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室已经整理完毕了,最后一步是整理你的办公电脑。这一步对于改善一个人的工作状态来说,其实至关重要。做完这一步,然后养成好习惯,你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再找东西时也会很方便,对于工作掌控感也会多起来。
之前整理家庭电脑时大家可能发现我没有说那么细,因为手机的普及,家里用电脑的几率真的是越来越小,但办公电脑不一样。
你一天多一半的工作都需要通过电脑来完成,它有序了,工作也就井井有条了。
我们一年都要负责很多类别的工作。所以,我的办公电脑一级文件夹分类是年份,接下来是一年可能会做的各项各类工作:比如宣传稿、个人总结、部门总结、每月部门完成任务报表、下发任务、下发任务完成情况等等。文件夹起名要直观,是给自己看的,得让几年后的自己也能看明白。之后按照你的工作内容进行较为详细合理的分类,然后按照分类把内容归类整理。
我在迷上整理后,行事习惯变得很好。文件从来不会乱。
我在桌面上开了一个文件夹叫“待处理文件”,接收到一个任务时,我会先进行处理,形成一个初稿或初步意见。打印出来供领导审核。
除非我对那项工作实在不了解,且领导审阅后自己出定稿不用我,我才会把自己的电子稿交给领导。
假如我的稿子有八九成的把握,我只会给领导打印版,一来领导看着方便,二来不会因为领导的操作失误导致我的稿子个别地方发生变化,交电子稿的话退回给我时还得全文通读校对,我不大信任别人。
拿到领导的打印版修改稿子时,我只需要把领导改过的地方修改过来,再前后顺一顺就可以了,无需全文通读,我对自己的文字能力还是比较自信的。
这个稿子定稿之后依旧要起一个标志明显尽量详细的名字,过后好查找。然后该打印打印该发送发送。都完成后把稿子的最后定稿放在2018文件夹相应的类别里。方便以后查找。
分类的意义在于,在你记不住你的一个文件放在哪里时,你可以凭借分类找到它。虽然有搜索功能,我还是觉得自己清醒些更多些掌控感。
我一次与哥哥交流,他说他喜欢把所有的文件都存在桌面上。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就一起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取名叫“第一屏桌面文件”,然后他如今的电脑里已经有若干屏桌面文件的文件夹。但要找材料时,他还是只能用搜索功能,由于文件取名习惯也不好,所以经常因为找不到文件焦头烂额。当然,他在生活上也一定不是个井井有条的人。我们自从他上大学起就不大在一块了,我的习惯不太能影响他了。
所以,你看,这所谓的“第N屏桌面文件”就是无效分类。杂乱无章,没有条理。哥哥说自己曾无数次为找不到东西而懊恼。人重要的是自己得给自己行方便,不制造困难。
所以办公电脑使用的重点是:
一、有效分类。
二、给文件取标志明显尽量详细的文件名
三、养成好习惯,按照自己的分类存新接手后定稿的文件。
一般情况下,我的桌面图标不会超过十五个,而且都是应用软件,外加一个“待处理文件夹”,做好的工作我会按照分类放好,不会让它一直待在桌面上。
捎带再说下座机电话吧。
如果你的座机电话只有你一个人使用,清理一下对你有好处。
拿我来说,之前办公室的座机电话与人共用,而且多是找她的,就一直放在她的桌子上。
后来换成我一个人使用,我做了两件事:一是把座机里原来存在的所有号码都删干净,重新开始。二是把座机电话的时间较准,这样可以直观地知道未接来电的时间。
另外,我还形成了一个新习惯,就是所有找我的电话我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记录上姓名和我要找的人的亲属关系。当然如果是熟人来电,我是一定会存在手机通讯录里的。工作电话不一样,很多就是联系一两次就几乎不会再联系了。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这些人虽不常联系,但为了备不时之需,以后再要联系时不需要去档案室查看,我就一并记下来。当然,如果你没这个需要,这一条你可以忽略。
新打来的电话若不是找我的,我会告知Ta同事的新办公电话。这样分流出一部分话务量。
我绝不会去同事的新办公室找她来接电话,因为这样既影响我的工作,也影响她的工作。而且以后还会接到许多不是找我需要我转告的电话。
工作很忙,效率很重要,减少无谓时间的浪费。这不是自私,是工作原则。我从来也不是老好人类型的,我看重人缘,但更看重工作效率。
好了,到这时为止,办公室就这样整理完了。
你的好状态呼之欲出,然后你会感觉自己做事越来越顺利,连老天仿佛都会帮你。这就是由于自己的积极凝结的正向磁场。
一切,得来不易。要好好活着,开心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