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傲一慢
穿越历史,回到公元前99年。
朝堂之上,汉武帝蹭的一下站起,愤恨地将手中奏章扔到地上,大喊:“李陵叛逃!”群臣一片哗然,议论之声在朝堂上此起彼伏。接着,就有言官上前谏言,声讨李陵之过。
武帝立于座前,怒容未减,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百官的言行,不发一言。那一刻,他心中的愤怒,就像即将喷发的火山,汹涌的岩浆就在火山口翻涌着。
突然,司马迁缓步上前,向武帝躬身行礼道:“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陛下的。”
武帝眉头皱得更紧,逼视着司马迁,试图从他眼睛里看到胆怯和谎言。司马迁面色沉静,微微低首看向眼前的地砖,一动不动。
良久,武帝终于开口:“那就让公孙敖去迎李陵,务必救回。”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自请带兵五千迎战匈奴,遭遇匈奴大军围困,粮尽矢绝之后,李陵降敌。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之罪,唯有司马迁劝谏武帝。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果,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愤恨之下诛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因此获罪,受了宫刑。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虽饱受痛苦,但司马迁每念及孟子之言,心中便一阵坦然。他无数遍回想当日之情景,若自己不站出来进上一言,旁观李陵被扣上叛国的罪名,他会因为对自己内心的不诚实而背负一生的思想枷锁。对自己内心最真诚的信念,是支撑司马迁站在朝堂上说出那番话的理由,也是支撑他挨过痛苦艰难存活下去的理由。他选择诚实地面对本心,选择为心中正义的信念亮起明灯,选择将历史最本质的样子展露在世人面前。
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在一本本著作面前,司马迁焦躁的情绪平静下来,历史的画卷在他眼前铺开,鲜活的生命形象在他周围行走,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生命力量,这力量来自对历史的探索,来自对诚实信念的书写。他凭着这样一股力量,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再把历史往前翻一翻,回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者众,但无一人行动。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商鞅为推行变法,必须要让大家看到他言出必行的决心,必须要将法的威信树立于民众中,必须要将诚信的种子种到民众心中。他这样做,是对自己的尊重,是对制度的尊重,也是对民众的尊重。诚信,就体现在我们的言谈举止间,若是我们不懂得践诺守信,那我们生而为人的形象,都会受到折损,无法在社会立足。
越是有学识有远见的人,越懂得诚信的重要性,越能依靠诚信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不信,把历史往后拨一拨,我们去看看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本不用参加考试,但他依然要求考试;本因为试题做过可以拿到高分,但他依然如实向皇帝报告后加试一题。
晏殊坦坦荡荡,在皇帝夸赞他的时候,他并不因此沾沾自喜,而是站在一个很客观地角度去解释说明自己能力在其中的作用,让皇帝看到他质朴诚实的一面。正因为晏殊的坦诚,他最后得到皇帝赏识,官拜宰相。这种不虚伪,不做作的态度,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很难到达的境界,是极其宝贵的品质。
“人,无信不立!”如果我们想得到自己的尊重,想得到世人的尊重,我们必须要具备诚信的品行,并践行到我们的实践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