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心,当事人说的话可信吗?比如,产品调研时,收集到有些消费者说产品的好处,这种可信吗?”小白询问。
小白是一位刚入职场1年的产品经理,想要增强沟通力,前来咨询。
“你觉得呢?”
“好像也不完全可信,我们都赠送了小礼品。”
@素心人生设计:这就是当事人证言。
当事人证言是一种诉诸个人经历的方法,主要在说服别人相信它们。
它们会引述来自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用以证明某个想法或某个产品的好坏,或用于证明那些非比寻常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这些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引用具体人士的这些说法,被称为当事者证言。
一般这种证言会用在商业广告、电影预告、书籍的推荐上。
当事人都经历过,难道他们的话很不可信?这其实是当事人证言的特点决定的:
第一个特点是选择性。
人们经历各不相同,想要说服我们的人总是小心选择他们要用的证人证言。
比如,说某款手机拍照好,但却没有说你用久了它会卡顿。
所以,我们需要时时刻刻追问这个问题:那些我们没机会听到反馈的人,他们的经历感受是什么样的?
要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信息,能拿出来的正是他们证明信念的信息,而非可以证伪的信息。
第二个特点是个人利益。
一般情况下,许多证明都来自那些可以从证明中获得一定利益的人,因此我们需要问一问:作证者是不是与他所提倡的东西之间有什么利益关系,以致我们可以在他们的证言中发现强烈的偏见?
最常见的是明星代言,他们收了钱当然会说好话。而做调研时赠送的礼品,多少也会让收礼者不好意思说不好的反馈。
第三个特点是省略信息。
当事人证言很少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使我们将之作为判断的基础。
比如,有朋友给你推荐一本书,他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书”,你就可以问一问:这本书好在哪里,因为你的评判标准和提供证言人的评判标准,可能完全不一样。你可能看重故事情节,但他看重细节描述。
第四个特点是人为因素。
当事人证言可信度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来自于充满激情的人。这些看起来信得过、心肠好并且很诚实的人,总是不由得令我们相信。
所以,我们都需要仔细分辨,要从中尽量找有没有偏见之类的潜在信息,才能最后确认是否相信。
“对,其实他人的话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我可以思考他有没有选择,利益,省略的信息和个人因素,判断才能更客观。”小白总结。
亲爱的书友们,你有什么收获?欢迎分享和交流。

#每天一个职场故事# DAY 276
@咨询师素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美国正面管教父母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人际关系咨询顾问,英国思维导图导师。
个案时长1000小时,10年+管理,4年+心理,以结果为导向,陪你玩转职场,情感家庭幸福,设计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