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儿子现在在哪里工作呢?”
“XXX,才多久不见都已经是个小伙子了啊,现在在做哪一行啊?”
“你们家闺女今年多大了啊,有男朋友了么?”
这些句子高频率的出现在前段时间的国庆中秋长假中,每一个在外拼搏的人都想回家,可谁也不愿意一回家就被问这些对于提问者而言无关紧要的问题,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问这些问题只是为了他们聊天话题的延伸,又或者是带有调侃的成分而非出于关心的角度。有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真的希望像微博神回复一般的去回答他们这些问题:
“阿姨,你家儿子有对象了么”
“叔叔,你儿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考重本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但很明显,我不能这么做,因为我始终还是活在别人的眼里,倘若我“口出狂言”,那丢的可就不只是我自己的脸。
她最后去了相亲角
以上是SK2的一则广告,短片中几位女性都是人们眼中的“大龄剩女”,中华文化百善孝为先,正式因为这样的一些传统文化,带给现在的年轻人很多的压力,在老一辈的人看来,年纪大了不结婚就是一种不孝的自私的行为,老一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但很多是为了让子女活成父母眼中认为幸福的样子,而非子女本身觉得幸福的样子。
短片中几位女主在职场上也许是那么自信,然而面对父母确实那么的脆弱,想要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即便年纪再大,也希望能够嫁给爱情,而不是草草了事,但是父母却像赶集似的拿着她们的资料跑到相亲角去,深怕自己的女儿将来没有归宿,这一切让作为女儿的她们非常的心疼,心中肯定也曾纠结过,到底是该坚持自己的原则,还是向父母妥协。
最后她们出现在了相亲角,但却是以那么一种自信的形式向全世界宣布,她们并不是嫁不出去,她们很优秀,也相信自己最终能够嫁给爱情。
广告归广告,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到现实,我们有很多面,上学努力的一面是为了爸妈看到成绩单时能够高兴;努力工作的一面是为了过年回去的拜年,又或者同学聚会的时候不至于低人一等;稳重成熟的一面是为了让我们追的女生觉得我们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但我们真实的一面是什么样的,可能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也许只有我们能够放开的,无所顾忌的笑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我们终归要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吗?
答案:是的
这个回答也许很多人不能接受,各种订阅号,各种鸡汤里都说我们就该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想怎么活就怎么活,自己开心就好。
那么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孩子你醒醒吧,这就像是小时候你总觉得每个人的寿命是100岁的道理一样,我们生活在社会里,必然要去适应这个社会。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我们可以努力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个相对性的目标。
社会的浮躁之风让“穷游”滋生泛滥,所谓“有志青年”个个蓄势待发挥洒人生,不顾父母的担心,不顾生活的艰辛,结果,不过是现实的一掌红印!
当年大冰书籍红遍大江南北,多少年轻人内心蠢蠢欲动,恨不得合上书的那一刻,拎包就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前提是你必须有时间,有金钱,并且父母健康。
然而前提则是你得拼命努力做到别人眼中很优秀的样子,这样你才会被赏识,这样你才能获得高薪,又或者这样才会有人跟随你去创业,最后才有机会去满足之前说的三个条件。
然而无为者却只能看着种种鸡汤,沉浸于幻想之中,内心焦躁不安地想去过理想中的生活,一觉醒来之后却又是碌碌无为的一天,看似活了这么多年,却将一天的生活重复了好多年,回过头来只能暗自说一句,这个社会太不公平。
从这看来前者自然比后者活得更痛快,最起码他后续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能够随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的。
你可以活成你想要的样子,然在此之前,你必须先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我相信当你在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之后,那么你后面所做的很多事都会有人去理解你,包容你。这就如同职场一样,从最开始什么都要听别人指挥的实习生,一步一步上升到后面,你获得的自由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不断加班,到后面时间的自己把控。否则你的时间全部都在上班,加班,上下班路上,那你又如何有时间与经济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先努力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最终就能更多的私下时间去活成你自己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