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是个懂得美的人,也懂得得生活的艺术。这一点,从与她有血缘关系的黛玉、湘云、宝玉、探春等人都有着不俗的品味就可以看出来,从贾母有一些生活细节上也可以看出来。
第四十回,贾母带领刘姥姥等一行人参观大观园,在黛玉住的潇湘馆,看到窗纱旧了,马上就吩咐下来:“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她把这窗上的换了。”见众人不懂得她提到的窗纱,又很感兴趣,就进一步解释说明:“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老太太知道什么是好东西,也知道怎么用。
第五十回,贾母看到宝琴带着丫头站在雪中,丫头抱着一瓶红梅花,马上笑着跟众人说:“你们瞧,这雪坡上配上她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她总是能比别人更早地发现好看的事物,并且,能够用含蓄却又十分明确的语言夸赞她所喜欢的人。
在第七十六回中,中秋节贾母带着全家人在凸碧堂赏月,看到“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贾母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于是,派人吹笛,贾母又特意叮嘱:“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贾母的吩咐传下去之后,“(众人)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众人称赏不已,已经觉得这是很好的艺术享受了,都夸贾母:“实在可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胸。”贾母仍有更好的建议:“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如此,又过了一会儿,“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此时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艺术带人到至境至情,就会令人落泪。
贾母是一个懂得美也懂得生活艺术的人,难得的是,她又有那么好的欣赏艺术的物质条件和良好心境,所以,在她身边长大的孩子,如宝玉、黛玉、湘云,也都有着良好艺术修养。
富贵易得,聪明易得,像贾母这样一份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却是极为难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