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麻痹症也叫脊髓灰质炎,是人体致残的原因之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小儿麻痹症曾经出现过流行,当时很多小儿麻痹症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遗留下了肢体残疾,现在这部分人群已经成年了。直到上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与有着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用顾方舟研发的脊灰疫苗“糖丸”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密不可分。
二涛带媳妇儿回来的消息,经由张寡妇的“大喇叭嘴”一广播,成了这个春节古树村最大的新闻。
古树村328户1147口人,有姓张和姓李两个姓氏。二涛姓李,在家排行老二,弟兄三个都是带把的。按他爹的话说:“养活仨小,使上老劲了。至于能不能娶上媳妇,看各自的造化吧!”
老大打小聪慧过人,在考中专被人稀里糊涂顶替之后,转而上高中,三年后理所当然就考上了大学。早些年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上海,很少回家。
老三初中没毕业,跟着村里人在建筑工地混了几年,没混出名堂,这几年开始跟着几个同乡,在天津建筑工地上搭个临时房,学着经营小超市、小饭店,慢慢干出了名堂,去年也在天津买了房,只有过年才回家。
二涛因为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留下了跛脚的后遗症。打小两只脚走路都是拖着地走,被村里人起了个外号叫“二瘸子”。这也让二涛从小就成了爹娘的一块心病。
村里还有几个残疾孩子,有的是唐氏综合症,有的是手部残疾,有的是脑瘫,大都很少出门,也没有啥朋友,走出去也是被人嘲笑的对象,后来就成了这个小村庄的“边缘人”,只靠吃口饭活着。
二涛曾经也是这样的想法,不愿出门,不想跟别人说话,更不想被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喊“二瘸子”。每次他们喊,他就追着骂他们,可每次都只能眼看着他们嬉笑着跑远。
让二涛改变想法还是在上学之后,因为二涛经常不出门,有喜欢抱着哥哥的书本看,他爹就让他试着去上学了。没想到身体残疾的二涛,脑瓜却遗传了他爹的聪明,课本上的知识一学就会,每次乡里抽考他都是全乡第一名。大哥考上大学之后,更是让他内心看到了希望,好像也找到了方向。
他开始有意识地加强锻炼。不知道从哪儿看来的方法,他把一只脚放到椅子上,找来几块砖头,用绳子捆住系在横着的腿上,一吊就是几个小时。一边吊砖头,一边看书。就这样一直坚持,后来腿部有了力量,尽管走路仍然翻脚掌拖地,但姿势有了明显改观,速度也有了一定提升。
就这样,他一路刻苦读书、锻炼,书籍给了他知识,也拓宽了他的视野和心胸。特别是霍金、张海迪的故事,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上高中的时候,他的性格也有了较大改变,不再那么自卑内向,开始乐于跟别人交往交流。
因为他的残疾,让他成了全校皆知的“名人”,又因为他出色的成绩,让他更加出名。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叫出他的名字,也都拿他教育那些学习上贪玩不努力的孩子。
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西安交大,四年后又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研究生一毕业就被省城一家企业聘用,提供住房,还是年薪。不过两年后他就辞职退房,跟几个同学开起了公司。几年后公司作为高科技企业,受到资本追捧,他已经是拥有公司原始股份的几个创始人之一。
一直美中不足,也是让家人担忧的就是他的婚姻问题。曾经也有人给他介绍,不过一接触,他就能感觉到她们看他的眼光,让他很不舒服。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己这样的身体条件,很难会有人真有勇气接受自己,更何况还要让家里人接受。
二涛带回来的媳妇儿“人材”很“挡”,用张寡妇的话说:“那闺女不是瞎了眼,就是被灌了迷魂汤。”
实际上,二涛媳妇儿家里父母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可这闺女就是认定了二涛这个人。宁愿与家里断绝关系,也要跟着他一起生活。两个人想着生米做成熟饭后,慢慢再做做老人的工作,争取老人能够同意。
这个春节,最高兴的人当属二涛他爹。原本很少出门的他,净往当街人多的地方凑,嘴里的烟,也由原来自己裹的旱烟,换成了一水儿的过滤嘴儿。还逢人就说:“俺二瘸子多亏了读书,要不是上学,在家别说娶媳妇了,连个人样儿都混不上。”
接过他过滤嘴儿香烟的几个人,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无不羡慕地说:“真没想到,这不着调的老汉,最后倒享他‘瘸二小’的福了!”
另一个说:“嗯!听说‘瘸二小’出门都坐飞机,来回还有专职司机。看人家混馁!”眼神连带着语气都是看不懂、想不通的羡慕嫉妒。
大年三十晚上,二涛第一次当着街坊邻居和本家族人的面,喝得酩酊大醉,连第二天磕头拜年都没能起来。
大年初二一大早,二涛就跟媳妇回省城了。按照当地的习俗,这也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