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机关算尽太聪明
——《水浒》恶人之张蒙方
江湖难太平,
自有风浪生。
世人贪逐利,
哪知是祸根。
这首歪诗说的是江湖,说的是世道人心。古人已经说过,世上之人,无论他身处何处,都逃不过这“名”和“利”两个字。虽同为世人追逐之对象,但仔细想来,“名”与“利”也略有不同。名为虚,利为实;争名难于逐利。如此一来,逐利者便多于争名者。但世上之人多矣,而“利”却相对有限,你也争,我也夺,免不了就会发生纠葛,直至产生冲突。于是乎,“利”就成为祸根了。
话说孟州牢城营安平寨东门外,有一座市井,名叫快活林。那里有一百多个大客店,另有赌坊和兑坊三十多处,是一个繁华的地方,也是一个是非之地。
孟州牢城管营的儿子施恩,江湖人称金眼彪,好习枪棒,功夫了得。他依仗自身本领和孟州牢城中的八九十个亡命囚徒,独占快活林,一方面开个酒肉店,一方面收取管理费,收入颇丰,月终闲钱也有二三百两。
如此赚钱的地方必定有很多人惦记。不久,从东潞州调来一个张团练,听说快活林有利可图,是块肥肉,就想据为己有。他自己当然不便出面,就让蒋门神出手。这个蒋门神是他暗中带来的一个武林高手,身强体壮,武艺高强。他听从张团练的吩咐,故意上门生事,出手便打伤了施恩,夺走了快活林。
施恩当然心有不甘。他怀恨在心,寻机报复。
话说武松杀死潘金莲、西门庆亡后,身犯重罪,只是因为多方维护,才逃得性命,最终被刺配到孟州牢城。金眼彪施恩一定是听说过武松的神武,等武松到了牢城之后,便暗中施予恩惠,极力笼络武松,想借助武松的本领为自己报仇雪恨,重夺快活林。
我说过,武松为人很简单,就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谁尊重他,他就尊重谁。除了情义二字,武松的心中似乎没有其他的准则。施恩,人称金眼彪,果然名不虚传,算是火眼金睛。他看得准,做得也仁至义尽,让武松很是感动。武松自然答应出手相助。于是,这快活林就成了舞台,让武松表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好戏。他醉打蒋门神,让施恩重夺快活林。
自此以后,武松威镇孟州,名闻遐迩。一天,孟州守御兵马都监张蒙方,突然派人找上门来,要邀请武松到他的衙内去。武松不好拒绝,只得跟了那个来的人,到了张都监的衙内。张都监见了武松,很是客气,说是久闻武松的神武,想让武松做他的亲随。武松十分感激,爽快地答应下来。这样一来,武松就在张都监的手下做了亲随,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张都监对他非常信任,不仅准许他自由出入,还派了一个丫鬟专门伺候他。这个丫鬟名唤玉兰,很是体贴。因为武松经常得到张都监的一些赏赐,玉兰就让武松弄个箱子回来,替他把那些赏赐的物品都一一地装起来。
转眼到了八月中秋的夜晚,张都监在后堂深处的鸳鸯楼上,排宴庆赏中秋。武松被安排在席上就坐,一时间觥筹交错,笙歌辉煌,花好月圆。武松吃得八分醉,害怕酒后失礼,便自行告退,回到屋里休息去了。约摸三更时分,朦胧之中,只听得许多人高喊“有贼”,他就急忙挺身而出,前去捉贼。匆忙中,听说贼人跑到后花园去了,他便又急忙来到后花园。到了后花园,只见四周一片寂静,月光莹澈,树影婆娑。他看了半天,也不见一个人影。他不敢怠慢,转身就往回跑,好去抓贼。正在他转身跑出来的时候,不提防黑影中伸出一条板凳,把他绊翻在地。随后就走出七八个军汉,叫着“捉贼”,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他绑了,捉到厅前来。到了厅前,那张蒙方大怒,连忙派人到武松屋里搜查,找到了那只箱子,居然还从箱子里搜得一些赃物。武松连忙喊冤,但反复申辩无效,被张蒙方派人押至州府。知府天明升堂,审判此案。最后,武松被屈打成招,押入死囚牢。直到这时,武松似乎才有些明白,这一切都像是张都监设的圈套,意在谋害他。
武松有所不知,这一切真的就是张团练和蒋门神借助张都监的力量重夺快活林计划中的一个部分。除掉了武松,快活林便手到擒来。紧接着,施恩再遭毒手,快活林得而复失。
管营和施恩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四处奔走,一边暗中查知真相,一边设法营救武松。在管营和施恩的上下活动下,武松捡回一条小命。最终被脊杖二十,刺配恩州牢城。但张团练、蒋门神和张都监也不肯罢休,他们派出杀手,想在飞云浦置武松于死地。可他们还是低估了武松,因此犯下了致命的错误。武松于是再展神威,大闹飞云浦,嗜血鸳鸯楼。至此,武松本传中的第二场血案终于血腥落幕。
纵观整个事件,围绕快活林这块肥肉,两大利益集团是明争暗斗,血雨腥风。就其性质而言,我认为是一场官商勾结的黑吃黑的闹剧。施恩是管营的儿子,标准的“官二代”,依仗父亲的权势和自身的本领,纠集八九十个亡命的囚徒,霸占快活林。张团练新来乍到,见利眼红,利用江湖杀手蒋门神夺走快活林。施恩又利用武松痛打蒋门神,重夺快活林。张团练和蒋门神再勾结张都监,陷害武松,又夺快活林。双方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片血雨腥风。究其本质,无非都是为了一个“利”字,毫无道义可言。
张都监是聪明的。他心计深沉,隐害武松于不动声色之中,把心高气傲、胆大心细的武松也耍得稀里糊涂,让人不得不佩服。然而,如此高智商的张都监,只知道为个人谋私利,并不惜处心积虑地害人,就让人无语了。张都监死得很惨,但咎由自取,实在让人无法同情。只可惜殃及无辜的妻子儿女,惨遭灭门,实在让人叹惜。
掩卷深思,我觉得施耐庵的确有些歹毒。我不知他看到过多少不平事,心中聚积着多少怨恨,写武松,写李逵,何其暴戾,何其血腥!我想,无论是谁,只要心存逐利之念,细读《水浒》当心惊肉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