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直写到老的故事婚姻育儿感悟
任何时候,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任何时候,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作者: 蓓蓓感悟生命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10:42 被阅读32次

从小到大,我们会建立各种各样的信念系统,进而形成我们的人格: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男人应该什么样子,女人应该什么样子;一个人当了妈应该什么样子,当了爸应该什么样子,等等。

这些规条从我们很小就跟随我们,而我们的养育者和社会主流文化也在不断强化它们,以至于我们从未意识道这些信念对我们的制约,以及这些信念又是如何创造出现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的。

记得小时候,看到爸爸下班回来总是忙忙碌碌的,不是收拾院子,就是修理家具,仿佛总有干不完的活儿,很少看到他闲下来休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能懒,没事要找事做,不能人等活儿,要人找活儿”。他的话是在鞭策自己,同样也鞭策进我的心里。

很多时候,即使成家立业了之后,我也不允许自己松懈下来,仿佛松懈下来就是“懒”了。我不能懒,懒是不好的,不被社会主流文化接受的,谁不喜欢“勤劳的小蜜蜂”呀?

可是一旦只能表现“好的方面”,“阴影部分”就被压抑起来。一旦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意味着所做的选择都是在自我压抑、自我牺牲的基础上的。人渴望自由意志,能做选择。被压抑下来的阴影部分,不会消失,只会伺机而动。可能某一天,你心情烦躁,发了一通无名火,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分享”“负责任”“帮助他人”,这些所有的品质只有在允许自己可以“不分享”“不负责任”“不帮助他人”的前提下才有其真正的意义。

前一段时间,我也曾活在满满当当的日程里,每天给自己安排了一堆“作业”——学英语、听课、阅读、写作、看有质量的电影等等。

我知道这些都是可以提升灵魂修养的,是好的方面,可是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有点焦虑,变得烦躁,我开始无故拖延,潜意识里不想去执行这些任务清单。

但是当我把自己写好的清单放置一旁的时候,我又开始有愧疚感,心底老是有一个背景声音在说:你要学习啊,要自我提升啊,你不应该松懈啊,不应该懒啊。

于是,社会人格(积极进取)和阴影人格(松懈懒惰)在打架,在拉扯,两股力量在我的体内交织着,让我一会儿责备自己,一会儿又因责备自己而愧对自己。无形中,耗费了自己许多能量。

任何时候,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而动?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当所有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不再互相拉扯、自耗能量的时候,可以想象那是一股多么强的能量!

我想要休息的时候,尽管不带任何罪恶感地去休息。我体验生活的时候,尽管敞开心房地去体验。

我曾经许多次看到这种类似的情境:

奶奶带着孙女(这里的奶奶和孙女是代词,也可以说爷爷或其他,也可以是孙子或其他),当别人给好吃的东西放到孩子面前,奶奶总是会礼貌性地说“不吃,不吃,谢谢!”,于是,就会看到孩子的一双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别人手里的“好吃的”,然而嘴上却说“不吃,不吃,谢谢”。

我们的社会环境都在教我们“要懂礼貌”“要乖”“要听话”“要勤劳”“要努力”“要举止优雅”等等,从小到大,我们渐渐内化了这些信念,形成自己的系统,当我们离开父母,这些声音也会跟着你。

等到有一天有一次,我们“失礼了”“不想那么乖”“不想听别人的话”“这次不想勤劳”“这次不想努力”的时候,那个内在父母就会跳出来,指责你,否定你,让你不得不返回重来,可是重新来过,心境已经大不相同。那种心境是一种被迫地完成任务去满足别人的期待的感受。而不是从心出发,自由选择。那么,就算结果是达到了,可是,它的力量也是很弱的。

如果没有觉知,我们对孩子也会进行同样的模式。

孩子饿了,“妈妈,我想吃东西。”

“现在是晚上了,吃东西对胃不好,不要吃了。”

孩子慢慢接受“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不对的”,学会条条框框——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失去了“从心出发”的能力。

可是,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智慧的物种,她清晰自己的状态,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孩子更是携带着未来进化的基因,她自带WIFI,接受宇宙的灵感,她的智慧远比成人要强。

给她“从心出发”的机会,不要拿社会主流的条条框框框住她。这点太重要了!

换个角度,如果孩子接受妈妈的建议,“晚上吃东西对胃不好,不吃东西了”,长大以后,当她某一天又有这样的需求的时候,一个“

她”想要吃,这是真实的她;另一个“她”,告诉自己不能吃,不该吃,因为社会经验——对胃不好。

这两股力量在拉扯,进入两难境地——到底是听从“心”的选择,还是遵循社会经验。就算最后听从“心”的选择,吃了东西,但是这吃的心情也是纠结的、自责的、愧疚的。

如果只是遵循道德、规则,那不是成长,只是服从。

就好像因为爸爸说“要没事找事做,不能人等活儿,要人找活儿”,我就无法安稳地去休息,总是被“懒”的声音责备着。如果我没有觉知,没有提升,没有站到更高一个纬度去看到这件事,我也许一辈子都活在两难的境地里,渐渐耗尽自己的能量。

所以,我们自己在成长,养育孩子中也会提升一个纬度去看待事情。跟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论自己的观点,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我觉得晚上吃东西对胃不好,最后选择吃还是不吃,你自己来决定!”

人生是由一个个“选择”组成的。

大的选择——

是参加工作还是读研?

是回家乡工作还是留在北京?

是买房还是租房?

是旅行结婚还是传统方式?

小的选择更多——

是立刻起床还在再睡5分钟?

早饭是吃包子还是汉堡?

今天穿裙子还是裤子?

是先完成老板紧急安插的工作,还是按照自己的排序按部就班的工作?

“选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心”的方向,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耗费精力而不自知。

任何时候,一旦强迫自己或他人只能做那些“好的”选择或做法,那么,这个“好习惯”“好品格”就会变成一种牢笼。因为如果只能做一种选择,那就意味着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意味着所有的现在的选择都是建立在自我压抑、自我牺牲上的。它并不是发自内心的遵循自由意志的选择,而是被迫履行某些社会规条或他人的期待而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这个“好”,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变成了一种负担和道德绑架。

自我成长,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过着清明而有觉知的生活,找回那个源头的自己。

所有的改变都是需要力量的,爱是提升力量感最好的途径,尤其是对自己的爱。这份爱便是从自我接纳开始的,甚至当你感觉到自己有不接纳的时候,消除这份不接纳的最好方式就是——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任何时候,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相关文章

  • 对话

    对话是表达,是修正,是像流水一样地互相融入。 任何时候,坦诚地沟通,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被接纳,接纳对方的情绪,理解不...

  • 自由书写第9天

    今天想写对自己的接纳。 说到接纳,反面就是不接纳。我对自己的不接纳太多,我不接纳自己胖,不接纳自己好吃、馋嘴,不接...

  • 任何时候,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从小到大,我们会建立各种各样的信念系统,进而形成我们的人格: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男人应该什么样子,女人应该什么样...

  • 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生孩子后大姐照顾我两个月就回老家了,刚好家公病逝,家婆不想留在老家就和老公一起出来深圳散心并和我一起照顾儿子,大姐...

  • 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这两天半夜失眠,感觉到心口有点堵,气息很短。觉知到身体的沉重,肩膀和腰有点酸痛,还有牙齿的紧绷。内在有点烦躁,还有...

  • 2018-1-7不接纳变化了的自己

    我对自己有太多的不接纳: 不接纳自己日渐苍老的容貌, 不接纳自己松弛衰老的肌肤, 不接纳自己不入主流老气的着装, ...

  • 【日更1251篇】 - 感受情绪

    先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别人;先爱好自己,才能爱好别人。 情绪来了,不攻击他人和自己,先陪伴看见自己的每一种感受和情绪...

  • 接纳

    接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问题都是接纳的问题,不接纳就是希望事实迎合自己的想象。 不接纳自己没有做好,不接纳别...

  • 读《对生命说是》(28)

    为什么接受自己的父母如此困难。 说到底,对父母的不接纳,还是来自对自己的不接纳。 不接纳自己的出身,不接纳自己的性...

  • 2022-10-13

    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他人做他人,不趋于表现的形式,接纳,接纳自己,接纳他人 接纳自己有不好的感受,接纳他人的行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任何时候,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du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