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练字&书法
【心畫】吳孫皓初童謠·魏晉·佚名

【心畫】吳孫皓初童謠·魏晉·佚名

作者: 半暇 | 来源:发表于2019-04-20 05:56 被阅读4次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 臨硯·吳孫皓初童謠·魏晉·佚名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 賞析

三國時期,地處東南的吳國是立國時間最長的國家。但在孫權病亡前後,統治集團內部在繼承權問題上就亂開了。朝官分成擁嫡、擁庶兩派,為廢、立太子鬥爭非常尖銳。公元252年,孫權去世,內部矛盾很快表面化,宗室和大臣間彼此屠戮,長期進行爭權奪勢的鬥爭。孫權之後,由孫亮、孫休先後稱帝,為時不長。公元264年,由孫皓執政。這個吳國的末代皇帝兇頑殘暴,窮奢極侈。他用剝面皮、鑿眼睛、滅三族等酷刑殺人。後宮已有數以千計的宮女,還在民間掠奪少女。甚至明令年年上報“將吏家女”的名冊,女孩子壹到十五、六歲就要“簡閱”壹番,供其挑選。暴虐的政治,苛酷的剝削,激起人民不斷起義,終於將吳國推進覆滅的深淵。

在吳國歷史上曾有過多次遷都事件。公元211年,孫權從吳遷都秣陵,並改名建業(即今南京),後來隨著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孫權遷都鄂,改名武昌。229年,又還都建業。很有進取精神的孫權,十分重視這兩個軍事重鎮,通過建都,使兩地經濟日臻繁榮;尤其是建業,成了南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到孫皓時代,公元265年,他在西陵督闡的建議下,也來了壹次遷都。什麽原因呢?據說“荊州有王氣”。而建業宮殿已破舊。這個貪欲無度的暴君但求享盡人間歡樂,於是吹吹打打地從建業搬到武昌,並下令揚州地區的人民遠道從長江送去供享樂的壹切耗資。沿江人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政事多謬”,加上“公私窮匱”,雖然孫皓還在醉生夢生之中,可國政已是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了。左丞相陸凱是孫權留下的舊臣,對孫權的治國之道有切身感受,對孫皓的腐配專橫有冷靜觀察,算得是個統治集團中的清醒者。憑借舊臣身份,還敢於直言疏。《吳孫皓初童謠》就是陸凱在武昌勸孫皓時引用的壹首童謠。陸凱在這個奏疏中,痛陳國衰民弱之現狀,力勸孫皓“省息百役,罷去苛擾,科出宮女,清選百官。”孫皓當然十分不悅,只是懾於陸凱的“宿望”,才沒有加害於他。

《吳孫皓初童謠》僅短短四句,卻從中透露出了人民的苦難、怨恨和不平。盡管武昌有美魚可烹食,有房屋可停居,但百姓寧願到建業去,即使在那裏只能飲水充饑,以至如履死地,也心甘情願,在所不辭。為什麽呢?就因為武昌為孫皓所居,人民苦於暴政久矣,已不能共存於壹處。當然,這裏還有壹層深意,那就是建業曾是孫權的古都,人民向往建業,實是懷念創業皇帝孫權。當時為了備戰,孫權雖然也曾強賦厚稅,然而他個人尚能自持節儉。在倡導發展農業生產時,他不但贊同陸凱開墾農田的命令,而且主動提出他和兒子們親自受田耕種,“亦欲與眾均等其勞也。”公元247年,建業宮年久失修,武昌宮已用了二十八年,這些材料不能再用,建議采伐新材以築新宮。孫權不許。認為正是戰爭期間,百姓負擔已重,如若再有通伐,就會妨損農桑。堅決讓臣下搬來武昌宮材瓦改作太初宮。對比孫皓的暴虐貪殘,人們能不痛恨萬分嗎?童謠正是通過向往建業、遠避武昌這種直率的語言責孫皓。以寧死而不願留居武昌的激憤之聲,揭露了當時“苛政猛虎”的血淋淋社會現實,控訴了孫皓集團的滔天罪惡,抗議了他們的胡作非為。

當時永安山區的農民忍無可忍,在施但領導下發動了壹場起義。初則數千人,發展到萬余人,直殺至建業城裏,給孫皓政權以極大威脅,就在這種怨人怒的境況下,孫皓不得已於266年冬天灰溜溜地還都建業,壹方面血腥鎮壓施但義軍,壹方面以此平息朝野反抗。但是,他的驕奢淫欲並就此收斂。壹到建業又耗費數以億計的資財築起了壹座顯明宮,“大開園囿,土山樓觀,窮極伎巧。”陸凱也曾強勸,而孫皓至死不悟,終於弄到財竭國亡的地步。

這首歌謠為陸凱作為例證引用於奏疏中,但保留著民謠樸實生動的面貌。它用強烈對比的手法,從正反兩方面突出反封建暴政的主題思想。相近的句式,相近的韻腳,成為在民間口相傳、不脛而走的有利條件。

註明:原文、賞析、背景等均轉載於古詩文網。

半暇·悦己

相关文章

  • 【心畫】吳孫皓初童謠·魏晉·佚名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 臨硯·吳孫皓初童謠·魏晉·佚名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 【心畫】酌貪泉·魏晉·吳隱之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 臨硯 | 酌貪泉·魏晉·吳隱之 古人雲此水,壹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 《书谱》释义一

    《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 夫(fú)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晋)末稱(称)二王之妙。 王羲之云:“...

  • 【心畫】恒靈時童謠·兩漢·佚名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 臨硯·恒靈時童謠·兩漢·佚名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

  • 敦煌

    今天我臨摹了一幅畫。敦煌壁畫裏第285窟魏晉時期的孔雀。 用的是岩彩,就是還原了古時候畫匠們使用的,原始礦石磨成粉...

  • 東晉元帝——讀通札記(1004)

    讀全註全譯本《讀通鑒論》,感:1、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元帝,字晉文,東晉開國皇帝,晉宣帝司馬懿曾孫,瑯琊恭王司馬...

  • 書法簡歷

    孫暉,網名墨韻,號靜韻軒,別署嵩岳山人,癸卯(兔)年生。余學書始自唐人,上溯魏晉,下至宋元,上下貫穿,根植傳統,博...

  • 孫晧殘暴——讀通札記(809)

    讀柏陽白話本《卷八十一》,感:1、孫晧殘暴。孫晧,吳末帝,字元宗,廢太子孫和之子,大帝孫權之孫,甚得大帝喜愛,賜名...

  • 晉武明暗——讀通札記(821)

    讀柏陽白話本《卷八十二》,感:1、晉武明暗。司馬炎,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晉朝開國皇帝,晉武帝是也。早年,其寬宏...

  • 2021-01-24

    孫暉,號靜韻軒,別署嵩岳山人。余學書始自唐人,上溯魏晉,下至宋元,上下貫穿,根植傳統,博涉五體,縱覽諸家。回顧與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畫】吳孫皓初童謠·魏晉·佚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jc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