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竟存留清代科举考棚,我颇感意外。
麻木杨拉我俩来到冰溪镇内湖塘沿宝桥东侧,入街巷口,便真切见到了“考棚”模样儿:它由4幢青砖瓦房组成,占地面积相当一个足球场,呈长方形两两对称;南端为门厅,北端为正厅,各为五开间,相对而立;两厅之间,两排号舍东西相向,各有25个前后间,计有50个考间,可容100名童生应试。
凝眸两排号舍之间用青石、鹅卵石铺就的甬道,想必就是当年考棚考题昭示处了。来前查过资料:县童子试5场,每天1场。每天的考题标在一扇木板的两面,由专人扛着在甬道缓行,考生们坐在考案前均可看清。考号分前后室,面对甬道的为考室,敞开,设考案;后者为考生起居室,设灶台,吃住用具自备。县试5天里,考生起居不能走出各自的考号。南北两端,各有一幢青砖瓦房对称而列,分别为前堂后堂。南面的前堂为考前训导衙,北面后堂是考官的办公室。
资料显天,玉山这座“秀才”考棚,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虽经岁月沧桑,却基本保存完好。目前,江南像这样贝见证封建科考制度的不可移动文物仅有2处,一处是南京“贡院”, 另一处就是这玉山考棚。
显然,这里除大门右侧尚遗有破旧不堪之“训导衙”外,房子几乎全是“新”的。“新”是为了复古,还其本来面目。地址没错,地基和旧房尚存,便不算是“作秀”了。
麻木杨告诉我,考棚未被保护且修缮前,一直是玉山县轴承厂职工宿舍,住着70多户人家哩。他说:住考棚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能考上大学。
考棚旧貌 尚遗破旧不堪之“训导衙”想来,是“考棚” 佑之也。孩子们身处“考棚”,在厚重的文化熏陶不,焉有不读书之理乎?
"新"考棚一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