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城——知子罗

作者: 打鼓的圈圈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16:57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原来的标题是废城知子罗,这座曾经的怒江州府所在地虽然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是当地政府也像这里的原住民那样并没有放弃这座曾经人马云集、繁盛一时的“城市”,成立了社区,修缮维护了基础设施,让百姓们继续得以安居乐业,知子罗的烟火气也得以延续下去。


• “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陪衬着八角楼图书馆 •

看着眼前的景象,使我想到了前几年的一部云南本土电影,一部屡获欧洲电影节好评的电影,一部国家电影局90高分的电影,因为资金问题而没有发行。这部电影的名字和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城市名字一样,它们都叫:知子罗。

• “知子罗”在傈僳族语的意思是“好地方”,是一个古老的怒族聚居地 •

记得电影的情景也和现在的这座城市一样,与现代社会有着太多的不合时尚。走在这座城市里,你能感受到的,只是安静、散漫,没有一点现代城市的繁杂、忙碌,有的,仅仅是深藏在大山之中,荒芜于历史长河……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州府县衙的迁出,这个位于海拔2000米处山梁上的重要驿站也永远定格在了1986年。

如今的知子罗不是荒芜人烟的孤岛,她更像是末日来临的废墟。有位艺术家曾经描绘了人类毁灭的场景,地球变成畜牲横行的世界,各种动物占据了属于人类的公共设施,破败的建筑和疯长的植物显得无比凄凉,而更糟糕的是毁灭进程中的人畜共处。主观意识中的知子罗就发生着这一幕……

这里唯一有些许人烟的地方就是基督教堂,很遗憾没能在傍晚的落日余晖里听到美妙的唱诗。据说知子罗唱诗班的无伴奏天籁和声非常出名。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曾经预言的灾难没有发生,很多村民搬进了空了很久的房子,可昔日门庭若市的知子罗却再也没有热闹起来。还在这个城市,现在应该叫做村庄里生活的,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这里留不住年轻人。

这里没有班车,没有邮局,没有银行,连仅有2.30个孩子的学校也已关门。空着的房间养着猪养着驴,无人看管的畜牲在街道上闲庭信步。

• 天真的孩子不知道这里的历史 •


“……松林里安放着我的愿望,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长了。”

• 1949年碧江和平解放地及中共怒江特区工委驻地遗址 •

闭上眼遥想曾经的知子罗,人们给了她完美的身躯和光辉的过去,却也给了她一生一世的隆重悲情。如果知子罗没有被遗弃,那么如此娇小的城市如今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即将回到生活的地方,想起了海子,在那个人情荒芜的城市里,他曾经留下过一句永恒的话:“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关文章

  • 记忆之城——知子罗

    这篇文章原来的标题是废城知子罗,这座曾经的怒江州府所在地虽然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是当地政府也像这里的原住民那样并...

  • 翻越喜马拉雅 五、记忆之城知子罗

    五、记忆之城 知子罗 从老姆登村继续往上盘旋上山四公里即到达知子罗村,海拔又提升了200米,今天的知子罗被...

  • 记忆之城——知子罗的梦幻和失落

    上大学时,同一个宿舍的朱毅清同学经常讲知子罗,听得多了,就知道了知子罗,知道了那是怒江州刚刚撤销县制的碧江县县城,...

  • 《大山里的兵》之“记忆之城”知子罗076

    说来有点惭愧,“知子罗”离我的部队始终不过百十里,而我却“走”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年4月份,我才有幸去“拜访”记忆之...

  • 你的生活里,金钱占第几位?

    -1- 在记忆之城知子罗的一条小巷里,我遇见了这位怒族阿妈。她的头上顶着一只竹篓,里面是几颗刚刚从地里摘回来的南瓜...

  • 知子罗

    知子罗

  • 怒江大峡谷圣诞之行(之二)知子罗--被废弃的记忆之城

    匹河乡的知子罗是一座“废城”。她建在怒江大峡谷一侧的山顶上,夹在高耸入云的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因为承载着当地一...

  • 记忆之城

    在踏上旅程之前,我觉得自己很紧张,就像跑800米考试前一样,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因为这个国度对我而言太过与众不同,...

  • 记忆之城

    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一座城。这城市里车水马龙,各色人等进进出出,然而总有那么几个你会将他们推到光影下,你会在那些光影下...

  • 记忆之城

    (昨天在公众号更的文,时间太晚就没法上来) 顺着楼梯一步一步走下去,寒意一点一点从脚底往身上流窜,好冷。外边的温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之城——知子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nc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