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伯乐征文“月·微型小说人物创作篇第二十期:春风花草香(4)
杨小民出生三天,母亲便去世了。那时,大哥杨大民十二岁,姐姐杨民霞十岁,二哥杨二民六岁。
安葬了妻子,老杨看着四个孩子,抱起哇哇啼哭的的杨小民,又忍不住泪如雨下,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大民懂事地对父亲说:“爸爸,我不上学了,我可以照看小弟弟。”
民霞也跟着说:“爸爸,我不上学了,让哥哥上吧,我会照看弟弟。”
看着两个懂事的小儿女,老杨老泪纵横。他擦掉眼泪,深吸一口气,对儿子和女儿说:“有爸爸在,你们都要好好上学,小民我会照顾好的。”
老杨是学校的总务老师,他负责学校的教学器材采买,不承担教学任务,所以时间还算自由,加上这样的家庭情况,学校并不要求他按时上下班。但老杨是个严于律己的人,他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只不过请求校长允许他上班的时候,带着小民。
老杨用柳条编了一个摇篮,固定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又在他办公室套间的库房里,腾出一片地方,临时搭建一个“婴儿床”,他上班的时候,把小民放在摇篮里带着他,到办公室再把小民放在婴儿床上。三个大孩子都在学校上学,所以老杨还算省心。每天吃完早饭,他推着自行车,带着孩子们一路走到学校,放学了,他又带着他们回家,做饭吃饭,辅导他们写作业,安置他们睡觉。孩子们都睡了,他才有时间做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妻子去世后,老杨不但学会做饭,还学会针线活,孩子们的衣服,除了鞋子,他都力所能及自己做。
从此,在村子到学校的这条路上,早起的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老杨载着摇篮、领着三个孩子奔波的身影。
这样的日子艰辛而充实,老杨一人带着四个孩子,忙得像个陀螺,他没有时间抱怨,没有时间伤感。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老杨想起妻子也会难过好久,不过,他总是刻意让自己忙碌再忙碌,忙碌到没有多余时间感慨人生。
老杨正值壮年,又是“吃公家饭的”,有商品粮户口,每月还有工资,虽然带着四个孩子,在农村,这条件也还是很“吃香”的。妻子去世不久,就有人登门介绍对象。然而,老杨根本没给媒婆开口的机会,直截了当告诉她:“谢谢您的好意,我不准备续弦,您别麻烦了。”老杨想的是,四个没妈的孩子,已经够可怜了,特别是小民,襁褓之中就失去母亲,令他疼惜不已。再给他们找个后妈,碰上心眼好的也还罢了,如果碰到心眼没那么好的,孩子们可就遭罪了,他怎能为了自己,置孩子们于不顾?
转眼小民三岁了,老杨的自行车后座上的摇篮也变成了幼儿座椅。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小民几乎每天都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父亲不仅推着他去学校,也骑着自行车带他去赶集。偶尔父亲会给他买一个糖葫芦,小民开心得咧着嘴笑。
小民该上幼儿园了,父亲每天把他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幼儿座椅上,用自行车带着他,把他送到幼儿园,然后再去上班,风雨无阻。刮风的时候,老杨让小民坐前面横梁上,用身体护住他;下雨的时候,老杨穿一个大大的雨披,把小民包裹在里面。在村子到幼儿园的这条路上,老杨的加重二八自行车又行驶了一千多个日夜。
该上小学了,老杨自行车后座上的幼儿座椅不见了,小民已经可以自己坐稳,他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把头贴在老杨的身上,一双小手紧紧抱住老杨的腰。父子俩一起到学校,小民去上学,老杨去上班。
十一岁的小民快小学毕业了。积劳成疾的老杨却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入棺的时候,小民紧紧地拽着老杨的手,哭喊道:“爸爸,爸爸,爸爸——,我不让你死!我不要你们把爸爸装进棺材!”撕心裂肺,大哥把他抱住,替他擦着眼泪,自己却泪水涟涟。
爸爸走了。小民经常对着爸爸的自行车发呆。他不允许任何人碰爸爸的车子,他把自行车放在自己的床边,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把脚放在自行车上,自行车上还有爸爸的味道,他靠着自行车入睡,就可以梦到爸爸骑着车子带着他,对他说:“小民,抱紧爸爸,爸爸要加速了。”每次梦醒,小民都哭湿了枕头。
二十年后,已经成为时尚家居设计师的小民,在每一个父亲节,都会发一条相同的配图朋友圈:
再也没有那样一辆单车,承载我整个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