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营原理——中国制造2025

作者: 7b832d6036b7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09:01 被阅读34次

    背景

    苗圩部长指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三大背景:一是全球竞争的需要,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美国已经推出再工业化计划,吸引制造业回流;二是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制造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建设制造业强国势在必行,三是,这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保障。简单来说就是当下的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矛盾比较突出,无法适应国际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推动制造业升级。

    目标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九大战略任务、十个重点领域和五个重大工程,对未来十年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

    我国制造业强国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15~ 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2025~ 2035年,达到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第三步,2035~ 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就是这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中国制造2025》将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5年到2020年,将全面推广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应用,部分行业和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试点与示范,如大力推进“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第二阶段为2020年到2025年,将大力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着力推动“智能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等。

    九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十大重点领域则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

    五项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

    ——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是指,面向未来的十大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工程,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只有通过智能制造,才能带动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实施工业强基主要是为了解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落后等问题。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则是要努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资源的制约问题。

    ——最后就是,在实施互联网、数控机床、大飞机等专项的基础上,推进新的高端装备创新专项。

    据赛迪顾问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测算,工业4. 0将使中国总体生产效率提升25%~ 30%;资源利用及节能减排方面,将减少60%以上的工厂非计划停机,降低40%以上的生产线机器人能耗,消除25%以上的非生产性耗碳排放量减少20%以上;物流方面,将减少10%左右的国内物流订单,而其真正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运输市场上,由于各国智能工厂通力合作,将大幅减少工业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运输环节;商品供需和仓储方面,将减少70%以上的商品过剩和仓储积压,在未来智能工厂内不再需要大型仓储设施,库存将被压缩至保证当前时点生产需要的最小值并可随时进行调整;由于大批量制造与个性化定制在成本上的差异大幅缩小,将导致维修成本减少60%以上;工业4. 0对其他相关产业如大数据、物联网、软件业等的促进作用也不可估量。由于工业4. 0的多产业综合性质,实现工业4. 0还将为我国工业提供一个抢占先机,实现跳跃式发展,加速赶超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工业强国的机会。

    挑战

    不仅仅只有德国和中国在积极推进“工业4. 0”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以及美国全面展开“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AMP2. 0)”与美国制造业振兴规划,其它国家同样不甘示弱,英国充分论证了英国制造2050、日本大力执行《机器人新战略》、法国开始了“工业化新法国”行动、韩国的《未来增长动力落实计划》以及印度的《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纷纷出台,还有意大利、俄罗斯、巴西等国也针对本国制造业特点制定匹配的制造业转型规划。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竞赛已经全面开始。

    差距和问题

    仅仅走过30年发展期的中国工业,虽然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但是在产品、设计、材料、设备、工艺、装配、人员素质、工作责任心等各个领域都和有着近200年工业文明史的制造强国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水平较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耗偏高,环境污染较严重,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制造能力不足,管理水平较低,工资成本不断上升等。

    中国传统制造业长期沿袭粗放型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呈现“两高”“四低”和外需依赖的典型特征:主要依赖高投资率前提下的高投资、依赖低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和低资金成本,依靠外需拉动进行数量扩张。这种发展方式造成了消费与投资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资源枯竭、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中国工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产业大多仍处在工业2. 0甚至工业1. 0阶段。主体正处于从工业2.0向3.0升级阶段。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没完全走完。从制造设备到产品工艺,都与其他制造大国差距很大,没有核心技术,劳动生产率低,只停留在低利润的初级加工阶段。

    虽然发展迅速但属于粗放式发展,集中在中低端;虽然基础很大,可总体技术含量不高,这也是中国企业急功近利仅仅对“大”的追求的病态现象。

    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滞后,先进技术重点前沿领域发展滞后,在先进材料、增材制造等方面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关键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及核心基础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构成智能制造装备或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许多重要装备和制造过程尚未掌握系统设计与核心制造技术,如精密工作母机设计制造基础技术(设计过程智能化技术)、百万吨乙烯等大型石化的设计技术和工艺包等均未实现国产化;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突出,应用于各类复杂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的智能化高端软件产品缺失,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资源计划软件、电子商务等关键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大;在核心技术方面,我国的国外知识产权依存度至少达到90%,发达国家对国外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一般低于30%。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也不乐观。他多次呼吁,中国机器人行业要避免重蹈汽车业的覆辙。曲道奎认为,随着制造业转型,2014年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市场发展很快,吸引全球机器人公司来到中国,留给中国企业慢慢成长的时间变短。”中国作为机器人最大的市场,缺乏核心技术,核心部件存在严重瓶颈,国产机器人在国内机器人市场的份额只有13%,在高科技的机器人领域,国内企业通常赚的还是组装的辛苦钱。如今,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FANUC)和安川、瑞士ABB等知名企业都已进入中国,意大利、美国、韩国的机器人及配套企业也已经布局中国市场。日本目前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供应商。瑞士的阿西亚–布朗–勃法瑞(ABB)、德国的库卡(KUKA)、日本的发那科(FANUC)和安川电机(YASKAWA)四家公司凭借其雄厚实力,占据了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80%的市场,占据了我国60%~ 80%的市场份额。被业界称为全球机器人的“四大家族”。总体来看,国外机器人占据中国近90%的市场份额。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承认,国际先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并完成在国内市场的布局,的确给国内机器人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在出席“201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面临劳动力素养提升和劳动力需求减少两大挑战。

    据麦肯锡调查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需要1. 42亿高技能人才,若劳动者的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中国将面临约2400万的人才缺口。

    中国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重点领域急需稀缺领域的专业人才和统筹装备制造经济管理的管理人才,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充分掌握机械自动化、工业工程、信息技术等复合人才的培养投入不足。一线工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工业4. 0”时代的数字化控制,中国的周边形势导致中国能与邻邦在科研、管理、人才方面的交流十分有限。

    在“工业4. 0”不可阻挡地袭来之际,大量中层管理者与蓝领工人就业这个社会问题变得愈发现实。

    经济新常态给尚未成熟的中国制造业创新也带来了挑战。

    基础

    2010年,中国制造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比重的19. 8%,装备制造业产值已超过20亿元,占全球1/ 3以上份额,是历史上继美、英之后的第三个制造业世界第一。

    我国已成为太阳能光伏第一生产大国,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也具备了一些良好条件:(1)我国制造业拥有巨大市场,需求是最强大的发展动力;(2)我国制造业有着世界最为完整的体系,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中国有2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有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的地位;(3)我国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掌握了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4)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上天、入地、下海、高铁、输电、发电、国防等都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具备足够的创新力。

    行动

    2011年,我国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机。

    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资金5 11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6. 5%。从研发的专利产出看,同年上述500强共拥有专利25. 8万项,比上年增加了17. 03%;其中有发明专利的7. 5万项,比上年增加了28. 9%,发明专利在全部专利中占比上升。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我国研发经费长期快速增长,2012年达到10 298. 4亿元,居世界第3位,占全球份额由2000年的1. 7%迅速提高到11. 7%,但由于产学研用脱节,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人工智能顶级国际会议AAAI 2017论文情况。中美两国基本相当,远超其它国家。国内投稿数量与录用率都跟美国高度接近,这个状况在计算机科学大分支中是少有的。

    2013年底,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的市场份额。

    2013年,我国以近3.7万台工业机器人的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截至2014年6月,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基地)已超过36个,规划面积超过2.8万亩,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上海通用陆家嘴工厂,号称中国最先进的制造业工厂。10个工人+386台机器人,每天80量凯迪拉克。即使从全球看,这样水平的工厂也不超过5家。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成为美国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项目之一,并成为全球最大移动电商公司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继2016年8月宁波成为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后,武汉、泉州、成都等多个城市近期也正式通过专家组审批,成为第二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目前,还有超过30个城市已向各级工信主管单位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申请,另有多地正在组织编写“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2017年2月8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公布一份题为《2050年的世界:全球经济秩序如何改变》的报告。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经济重心将由G7转移到E7,新兴经济体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该报告总撰稿人、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约翰·霍克斯沃斯表示,新兴经济体将在21世纪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9年来,对世界经济贡献最大的不是西方。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80%,而西方国家不足20%。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占了30%。从经济发展速度和世界经济的平均值来看,中国是对全球经济复苏最大的贡献者。

    “金砖之父”吉姆·奥尼尔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事务(特别是经济事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金砖国家现在的表现超过了当初的预期,而且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实施份额调整,提升中印等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和投票权比重;2016年人民币成功加入SDR篮子;G7扩容成为G20,中国成功举办2016年G20杭州峰会等都表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得到了提升。

    除此之外,新兴经济体打造的亚投行、金砖国家组织和“一带一路”等新的合作形式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行了有益的补充。这些将会与原有的机制一起,促进全球化向前发展,成为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力量,逐渐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在未来,世界经济最大的火车头还是中国。中国经济保持新常态,是新兴经济体的中流砥柱。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经济的支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经营原理——中国制造20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yd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