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被“外放”在吴地(今江浙一带)时,曾听到一块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块好木材,就找吴人要了回来。
一块废柴,在内行人看来,却是宝贝,关键看怎么使用!蔡邕精通音律,因此把它拣出来做成琴,果然音色非常美妙,但是木头的尾部依然被烧焦了,时人就叫它“焦尾琴”,成为中国著名的古琴。
起初,蔡邕住在陈留,他有个邻居准备了酒菜请他来赴宴,他去的时候邻居已经喝得兴起了。坐上有个客人在屏风后面弹琴,蔡邕到了邻居门口悄悄一听,说:“啊!用音乐招我来却藏有杀心,怎么回事?”于是回去了。请他的人告诉主人说:“蔡先生刚来,到门口又走了。”蔡邕向来被乡里人尊崇,主人赶紧追赶并问起原因,蔡邕把事情都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扫兴。弹琴的客人说:“我刚才弹琴的时候,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扑向鸣蝉,蝉将飞走还没有飞走,螳螂的动作一前一后。我心里有些担心,唯恐螳螂丧失了机会,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杀心流露到音乐中来吗?”蔡邕莞而一笑:“这足以表明了。’
这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没有绝对的废物,既使是废柴,也要在火里“爆一声”,或许命运从此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