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
读鲁迅《我之节烈观》有感

读鲁迅《我之节烈观》有感

作者: 白石山军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21:31 被阅读2次

      鲁迅对 “节烈”之观察剖析可说是十分透彻的。“节”便是贞节,丈夫生前、死后都要守贞节,不可出轨,不能改嫁;否则要受社会的遗责。“烈”者,或在丈夫生前因遭人强暴而自杀,或在丈夫死后殉身随丈夫而去。

      古时认为 “节”乃女子必执行之义务,不守“节”者则为所有人责骂,或被拉出来做批斗,被写入书中遗臭万年,乃至当场就要被捉起来浸猪笼。而“烈”则是“节”之更上一层,“烈女”有“资格”被写入村志、县志等的末尾。然事实却是鲁迅所说:“可是从来无人翻阅……竟与社会漠不相关。”

      由此鲁迅发出感慨:“便是被这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着”。以我的看法, “历史"者,乃自古而来之文化。自古女人的地位便是远低于男人的,像现在还为世人称道的梁鸿的“举案齐眉”,表现夫妻相敬如宾。但若真正平等何须举案齐眉如此恭敬!在如今男女平等的社会这可说是少之又少了。而“数目"呢,其实我认为也是衍生于“历史”的。这“数目"指的自然是社会上的人了。不节的女子会受到周围人的谴责、谩骂,人们为什么要骂她?自然是认为她做了错事,而这“认为”便是思想观念上的事了。人受到历史的影响而产生顺应历史的思想,即所谓“主流”。主流观念认为她是错的,那她便是错的。所以人们才会死劲地去谩骂“不节”的女子,出轨姑且不论,但因改嫁而遭唾弃却也太过荒谬。放到现在,其实还是会有一些异议,犹其在农村。那种“节烈观”至今没有剔除干净,这里便不细说了。

      再有是男子的问题,鲁迅说:“即如失节一事,岂不知男女两性,才能实现。他却专责女性,至于破人节操的男子,以及造成不烈的暴徒,便都含糊过去。”其实也是“历史”和“数目”的原故了,这里也不再细说。

      鲁迅杂文中语言的讽刺风格我在这里是见识了。当然还有他对社会的倡议,可说是十分具有时代意义且一针见血了——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相关文章

  • 读鲁迅《我之节烈观》有感

    鲁迅对 “节烈”之观察剖析可说是十分透彻的。“节”便是贞节,丈夫生前、死后都要守贞节,不可出轨,不能改嫁;...

  • 读鲁迅《我之节烈观》

    文章发表于1918年国将不国之时,鲁迅对当时鼓吹的“女子节烈乃挽救社会的良药”的观点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全文结构分四...

  • 关于鲁迅先生作品不被广泛阅读的思考。《我之节烈观》读后感

    近日读了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之节烈观》,很是受益。 他的杂文分析问题条分缕析,逻辑清晰,文笔极犀利,从《我之节烈观》...

  • 2019-03-30

    昨天读鲁迅的那篇《我之节烈观》,一边读,一边感叹,做女人好难。 不知道母系社会时期的男人也如现今女人一般的位置。 ...

  • 读《我之节烈观》有感和笔记

    去年就开始读了,但是没有时间做总结和笔记,现在补上。 再无数次的挣扎和斗争之中,新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才得到确...

  • 45/70“卫道者”和“卫道者”(2)

    二 昨天看鲁迅的散文《我之贞烈观》,书中鲁迅先生的观点是开放的,甚至为女性鸣不平,“节烈这事,现代既然失去了存在的...

  • 2022.02.11

    读完了鲁迅先生的《我之节烈观》,当时以审判和约束女性作为拯救世风的良药,鲁迅先生不这么认为。文中有解放女性的思想,...

  • 古代的节烈观

    今天读了鲁迅先生的《我之节烈观》一文,才明白了节烈是怎么一回事。节是指女子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

  • 读《我之节烈观》(二)

    “节烈”是否道德?在多妻主义盛行的国家里的男子有无表彰“节烈”的资格? 这便是鲁迅先生从男女平等的角度,所要探...

  • 鲁迅《我之节烈观》读后感

    本文发表于1918年8月的《新青年》,署名唐俟(据周作人说,唐者“功不唐捐”之唐,意云空等候也。)是鲁迅杂文中的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鲁迅《我之节烈观》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ar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