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一种抗癌神药格列卫,这是首例靶向治疗癌症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谈癌色变,甚至有人说得什么病也不要得癌症。事实上,在所有致死性疾病中,癌症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第一位的是脑血管疾病。
可能你觉得脑血管疾病离我们很遥远,那么中风呢,相信每个人身边都会有着中风的病人。
脑卒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全球人民的身体健康。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0%-80%,所以现在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占大多数。在今年南京医科大学的Jianpei Xu发表了一篇《Sequentially Site-Specific Delivery of Thrombolytics and Neuroprotectant for Enhanced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主要讲述溶栓剂和神经保护剂的顺序特异性递送,用于强化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靶向运输药物对脑卒中的治疗溶栓和神经保护是治疗脑卒中的两大策略,但是很多药物具有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但是难以透过血脑屏障,这也就限制了其用途。
Xu开发了一种生物工程“纳米血小板”(tP-NP-rtPA/ZL006e),用于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神经保护剂(ZL006e)的序列特异性递送。ZL006e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活性,但是血脑屏障通过率低,受到了限制。rtPA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剂,但是其与血栓的亲和力较差,所以迫切开发一种靶向rtPA血栓的药物传递系统。
靶向运输药物对脑卒中的治疗如图1A所示,Xu构建了一个壳形结构的纳米载体,最里面是ZL006e负载的m-葡萄糖聚合物,外面一层由血小板膜包被。rtPA通过化学反应修饰在血小板膜上,为了确保其细胞膜穿透性又加入了细胞模穿透肽作为连接物,得到tP-NP-rtPA/ZL006e。图1B即为tP-NP-rtPA/ZL006e的溶栓过程,首先静脉注射后,其通过血小板模而逃脱免疫细胞的捕获,并且黏附在血栓部位,由血栓周围的凝血酶出发rtPA释放,将纤维酶原转化为纤维酶,诱导血栓疏松,进而溶解。图1C表示细胞穿透肽增强了纳米血小板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当ZL006e负载的聚合物纳米颗粒主动靶向缺血半暗带时,纳米颗粒降解,ZL006e释放,从而增强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
1.免疫相容性评价和生物相容性评价。
外来分子进入体内会引起免疫反应,所以tP-NP-rtPA/ZL006e应具有逃避免疫细胞追捕的能力。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管,所以静脉用药应具有不会导致血细胞损坏的特性。
靶向运输药物对脑卒中的治疗如图2A所示,用香豆素-6标记,检测巨噬细胞的药物含量,发现tP-NP-rtPA/ZL006e比裸ZL006e在巨噬细胞中的含量少了50%,逃避能力大大增强。
靶向运输药物对脑卒中的治疗如图2B所示,tP-NP-rtPA/ZL006e组与磷酸盐缓冲盐水(PBS)无明显溶血及差异。所以其免疫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均具有良好效果。
2.体外血脑屏障转运及体内生物分布。
靶向运输药物对脑卒中的治疗利用荧光标记技术,检测tP-NP-rtPA/ZL006e的血脑屏障透过能力。图3B为有无胶原图层板tP-NP-rtPA/ZL006e与游离rtPA具有显著性差异。图3C为药物与PM-NP的对照。图3D用荧光标记发现tP-NPrtPA/ZL006e及游离rtPA与血栓的结合具有显著差异,PBS作为阴性组。综上所述,tP-NPrtPA/ZL006e明显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
3.神经保护效果评价。
靶向运输药物对脑卒中的治疗Xu采用了BCEC单层细胞与谷氨酸刺激的PC-12细胞共培养模型。图4A结果表示加了凝血酶的tP-NP-rtPA/ZL006e的细胞存活能力显著提高30%-50%。此外,对于减少梗死面积,活性氧水平降低,神经功能损坏评分均具有显著疗效。
很多体外实验都表明,许多药物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因为其血脑屏障通过率低,难以到达病理部位,而影响其应用,所以到现在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仍无特效药。Xu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进展,靶向运输溶栓药和神经保护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脑卒中也会像天花病毒一样永远消失。
参考文献
1.Jianpei Xu. Sequentially SiteSpecific Delivery of Thrombolytics and Neuroprotectant for Enhanced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J] ACS Nano 2019, 13, 8577−8588
2.Kai Sun. Ameliorating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active compounds 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duced cerebral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s and neuron damage[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15;5(1):8–24
3.Zhou, L.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 by Disrupting Ischemia-Induced Interaction of nNOS with PSD95. Nat. Med. 2010, 16, 1439−1443.
4.Wang, Z. Enhanced Neuroprotection of Ischemic Stroke Based on Liposo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Loading a Novel Uncoupler of IschemiaInduced nNOSPSD95. Curr. Signal Transduction Ther. 2015, 10, 95−1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