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故事
【课程设计】合作共创,提升效率——教学设计中的蚂蚁效应

【课程设计】合作共创,提升效率——教学设计中的蚂蚁效应

作者: 乔恩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7-22 14:36 被阅读0次

作者:乔恩

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辛勒劳动,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乃至最终零落成泥。

蚂蚁是自然界最为团结的动物之一,它们的每个个体都是为了集体的生存和幸福而劳动。一只蚂蚁的力量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但万只甚至更多只的蚂蚁组成的军团则可以横扫整片树林或一幢幢高楼,可以将一只狮子或老虎在短短的时间内啃成一堆骨头。这就是“蚂蚁效应”所产生的威力。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培训师能够调动每个小组每个学员的积极性,在课程上互帮互助、紧密合作,那么整个课程将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着情感。

成年人的学习与小学生一样,都是如此。他们对某个知识点,对某个主题的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考虑到,在课程演绎的起始、实施和辅导阶段,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练习反馈来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动机、诱导提高和引发思考,调动所有学员的积极性,从而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创设情境,满足学员的多种需求

培养学员的交流能力,就是充分考虑到学员发展的多种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情景,在合作交流中给学员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战略的地位,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动笔。

体验到第一步的合作交流成功感,自然使学员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学习的需求更加强烈,为下一步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

2.合作操作,考验学员的交流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我经常讲一个观点:好的老师一定是让学员通过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员头脑里产生”。

老师的任务是为学员创造合作学习的有利条件,尽量做到让学员的心中有一股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

3.联系实际,拓展学员的思维空间

真正有效的课程教学,必须从学员熟悉的工作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课程的主题和知识点就在身边,感受到趣味和作用,对课程主题产生亲切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设计】合作共创,提升效率——教学设计中的蚂蚁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ne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