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有一位同样来自揭阳的朋友留言说,她直到上了大学,才知道原来潮汕地区也有客家人。
这令我很是诧异。
不过仔细想想,这倒也在情理之中。倘使我也是生在一个纯粹讲客家话的县上,我多半也不会知道有潮汕人这么一种存在。
(二)
可我的出生地偏偏又是处在一个潮客交界的地带。仅拿揭西一县举例,二十乡镇,客家占了十三,潮汕人则(Hoklo)占了七。双方长期往来通商、通婚,于是在保留各自优良传统的前提之下,文化和习俗上上彼此又多有杂糅相通之处。
所以从小到大,无论邻居、同学、老师、长辈,多有潮汕人,见怪不怪。他们因长期在客地生活,故熟习双语,但我们却怎么也学不会潮汕话。
其实除了揭西之外,潮安、饶平、潮阳、揭东、普宁、惠来等六个县中,也均有一定比例的客家村落和乡镇。因此整个潮汕地区,讲客话之人,早已有逾百万之众。
而这部分客家人,经过多年“潮化”,于是有别于梅州之所谓正宗客家,多被称为“半山客”。
(三)
“潮化”其实也一点儿都不稀奇。
拿上述这一带来说,旧时一贯都属潮州府下的揭阳县管辖。而南迁来的客家人,居住在这潮汕人为主的地域,经过几个世纪当地风俗文化的熏陶、交流、渗透,自然也就逐步接受了这里的文化,能融入其中,也是势所必然。
这就多少能解释我小时候的一些困惑:譬如为何我们讲的客家话和其他非潮汕地区的客家话如此不同;为什么我们一部分的饮食习惯与民俗和潮汕人又如此雷同………
(四)
客家,意思是“客而家焉”。
但往回追溯历史源头,无论广府人、潮汕人亦或客家人,其实大家都是“客”。因为旧时岭南,都是百越人的地盘,他们才是纯正的土著。
一直要到秦兵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开始,再历经西晋八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中后期安史之乱、黄巢兵变,靖康后宋室南渡,元灭南宋,人们才从中原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
再经千年的融合、演化,才在岭南逐渐形成这几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
(五)
这其中,客家人和潮汕人南迁的来源和路径可谓大不相同。客家人多是走山地,从赣南往闽西再到粤东;潮汕人则多是走沿海,从闽南到潮州。
亦即说,两个民系的先民,都分别从中原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到达了各自的大本营。
到了宋代户籍立册,以先到者为主,称为“主籍”,如广府语系和潮州语系的先民;后到为“客”,称为“客籍”。因此,“客籍人”又称“客家人”,从此逐渐正式定称。
由于“客家人”都是后来者,那些肥沃的平原地区,皆已为主籍捷足先登,“客家人”无法插足,于是不得不避住山区。因此,才有了“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说法。
(六)
慢到究竟是有多慢呢,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
一是在崖山溃败、南宋灭亡后,文天祥旗下军士辗转返回就近僻野深山中的客家地区(今江门、梅州等地)隐居,加上嘉应五属(今梅州)因为起兵勤王失败,遭到元军血洗,“人口锐减,地为之疏”,因此毗邻该地的闽赣边民(早期从中原而来的客籍人士)就相率前来填补劳动力的空白。
二是在元末明初,兵凶战危,闽、赣等地客家人又再次大批迁至梅县一带。
“他们在梅县扎根以后,由于该地山多田少、土瘠民贫,无法安身立命,乃图向外发展。之后,他们逐渐向西移动,往兴宁、五华、紫金、龙川、河源、博罗,而至增城。一支则由梅县、大埔、丰顺至揭西;另一支向粤北流徙,前往和平、忠信、翁源而至曲江,与由江西大庾岭进入南雄、始兴、韶关的客家人会合后,朝南转向英德、清远、从化,到达广州花县;还有一支由江西经湖南一路流徙到广西的客家人,分别进入全县、陆川、贵县、桂平、武宣、平南、博白等地,有些还远至钦廉、防城一带地区,谋求栖身之地。”
——客名君《客家历史上的六次大迁徙》
(七)
我曾翻阅过揭西陈氏族谱,印象中,无论是小溪陈氏,亦或是义门陈氏之道昭公系一支,也都是元末时才到的揭西。
而再稍微查下揭西人口较为集中的几个客家姓氏的族谱,亦能发现,他们的先祖至揭西开基的年代,也均是在元朝中后期至明朝初、中期之间。
譬如,五经富曾氏在元朝中期;灰寨李氏在1441年;河婆下滩张氏在1500年;蔡氏在1477年;刘氏1488年;坪上黄氏亦在15世纪40年代。
他们的迁移路线多数是从中原至福建、江西至广东梅州地区,然后再迁至河婆、五经富等地,至今也只有五百年左右。
(八)
因为慢到,因为避住山区,客家人也因此长期处于边缘位置。
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客家人与潮汕人、广府人都相互鄙视,多有冲突和斗争。这也是为何客家人喜建防御性强的围屋土楼的原因。
直到清中期几次旷日持久、伤亡惨重的“土客大械斗”之后,客家人才逐渐由边缘转向中心,岭南地区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三足鼎立的局面方才渐趋形成。
而这,同时又造就了另一次大规模迁徙的开始。之后,客家人又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近代历史风起云涌、浩浩荡荡的革命浪潮之中。
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还是等到明天再说吧。拜了个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