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海散记(三)

作者: 邹永志 | 来源:发表于2023-04-20 05:38 被阅读0次

    昨天(4月20日),上海阴间多云,气温14到23摄氏度,又是一个不冷不热的好天气。

    网络上说:到上海旅游,思南路值得走一走。

    我是住在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前面的丽怡酒店,旁边就是上海地铁1号线的3号口。百度一下:1号线一站路到汉中路转13号线三站路到淮海中路(1)口出,到那里还不远。

    我八点十分从酒店出发,右拐200多米就到了酒店旁边地铁口3,下到地下站台,哟,我的个老天,好多的人哦,这还是上班的早高峰,我昨天是比前天还早了二十分钟出来坐地铁的。

    淮海中路(1),是在思南路北,在这里还不觉得与上海其他繁华的城区,有什么不同之处,高楼大厦依旧林林总总。一路向南,渐渐有所不同,一栋栋中西合壁的古典建筑扑面而来,高大的现代建筑在这块儿就不见了踪影。我前天还在埋怨黄埔区这里的法租界,咋只有一大会址旁有几栋漂亮的德式与法式的老建筑,这下大开眼界了,大上海还有这么一片法租界留下来高档住宅群,基本是上世纪二十、三十年的中西融合的精美建筑,滚滚的房屋拆迁大潮还没有淹灭到这个地方。

    我看老建筑,跟看老瓷器一个习惯,喜欢原汁原味的,新瓷器做旧的一看就倒味口。

    思南路上的老建筑有不少,或是为了美化市容,或是为了抢救性的维修,原汁原味还有一些,但不是很多了。完全中式的要属抗日名将杨森将军住过的,思南路36号这栋小栋。这栋楼建于1921年,砖木结构,盖机制红瓦,房子前面还有个小花园,花园里有树龄上百年的树,还有太湖石叠的小景。

    德式的要属这栋,只有那个小阳台可能是房主后来加的,铝合金门窗那个时候可没有,其他的可能都是原貌。这栋德式洋房虽然是在南昌路上,可是这栋是挨在思南路边上的,我就就近看了看这栋,一眼看向南昌路望去,中西合璧的老洋房也有不少。

    设计最美、建得最漂亮的要算民国政府的财政部长孔祥熙的这栋小洋楼。

    最值得保护的是孙中山故居,一九六一年就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看简介,这栋小洋楼是三个加拿大华侨买后增送给孙中山先生的。孙中山先生与他夫人宋庆龄女士在这栋房子住的时间算最长,大概是从1918年住到了1925年,这中间也在广州住过一些时间。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女士好长时间都在这里居住,一九四五年,她把此居捐给了国民政府,作为了孙中山先生永久纪念馆。

    进入孙中山故居,是要穿鞋套的,里面还不准拍照。我挨了服务员的几次批评,我硬是巴蛮拍了几张。这些都是当时的真实的实物陈列,没有一件是复制的,多珍贵呀!挨批我也值。

    孙中山故居边,是孙中山纪念馆,里面全部展示的是孙中山先生的文物。里面文物有上千件(包括书稿),我把我喜欢的照了几件,特别那对冬瓜人物瓷坛,连盖都保存完好。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冬瓜坛算高档瓷器,画有人物的比画花鸟的还值钱些。民国这样的冬瓜人物瓷坛,我也收藏了两个,不过没有盖子了。

    孙中山故居还向南一点点是中共驻沪为事处,周恩来常在这里住,展览馆昨天没开放,我把手机伸进篱笆墙里拍了一张。

    这个院子里,我数了一下有八套独栋法式别墅,房主有程潜、李均烈、梅兰芳等等的达官贵人。有一栋,一九四五到一九四七曾是周恩来的寓所。这些的别墅建得真是漂亮!

    昨天一个上午我都在看房,看的是一群已故的人做的老房子。

    其实我昨天的压轴大戏还在这夜晚的上海外滩上。

    昨夜这里,灯光璀璨,人潮涌动。

    上海滩这迷人的夜晚,年年岁岁,那一晚不是这样的(疫情三年除外)!

    昨晚,我是六点多在我住的酒店旁边的恒丰路搭64路公交车去南京路步行街的,我早下了一站路,当我步行到南京路步行街是灯光一片灿烂,一看时间是六点五十四分。我蹭守在南京路步行街十几分钟,记录下了这陆家嘴上的上海电视发射塔上的灯光由黄到紫红到蓝色的三个美丽的变幻!

    昨夜的上海外滩,风也抚媚,人也抚媚。在这迷人的色夜里,无论是在外滩还是在南京路步行街上,人挨人的人们一个一个大家都是一张一张充满幸福笑容的脸面,三年多了,大家才能这么放心大胆凑这么热闹的场面!

    幸福了,瘟疫赶跑了,我们大家可以放心去旅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上海散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dl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