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是温馨的港湾,家乡是血脉相连的纽带,家乡是千丝万缕的深情。
我在这里出生、长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在这个城市。只不过是地理位置做了稍许移动。童年时在城市中央居住,高中时家里搬到城西,上班后工作地点在城南,结婚后在城北居住,后来因工作调动,每天开车到城东,穿越大半个城市。这个城市遍布我的足迹,勾勒出我的成长轨迹,可以说,我熟悉家乡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物,我知道哪家川菜馆最好吃,哪家商店的衣服物美价廉,哪家医院实力最强,如果有外地人来此,我会是一位称职而热情的导游,向她夸一夸“俺们家乡好”。
每次从外地旅游归来,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车站对面饭店那熟悉而硕大的招牌以及拥挤而繁闹的交通,还有车站门口一辆辆曾经载我到城市各个角落的公交车,我深吸一口家乡的空气,仿佛孩子回归母亲的怀抱,驱走了在别的城市时的疏离感、谨慎小心的心态,心里倍感温暖而安定。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了几分,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感觉是不同呀,这就是在家乡的主人翁的感觉吧。
我爱家乡的一切,即使破破烂烂也喜欢。“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了感情,已经习惯并接受了一切。仿佛烹煮的一锅汤,时间愈久,滋味愈浓。
我更欣喜家乡的进步,仿佛老师看到学生取得进步一样高兴。家乡每年都有新变化,市中心又开了一家时尚购物中心,那里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方,某某马路拓宽了,几乎认不出了,公交车今年全部换成燃气的了,家乡在时间的流逝中,悄然发生着变化,慢慢的,慢慢的,好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样,突然焕然一新,我追逐着时代的步伐,惊喜着家乡的蜕变。
我喜欢家乡的小吃。一个人的胃不就是家乡的吃食填满的么?最喜欢每天早晨,两个切的细碎喷香的驴肉火烧,就着金黄粘稠的玉米粥和爽口的小咸菜,将胃和身体哄得温暖舒适。这是家乡的味道,走到天涯海角也会魂牵梦萦的味道,如果远离家乡,牵扯我乡愁的应该是家乡早餐的味道。
家乡是异乡游子沟通联络最牢固地纽带。有一次在外地旅游,听到不远处几个人聚在一起说话,他们的神态、衣着、气质写着家乡人的符号,凑近听见那熟悉的乡音,真是感到亲切,马上攀谈起来,气氛融洽。是啊,我们曾同行在同一条街道,曾逛过同一个商场,曾游过同一个公园,曾在一家饭店吃饭,说不定还会有同一个认识的人,家乡仿佛一条链接友情,乡情的纽带,这一头连着家乡,这一头连着游子。那全国各地乃至大学校园里存在数不清的同乡会、老乡会就很容易解释了。
我爱我的家乡,感谢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生于斯,长于斯,也将老于斯。这里有我的老师们,是他们的谆谆教诲,使我从懵懂顽童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有我的同学,我们在同样的年纪,同样的时间,同一个教室,朝夕相处,结下深厚的同学情谊;有我的同事,我们同舟共济、开创事业、共同奋斗,为单位发展发一分光,献一份热,难忘那些共同拼搏的时刻。
家乡的人,家乡的物,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使我深深眷恋,哪怕做家乡一棵毫不起眼的小草,只要成长在家乡的土地上也无怨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