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9期“生”专题活动。
“四婶,四婶,快帮我一下,孩子要出来了。”松花喘着气喊。
“妈耶,要生了你还来,快躺着,我去叫人。”四婶把衣服脱下来垫在松花身下。
“等哈,怕是来不及了,我摸到娃儿的头了。”松花龇牙咧嘴地说。
“哎哟,经泛耶,这么急,快快快,我拦着你。”四婶,展开手臂挡着,似乎没什么用。她的头像是雷达一样,到处扫。
终于看到远处走来了两个熟人,她也顾不得别的了,扯着嗓子就喊过来,让她们一个找被单,一个去通知松花的婆婆。
松花使劲挣了几次,孩子“哇啊,娃啊”地落地了,四婶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包裹在被单里,双手抖的厉害,嘴也哆嗦着:“谢天谢地,谢天谢地,你妈这罪没白遭。”
“四婶,是个啥?”松花半抬着身子问。
“你婆婆这回该高兴啦,是个带把儿的啦。”四婶把孩子放在松花怀里。
四婶看看地上的脐带,还连着胎盘,不由得抱怨:“你婆婆怕是吃了糯米饭,粘着脚了,还不来。”
松花没有听进去,只是看着怀里的孩子笑得满足。夕阳洒在孩子红扑扑的脸上,绒毛都被染成了金黄色,像下凡的金童。
在四婶的搀扶下,松花抱着孩子,慢慢往家里走去。
刚进门,松花的婆婆就不紧不慢地迎上来,背着手问:“是个啥?”松花的公公眼睛都没往这边看。
“你大孙子,脐带子还没有脱,等半天等不来你,我只能他们送回来了。”四婶翻了个白眼。
“我瞧瞧。”松花婆婆在衣服上擦擦双手,接过松花怀里的孩子,眉眼间都是喜悦。公公也起身过来,盯着被单里的孩子看。
松花长舒一口气,婆婆抱着孩子,跟在松花身后,将她送到床上休息。
晚上,做工回家的万林听说媳妇生了儿子,手没有洗就跑去看孩子。三个女儿正围在妈妈床前,压低声音讨论这个小弟弟。
“去去去,做作业去,让你们老爹稀罕稀罕这个老来子。”万林把女儿们都赶了出去。
“你啊,要生了还去做活,怕我养不起你们啊。”万林看了一眼孩子,郑重地看着松花,有责备,更多的是心疼。
“不是怕你养不起,是怕别人看不起。”松花叹口气。
万林心里清楚,也没有反驳,拍拍她的肩膀,又看了眼儿子,扯扯嘴角出去了。
转眼五年,那个生在地里的孩子五岁了,取名万天生。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掌中宝。
五岁就跟着村里的一位老先生念诗,简单的诗,他读一遍就记住了。回家就给奶奶读诗,把奶奶哄得眉开眼笑,压箱底的宝贝都尽数赏给了他。
转眼天生上学了,凭借过人的智慧,还有超强的记忆,成了老师眼中的天之骄子。父母都为他感到高兴,村里人提起这个老来子,都竖起大拇指。
大学毕业后,天生放弃了城里的灯红酒绿,回到了生养他的村庄。村里人都说他找不到工作,所以回家了。
爷爷奶奶怪他任性,父母也怨他糟蹋钱。只有天生知道,自己对这片土地爱得有多热烈。他专业是生态农业,本可以进当地的农业局,坐在办公室里挥斥方遒,他偏偏选择回乡创业。
那一年,他背负了所有冷嘲热讽,扛起了创业的所有贷款,疏通了村里年久失修的水渠,支起了村里的第一个大棚。
蔬菜成熟那天,他在村口摆起了地摊,可是买菜的人寥寥无几。工人催工资就像催命一样急切,没有人愿意相信他。
他们顺走了大棚里的薄膜,铁杆,蔬菜。天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无计可施。最要命的是,蔬菜保质期不长,再不卖出去,摘下来的要腐烂,大棚里的要老了。
一夜间,天生长了很多白头发,连爷爷奶奶都避着他。好在父母还帮着他,他跟父亲东奔西跑,终于找到一家小餐馆,订购了一批蔬菜。
对于天生来说,这只是一小部分,他需要大型商场。于是,他把菜拉倒一个大型菜市场售卖,一卡车蔬菜卖了一半,就被当地的商贩撵走,因为他们的价格低。
看着半车菜,天生有些力不从心,想着送给路人算了,父亲不同意,说是辛苦栽培的,白送了可惜,再想想办法。
他们找了个地方吃饭,点了几个菜,老板都面露难色,说没有菜。天生说他有,可以给老板一些。
父亲和天生一起,搬了一箱蔬菜送给老板,老板看着品相上好的菜赞不绝口,拿出两百块钱给天生,天生说什么也不要,说当饭钱了。老板点点头,对天生有了好感。
晚上,天生处理完剩下的蔬菜,又回到了早上的饭馆吃饭。正巧遇到老板跟送菜的师傅吵架。
“这么老的菜,你想砸了我的馆子吧。”
“爱要不要,不要我拉走了,你明天一样开不了张。”
“不要就不要,老子不信拿着钱还买不到点菜。”
师傅一脚油门跑了,老板指着车子骂骂咧咧。
天生走过去,让老板给炒两个菜,又把一箱剩下的菜给了老板。
“小伙子,给我送菜吧,你这剩下的都比那孙子的强。”
“真的可以吗?”
“当然。”
第二天,老板刚打开饭馆的门,天生就在门口站着,老板赶紧上前问有什么菜,天生打开车门,满满的一车新鲜蔬菜,当季的、不当季的都有。老板看得两眼冒光,随即又犯了愁,这么多他一个小馆子也消耗不了啊。
他跟天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天生说要多少拿多少,老板喜笑颜开,搬走了三分之一。
天生准备开车走的时候,老板叫住了他,给了几个地址,让他去碰碰运气。
果然,有了老板这层关系,几家餐馆的老板都给面子,加上蔬菜也好,一车蔬菜不到正午就卖完。
那以后,天生每天开着车在城里转,卖菜的同时,还结识了不少餐馆老板。大家都很认可他的蔬菜,还与他长期合作。
菜有了销路,濒临倒闭的大棚一个个活了过来。两年后,天生就成了当地的有钱人。
村民们对他的评头论足也转了风向,都说他是在地里出生的,就得靠地吃饭。每当听到这些,天生都会笑一笑,说他是大地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