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孝”,一部《孝经》成为中国人世代相传的经典。但是,往往提倡什么,什么就会被异化。“孝”就被异化为“顺德”,进而成为培养“顺民”的工具,“孝顺”一词自程子而来。回到文字上,把“老”字的下半部分“匕”换成“子”,就是“孝”,以子承老即为孝。所以,舒生认为“孝”如其说是“顺德”,不如说是“敬德”,以诚敬之心侍奉年老体衰的长辈,以诚敬之心传承上一代人的美德,似乎更为合情理。
佛在家中坐,何必远烧香——舒生读《论语》学而第一之四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孝弟”“本”“道”。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子”的解释和说法挺多,比较好理解的可以类比与今天的“先生”。《论语》中,除了孔子外,称“子”的只有有若和曾参,连孔子最喜欢的颜回,在《论语》里面也没有称为“颜子”。所以,有人据此推断,《论语》一书是有若何曾参的弟子撰述的。
这句话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孝弟”与“犯上作乱”的关系;还有一部分是“孝弟”与“道”的关系。
“孝弟”,常见的说法是:孝敬父母叫“孝”,敬爱兄长叫“弟”,即悌。但也有老师依据后面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把“孝弟”解释为:在家侍奉父兄是孝道,在外事奉领导和长者为悌道。
不论哪种解释,这句话中“孝弟”与“犯上作乱”两者的关系都是明确的,那就是恪守孝弟之道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老实本分守规矩的人,却作乱造反的,这种人根本不会有。这就是第一个关系。
第二个关系更进一层,也算是对第一个关系的深化升华,就是“孝弟”与“道”的关系,把“孝弟”作为“道”之本。通俗讲,孝悌是道的根本和基础。这里的“道”,是指儒家的人道,也即仁道,其本在心。只有具有仁心,才会有仁道。这个“仁”,就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的。
有人把儒家的爱比作同心圆,那么孝悌就是这个同心圆最里层的内核,也就是在自己家里的表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如水波一般推己及人,兼善天下。
佛在家中坐,何必远烧香——舒生读《论语》学而第一之四这两个关系,用今天的主流价值观,特别是用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却有些老朽甚至迂腐,也让对儒家思想诟病的人,给《论语》贴上愚民的标签。目的就是后世的统治阶级为了制造顺民,而煞费苦心假借圣贤之口,把忠臣与孝子扭在一起,把君与父重叠起来,移孝作忠,达到让自己江山千秋万代的私心。所以,王大毛老师推定这句话是后人伪造的,甚至说有若和曾参这俩人都是子虚乌有的。对于这句话的真伪,我们姑且存而不论,因为这是训诂考据的事儿。这其中有用的道理,仍然值得我们品读。
佛在家中坐,何必远烧香——舒生读《论语》学而第一之四现代中国,从鸡犬相闻的小农社会走来,城市化和市场化让人们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家族小圈子,融入了叫作“社会”的大圈子,由此也带来了亲情的淡化。重读“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舒生以为在理想和梦想领着我们向前看或者向“钱”看的时候,偶尔也要向后看一看、向内看一看,因为背后站着一直默默支撑着我们砥砺前行的父母和亲人。随着父母的一天天老去、爱人的不再年轻和孩子的逐渐长大,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家人都不爱了,如何来爱这个世界;亲情都淡漠了,心灵是否还丰盈。不能等到自己达到理想彼岸的时候,回过头来身后空无一人。
“佛在家中坐,何必远烧香”。儒家强调孝悌,于今天的人们,就是要少一些应酬的喧嚣,多一些家庭的温存,少一些成败的算计,多一些天伦的快乐,少一些物质的执着,多一些简单的幸福。让心回家、把爱留下,弥补这些年欠下的陪伴,享受至情至爱,其实,也更能让我们回望本来、看清未来。
佛在家中坐,何必远烧香——舒生读《论语》学而第一之四再往大里说,儒家重人轻法,现在反过来了,强调法治,要建立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但在治理过程中,是否可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把思想理念诉诸于人性情感的思维,是否可以被吸收传承呢?让重情感、修养、家庭价值等元素让冷冰冰的法治有点人情味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