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否认:经常读书的人,气质不差,毕竟在书香里浸过的人,容貌会温柔些许。可是读书,除了让气质升华,还有就是物有所值,毕竟时间、精力、金钱都有投入其中,空空入也,多少有点不值当的感觉。
工具书,你要实践,且要反复实践;非工具书,你要输出,且要持续输出,不管是否有人赞赏,都要输出,因为不输出,就会在体内形成积食,引起消化不良,进而没有胃口。
那这里就有我们非常在乎的一种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所谓知识获取能力就是能快速的在知识爆炸的熔炉中,甄别、判断而后提取出对我们自己有用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才有限的时间内数倍的放大我们的学习能力。
那在《加速》中,作者对知识的获取总结出了四大原则:简化、速度、容量、深度。
所谓简化。
简化,说白了就是把看起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里的简单化并非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在着手从事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找到关键问题,进而直奔主题,其他都不是你要关注的焦点,就像你是这场婚礼的新娘一样,你的主要且核心任务就是把那个爱你疼你的新郎带回家,至于伴郎或者其他小伙儿,与你无关,有点弱水三千,取一瓢足矣的感觉。
如果还是有种绕不开弯的话,推荐思维导图,可以当作你的第二大脑哈。
所谓速度。
速度,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节奏,好比一场战斗,知道将军叫王三,那就想尽一切办法剿灭王三就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王三的自我保护意识极好,他会层层设障,有王一、有王二,那你要做的是快速识别不是王三的王一和王二,如何做?找内应,所谓内应,也是我们现在叫的比较火热的:社会资本。
没有社会资本怎么办?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有一本小书叫《逻辑十九讲》,谁知道里面讲的是啥,你可以去看看。
所谓容量。
容量,就是技多不压身的感觉,那就是知识的广度。不知道是马云还是俞敏洪说过,没时间看书,那就去看看书架上书的名字也是好事,毕竟你知道有一本书叫《加速》,当别人谈起来,你知道这本书是一个叫张萌的女生写的。还能装着有玩在一块儿的假象。
不过我个人觉得,上述的方法有点LOW,没时间看书,或者不想看书,那就听书,我超级推荐喜马拉雅电台的喜马讲书,一本书三个问题就提炼出讲书人的重点,感兴趣买书细读,不感兴趣,那就无需买书,反正你是听过。
多读书,这样才能跟别人逛街有话说,不然逛街都不带你玩,不值当。
所谓深度。
深度,就是匠心精神,也是知识的厚度,所谓术业有专攻。其实我更愿意说这是你的杀手锏,这是你真正的潜心修炼成的并长在你身上,这时候,对于知识的渴求度,都是最新鲜的,也就是一手知识,不是二手,也不出自三手,唯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炼的结结实实。
对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我想起了一个字——井,怕是唯有这样,我们才会对自己了解的更多一点,因为我们是开放的状态,唯有开放的状态,才会有欣欣向荣的气象。
知识获取,如何不让其流于形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