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山记(散文)

作者: 龙生于海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22:40 被阅读90次
    石屏山记(散文) 石屏山记(散文)

    甘肃永登县境,有石屏山,内隐藏庙,称“嘎哒寺”。山下有大通河,据说就是唐玄奘西天取经途中的通天河。虽时值盛夏,河水清澈,然水流湍急,十步一漩,五步一涡,阴寒砭骨,鹅毛不浮。

    这日朗晨,我与新疆来的李祥林、河北来的赵国余,兴致勃勃,相携出游。沿大通河水,顺路而下,不久即到山门。所谓山门,其实是三株圆木,两根作柱,一根横架。上悬黄绸禅联,用字极简,上联曰:“人生百年”,下联云“佛坐三天”。八字寥寥,辞意殊深。

    入得山门,路渐次难行,荆棘蓬生,蒿草没膝,悬岩滴水,空谷鸟鸣。羊肠小道杂错,不知何处通佛。正相觑时,听得前方山顶钟声悠扬,不疾不徐,清音悦耳,不禁心神大爽。又过一条狭长深谷,青枝绿蔓中,便隐隐可窥碧瓦红墙,巍峨庄严,离尘脱俗,座落峰腰之上。

    主寺僧人见有客来,忙沏茶倒水,说闻得钟响,便知有客。这才恍悟适才钟声由来。原来嘎哒寺远隐深山,路曲难寻,寺中特派一名小僧居于峰顶,见有客来,钟鸣三响,一来引路,二则迎客,佛心广大,一视同仁。问及此寺由来,老僧人滔滔不绝,因方言半通,未能全懂。大意是从前有一个藏族王爷在此修行,后成正果。当地居民感念不已,遂背砖运石,在石屏山的八座峰顶上修建了八座寺庙,因此又称“八台山”。眺望八台,峰峰独立,状如柱台,形似莲花,背后一道倚天绝壁,兀立如锋,草木倒垂,绿意纤浓,确实不愧石屏之誉。

    辞别老僧人,三人逐台攀登。但觉峰回路转,蜿蜒曲折,忽尔凌顶卓立,凭栏望远,任阵阵林涛拂面撩衣,飘飘若舞;忽尔人匿林海,但闻鸣禽啾啾,不见风云作色,艳阳朵朵,撒地如金……行至五台,早已人倦马乏,余三台可望而不可即了。

    小憩间,耳听得隐有人语,低眉望去,见二位藏服妇女,正沿石级缓步而上,路窄山陡,又无扶栏,心中皆为她们担心。等待上来,见其中一位约十七、八岁,双颊紫红,另一位却已是白发覆顶的老人了。她们看见我们,微微点头一笑,就双手合十,围着八棱形的寺庙缓缓走动,一边低声诵念什么经文,每逢吊钟,即拈旁边所悬木棒,轻击一响,共计转动三圈,方下山去。那至虔至诚的神态,至今也难以忘怀。

    渐渐的红日西垂,晚风愈劲,风涛如雷。觅路下山,已无晨时神气。三人默默而行,这时空寂之中又响起钟声,其意境博大悠远。

    一定是——又有远客来了。

    附:(清)连城文人蒋毓麟 的 七绝

    《山麓》

    攀崖缘涧向山行,

    翻恨崎岖路不平。

    一到茂林深处好,

    忽闻岩畔有钟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屏山记(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najxtx.html