的问过他。

    “前几年是为了打拼事业,后几年是为了寻找自己想要的,现在我觉得你挺差不多啊。”他憨笑着回答道。

    听到这样的答案我并不觉得惊讶。要是年轻几岁,我立马就不理会他。但现在我也觉得他各方面都差不多,或者说我们都觉得对方的条件是个作为伴侣的差不多人选。既能够合家人们的心意,又能堵上七大姑八大姨的嘴,还能偶尔的“秀恩爱”,不被贴上大龄剩女和单身狗的标签,看似完美解决了好多问题。但真的有那么合适吗?

    尽管处于看颜看钱的时代,但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中做过有关调查说现在的90后更看重于两个人三观的异同。可见三观是否相同也列入评判两个人能走多远的标准。

    经过将一个月的相处,我发现也许他并没有那么合适,至少我觉得我们并不合适彼此。他喜欢热闹,我喜欢安静;他乐于体验美食刺激味蕾的快感,我享受制作美食的过程;他喜欢摇滚音乐,我喜欢古典音乐;他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我觉得女人也可以拥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等等。最致命的是他是个极度的大男子主义者。甚至我觉得我们以后连挑一双拖鞋,都会逼迫其中一方挑出妥协。无论大事小事都在呐喊着我们有多不合适。再好看的五官,也填补不了三观的缺失;再美味的面包,也解决不了精神的饥饿。

    在我看来两个人最好的结合方式莫过于0.5+0.5=1,由原先的个体结合成大于彼此数值的一体。而不是0.5+0.5=0.5+0.5的互不相让或是0.5+0.5=0.4+0.6其中一方只能将就对方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的结合,带来的是无尽的争吵和妥协,最终的结局无非就是失败。

    我并不是缺鞋子穿,而是看到别人买了新鞋子,于是觉得自己应该买一双。就如我并不是着急找对象,只是看到别人出双入对,就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了。往往我们都这样,年龄上来了,被家里催婚,看见身边朋友成双成对,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找一个。很多时候我们都被“我应该”取代了“我要的”,因此降低了心中的标准,忽略了自己的初心,开始逼迫自己将就,找一个差不多的人,最终发出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感慨。

    对于穿37码鞋的我来说,38码是大一码的将就,36码是小一码的妥协。外人只欣赏到鞋子外观的靓丽,其中的不适和磨脚的疼痛,只有穿的人懂。

    于是我很理智很冷静的把那36码和38码移出我的购物车,关掉某宝。走向我那一堆各式各样的鞋。同时也回复拒绝了那位“差不多”的人。因为我知道他们都不是我要的37码鞋。我们的结合的结果只能是一个式子而不是一个数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5+0.5不等于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jf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